“女子公交车上突发脑梗离世”
“52岁男子深夜打牌,脑梗突发”
“年仅42岁!公交车司机突发脑梗”......
脑卒中是急性脑血管病,发病之急犹如一阵风把人吹倒,所以传统医学命名脑中风,可导致肢体瘫痪、语言障碍、吞咽困难、认知障碍等,具有发病率高、复发率高、致残率高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1分钟自测脑血管疾病风险
以下8项,出现一项得1分:
■有脑卒中家族史;
■房颤和心瓣膜病;
■高血压病史或正在服用降压药;
■高血脂;
■糖尿病;
■吸烟、经常饮酒;
■超重或肥胖(BMI指数超过26);
■很少进行体育活动(每周少于3次)。
■风险评估≥3分,或既往有脑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病史者,评定为高危人群;
■风险评估<3分,但患有高血压、糖尿病、心房颤动或瓣膜性心脏病之一者,评定为中危人群;
■风险评估<3分,且无慢性病者为低危人群。
脑卒中有哪些先兆
识别症状要快
要想识别症状快,前提是知道脑卒中发生时都有哪些症状。只要有以下任何一条症状出现,千万别等!
01
难平衡
脑卒中发生时,患者会出现走路时摔倒,站立不稳,出现身体往一个方向倾斜仿佛喝醉了一样的症状。失去平衡、无法走直线可能是脑中风的信号。
02
看不清
发生脑卒中时人体视神经会受到影响,可能出现看物体时出现两个重影,两眼发黑的情况,若血栓堵塞视神经和视皮层供血血管,会突然出现短暂性失明或视物模糊等视力障碍,视力问题通常出现在单侧。
//专家提醒:突发视物异常可能是脑中风的信号。
03
脸不正
当发生脑卒中时,人体的两边脸可能出现不对称。因此,笑起来两侧不对称可能是脑中风症状。
04
手不灵
如果出现双臂一侧发软、没有力气或者麻木,那么可能是脑卒中发作的信号之一。脑部血栓形成后易影响手部功能,易出现不明原因的手臂发麻,甚至无力抬起。
05
语不灵
发生脑卒中时出现的语言障碍,一般分为两大类,一类是命名性失语,即知道是什么东西,但是叫不出名字;另一类是感觉性失语,即别人说话听不懂、或者说话不利索、出现大舌头。
如何有效预防脑卒中
根据研究,我国94.3%的脑卒中与高血压、糖尿病、血脂异常、心脏病、吸烟、酗酒、饮食、肥胖、体力活动不足、心理因素在内的10项可改变因素相关。换句话说,多控制住一个危险因素,就降低一份脑卒中风险。
《柳叶刀》上的一项研究发现,控制好主要的脑卒中高危因素,九成的脑卒中可预防。
!
控制血压
临床数据显示,我国71%的脑卒中死亡都和高血压有关。控制好血压,脑卒中几率可降低48%,建议血压控制在/90毫米汞柱以下。
!
控血脂
控制好血脂,中风几率可降低27%。建议每日膳食中要适当增加不饱和脂肪酸,减少动物油脂摄入,多吃鱼肉,特别是深海鱼,补充OMEGA-3脂肪酸,降低血脂。同时每日食用一定量的豆制品,可降低血液中的胆固醇及血液黏滞性。
此外,适量补充卵磷脂,可减少血管中的脂肪沉淀,益于人体心脑血管健康。大豆、水产品等食物卵磷脂含量丰富,但天然卵磷脂容易被氧化破坏,因此推荐选择有抗氧化剂保护的优质卵磷脂。
!
控制血糖
控好血糖,能减少4%的脑卒中,建议多吃低能量、富含膳食纤维的食物控制血糖,如燕麦、胡萝卜、柑橘等。
!
健康生活方式
戒烟
吸烟可使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增加90%,被动吸烟同样会增加脑血管病的风险。
限酒
大量酒精进入体内,会产生过量的脂质过氧化物,造成动脉粥样硬化。建议男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25g,女性每天摄入的酒精量不超过15g。
减肥
BMI指数每增加一个单位,缺血性脑卒中的风险会增加6%,所以对于肥胖者来说,可通过科学的方式减肥,把BMI指数控制在18.5~23.9的健康范围内。
锻炼
多运动可使脑卒中几率下降36%,健康成人每周应至少有3~4次,每次至少持续40分钟的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如快走、慢跑、骑自行车等)。
低盐饮食
减盐、减油对控制血压尤为重要,每天盐摄入量不应超过6g,烹调时减少含钠高的调味品如味精、酱油等;同时日常食用油选择橄榄油,并保持每天摄入不超过20克。
多吃蔬菜水果
多吃含钾的土豆、香蕉,可以稳定情绪,保护脑血管。豆类、玉米、小麦、苹果、西红柿、海带富含镁,能降低脑卒中风险。
如果我们了解一点中风的知识,就能尽早识别中风前兆,尽量保护我们自己和最爱的人,如果能掌握急救处理知识,也能把伤害降到最低。
生物时代引领未来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