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什么是中风,什么是脑梗死,是否脑梗死就是脑溢血呢?这些概念与脑血管疾病又有什么联系呢?下面我们来讲一讲”脑卒中的识别“。
21世纪威胁人类健康的三大杀手是什么?
癌症
心脏病
脑血管病
年原卫生部通报我国第三次居民死因抽样调查结果显示脑血管病、恶性肿瘤是我国前两位死亡原因。分别占死亡总数的22.45%和22.3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年中国卫生统计提要》的数据显示,脑卒中、脑血管病分别是我国城市和农村死亡原因的第3位和第2位。那么脑卒中具有四高的特点,即发病率高、死亡率高、致残率高、复发率高。所以大家了解脑卒中的健康管理很有必要。那么下面我们就把一些概念跟大家讲一下。
脑血管疾病是指在脑血管病变或血流障碍的基础上发生的局限性或弥漫性脑功能障碍。
短暂脑缺血发作(TIA)是指颅内血管病变引起的一过性或短暂性、局灶性或视网膜功能障碍。表现为供血区神经功能缺失的症状和体征。症状持续10~15分钟,多在1小时内恢复,最长不超过24小时。
脑卒中stroke指急性起病由于脑局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俗称脑中风,简称中风。
脑栓塞是由血液中各种栓子沿血液循环进入颈内动脉系统,引起血流中断而出现相应供血区的脑功能障碍。病因最常见的血栓来源是心脏内的附壁血栓,因此脑栓塞的最常见病因是风湿性心脏病,也有房颤老人,虽然没有高血压等疾病也常发生脑梗死。
脑血栓的形成则是指在脑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形成血栓,血栓使血流受阻或完全中断。若侧支循环不能代偿供血,受累血管供应中脑组织则缺血、水肿、坏死。其中颈内动脉系统约占80%,椎基底动脉系统约为20%。脑血栓形成的主要原因就是脑动脉粥样硬化。那么它阻塞形成的心肌缺血坏死就是形成冠心病。
脑血栓形成这个分类约占脑梗死当中的60%,下面我们将着重讲述脑血栓形成。它又名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现在大家这些概念都清除了吗?
原来脑卒中是脑血管疾病中的一种分型,缺血性卒中又称为脑梗死。
其实,脑梗死中脑血栓的形成与脑栓塞的主要区别是血栓的来源不同。前者主要是供应脑的血管壁损伤导致的血栓,而后者是由于外源血栓比如来自心脏的,导致脑血管的堵塞。
所以就是脑梗死当中的脑血栓形成跟脑栓塞这两者的病理变化是一样的。所以我们在脑梗着重介绍的是脑血栓的形成。为了减少脑卒中的危害,预防脑卒中的发生我们要对其危险因素加以了解。
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无法干预因素
年龄、性别、性格、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
年龄55岁以后发病率明显增加,年龄每增加10岁,发生率约增加1倍
性别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
遗传父母双方有脑卒中史的子女风险增加
可干预因素
疾病、肥胖、不良生活方式、口服避孕药
疾病高血压、糖尿病、心脏病、眼底动脉硬化、高脂血症
肥胖
不良生活方式吸烟、酗酒、饮食因素(高盐、多肉、高脂饮食、饮浓咖啡、浓茶)、体力活动减少
口服避孕药
我们可以用年原卫生部脑卒中筛查与防治工程委员会推荐使用的“中风危险评分卡”,对40岁以上人群进行中风危险的评价。下面就是中风危险评价卡。
刚才我们知道了脑血管疾病、脑卒中、脑梗死的概念,也明白了脑血栓的形成是脑梗死的其中一部分,一种分型,并且了解了如何评价一个人是否存在中风风险。
首先大家要对脑卒中的先兆症状有所了解,一旦发现下述一些比医院做检查,并在医生指导下治疗避免脑卒中的发生或加重。
临床表现要点
①记忆障碍
以健忘、记忆力减退、注意力不集中为特征,并以近期健忘,尤其人的姓名遗忘为甚,但理解力及远期记忆良好。
②感觉异常
以肢麻尤其指麻最为常见,有的头皮发麻
③眩晕、头昏、一过性失语、失眠、神志丧失
④异常动作
以头摇、肌肉颤动、口角撮动、下眼皮跳为常见。
⑤嗜睡、迷糊
⑥头痛、恶心、眩晕
⑦频繁肢麻、行走跌样
其中的⑤、⑥、⑦项可发生于中风前数小时至数日
那么如何明确是发生脑血栓形成了呢?
脑血栓形成的临床表现要点包括:
①50岁以上,有动脉粥样硬化、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等病史
②在安静、休息时发病,部分发病前有肢体麻木、无力、头晕等前驱症状(短暂脑缺血发作(TIA)史)
③起病缓慢,症状多在发病后10小时或1~2天达高峰
④多数病人意识清楚、偏瘫、失语等局部症状体征逐渐加重
CT.MRI是最能明确诊断的检查项目,能明确发病部位累及范围和严重程度
血液检查
对脑血栓形成病人应进行血、尿常规检测,以及血糖、血脂、血液流变学、心电图等检查,能够清除了解发病原因。
早期溶栓
发病6小时内采用溶栓治疗可使血管再通,减轻脑水肿。缩小梗死灶常用的溶栓药物重组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尿激酶、链激酶等。因此一旦发现有以上症状,医院救治以免错过了溶栓的最佳时期。
我爸爸有高血压,有时候早上起来手脚麻,不灵活,那我医院做个全面检查了。
我奶奶上次发病后,2医院,但是后来诊断为脑梗塞,但是为什么没有用那个溶栓药呢?
这个问题我们讲脑梗死发病后6小时内溶栓时间窗是经过大量实验研究证明的。但临床上有严格的适应症和禁忌症。如果年龄过大(一般是超过75岁)那考虑血管脆性较大,有凝血功能障碍,溶栓后出血危险性大,所以临床医生会视具体情况来做决定。
小结
①脑卒中指急性起病由于脑部血液循环障碍所导致的神经功能缺损综合症,症状持续24小时以上,俗称脑中风,简称中风。
②要了解脑血管疾病的分类及其区别
③脑血管疾病的危险因素
不可干预因素:年龄、性别、性格、种族和家族遗传性等
可干预因素:疾病、肥胖、不良生活方式、药物因素
④脑血管疾病的临床表现
记忆障碍、感觉异常、眩晕、头晕、一过性失语、神志丧失等。
异常动作、嗜睡、迷糊、头痛、恶心、眩晕、频繁肢麻,行走跌样。
一旦发现有先兆症状出现,需要紧急送医,做全面检查;溶栓治疗,要抓住6小时内的时间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