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子妹6元刷朋友圈时看见这么一条:
▽▽▽
▲“给咱们老年朋友提个醒,刚吃完饭千万别洗澡,特别容易中风!”
啊?中风这可不是一件小事
可是这跟洗澡有什么关系呢?
俗话称:饱不剃头,饿不洗澡
但现在又说吃饱了也不能洗澡,
容易中风!
这到底是不是真的?
我们还是来看看专家怎么说吧
专家说医院神经内三科主任庞国防
Q1
什么是“中风”?
中风是以脑部缺血及出血性损伤症状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疾病,具有极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而饭后洗澡就会相对加速脑部缺血,尤其是对于有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来说,风险就更是翻倍加剧。
Q2
为什么老年人饭后洗澡容易中风?
老年人本身就有比较多的基础疾病,比如高血压、糖尿病,还有动脉硬化的情况,如果存在这些基础疾病的话,脑部会相对容易出现供血不足。而且吃饱饭的时候,血液会集中到胃肠道,此时脑部的血液相对缺少,这时候就不建议饭后马上去洗澡。因为洗澡时,热水会使血管扩张,血液会有一部分分布到体表,加重脑部缺血。脑部缺血严重时,会容易产生头晕甚至轻度中风的情况,比如突然说话不清楚,或者手脚无力等。
如果吃饱饭后立即去洗澡,对于老年人,尤其是有一些心血管基础病的老年人而言,的确容易造成脑部意外缺血,从而引发中风。
而对于身体健康的年轻人,他们的血液循环更顺畅,因此饭后洗澡造成的脑部暂时缺血对他们的影响并不太大,但从健康生活习惯来说,庞主任还是建议大家饭后40分钟,血液循环恢复正常的时候再洗澡。
Q3
冬季洗澡要注意什么?
除了不能饭后立即洗澡,其实老年人在冬季洗澡,还有很多要讲究。冬天气温低,活动量和出汗量相应减少,老年人皮肤的油脂分泌大大减少,为了防止皮肤干燥引起的瘙痒,冬天不必天天洗澡,两三天洗一次澡就合适了。
老人洗澡有两点要注意,第一是时间不要太长,水温也不要太高。通常人的皮肤表面会有一层保护性的油脂,如果洗澡时间过长,把油脂都洗掉的话,皮肤就会容易干燥发痒。
第二点是要注意浴室的通风,不要因为环境的缺氧引起脑缺血缺氧症状的加重。其实,洗澡时心脑血管意外的发生,问题并不是洗澡本身,洗澡只是心脑血管发病的诱发因素之一,原因可能在于体温升高、心率增快、血管扩张、血压下降、血液循环加快而导致。
Q4
老年人应该怎样预防中风?
首先是控制基础疾病,高血压、高血脂和糖尿病这些病症需要预防和控制;
第二,饮食不要太油腻,同时要多喝水,让血液相对没有那么粘稠;
第三,需要适量的运动,如果不运动,不仅体重会加重,血脂也容易升高,相对血液循环也会变差;
第四,是保证睡眠,睡眠充足时,身体代谢会比较均衡;
第五,注意多吃蔬菜水果,防止血脂沉积。
最后提醒大家,如果本身就存在一些病症的老年人,在洗澡时体温变化过大的情况下,有可能引起较大幅度的血压波动,这些都是中风发生的重要危险因素。所以,最好休息半小时后再洗,饭要慢慢吃,澡要好好洗。
重要提醒来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