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老中医分享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秘方,配

大家好,我是中医陈国明,随着我们生活方式及饮食结构日渐改变,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越来越多,很多人不知道什么是缺血性疾病,我说几个常见病,大家就明白了。比如心绞痛、心率失常、急性心肌梗塞、脑血栓等这些疾病都可以归类为缺血性心脑血管病。

其实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最糟糕的一点就是,病情往往来的又急又凶,致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患者往往有头晕、头痛、胸闷、气短、肢体麻木等症状,望诊发现舌体胖大、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触诊脉象弦涩或结代。

那么这样的一种疾病,最好的方式就是早发现,早治疗,但是如果平时没有注意,已经得病了,甚至出现后遗症了,应该怎么办呢?其实也不用着急。接下来,我和大家分享一个方子,专门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病,这是我在临床上多年的总结,这个方子应用范围广,而且绝大部分人都能用,我今天把这个方子的绝妙之处,分享给大家。

这个方子中由清半夏、天麻、石菖蒲、白术、醋柴胡、绞股蓝、刺五加各12克,陈皮、川芎、地龙、醋郁金、虎杖各20克。桑寄生、丹参各30克,外加瓜蒌10克组成。

有很多懂中医的朋友,应该能够看得出,这个方子的基础方,主要是半夏白术天麻汤和柴胡疏肝散化裁而来的。为什么用这两味药的加减呢?方中清半夏搭配丹参,两者共为君药,清半夏能够燥湿化痰,丹参能够活血祛瘀,两者针对缺血性心脑血管疾病的“痰、瘀”,从根本上抓住了疾病的病机,从根上调理。

柴胡、郁金共用,有舒肝解郁行气之效;白术、陈皮搭配能够温补脾胃,从源头杜绝痰湿的产生;另外还有瓜蒌,能够宽胸理气;地龙通经活络,能通周身之经络。这六味臣药共同使用,能打通气血,应了中医所讲“气行则血行”。以疏通患者的气血。

而正因为血瘀则生风,于是方中加入天麻熄风定眩;加入川芎活血行气;再辅以石菖蒲、虎杖、绞股蓝,化浊开窍,解毒清热,让异常增高的血脂降下来。

前面这几步,基本就能够达到治疗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作用,但是,大家要知道,心脑血管病是一个慢性病,不是一朝一夕得病的,中医讲久病必虚。所以这类患者以肾亏较为严重,因此需在方中另外加入桑寄生,补肝肾,强筋骨,平补肾阴肾阳。

这个方子虽然只有是15味中药,但是却从活血化瘀、燥湿理气、行气养血和补肾强骨这四个方面入手,真正做到了标本兼治,我在临床上也很常用,效果真的非常不错。

其实中医相比较于西医,见效并不慢,而且我作为一个40年临床经验的中医来讲,我觉得中医药无论是在用药上,还是在治疗效率上,都有着很强大的优势,希望大家能够正确的认识中医药,了解中医药、认可中医药。

好了,今天就先和大家分享到这里,大家有问题,可以直接给我留言。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jzbnqx/122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