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性大动脉粥样硬化性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非药物治疗
1.颈动脉颅外段狭窄
(1)对于近期发生TIA合并同侧颈动脉颅外段中、重度狭窄(50%~99%)的患者,如果预计围手术期死亡和脑卒中复发风险<6%,推荐进行CEA或CAS治疗。CEA或CAS的选择应依据患者个体化情况决定。
(2)颈动脉颅外段狭窄程度<50%时,不推荐行CEA或CAS治疗。
(3)当TIA患者有行CEA或CAS的治疗指征时,如果无早期再通禁忌证,应在2周内进行手术。
2.颅外椎动脉狭窄
伴有症状性颅外椎动脉粥样硬化狭窄的TIA患者,内科药物治疗无效时,可选择支架置入术作为内科药物治疗的辅助技术手段。
3.锁骨下动脉狭窄和头臂干狭窄
(1)锁骨下动脉狭窄或闭塞引起后循环缺血症状(锁骨下动脉盗血综合征)的TIA患者,如果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可行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2)颈总动脉或者头臂干病变导致的TIA患者,内科药物治疗无效,且无手术禁忌,可行支架置入术或外科手术治疗。
4.颅内动脉狭窄
对于症状性颅内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70%的TIA患者,在标准内科药物治疗无效的情况下,可选择血管内介入治疗作为内科药物治疗的辅助技术手段,但对于患者的选择应严格且慎重.
注:内容摘自中国脑卒中防治指导规范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