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患者自身对于身体异常信号的重视,以及神经介入团队及时、有效的DE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不仅改善了现有肢体乏力的症状,避免了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发病,而且大大降低了血管再狭窄的发生风险,从而长久保持支架通畅!”
日前,医院脑科中心主任、主任医师鄂亚军博士带领神经介入团队成功完成金华首例、浙江第五例颅内DE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出院前合影
左一为鄂亚军主任医师、右一为俞伟飞医师
郑爷爷(化名)出院这天,鄂亚军的心情很是激动,不仅欣喜于老人手术的成功,医院脑血管疾病介入治疗已踏上新的征程,将为更多患者带去福音。
拿不起钥匙、开车后站立困难
“间歇性的乏力一定有问题”
郑爷爷今年69岁,身体一向都很不错,退休后一直保持着不错的生活习惯,高血压和糖尿病也都控制地不错。
“第一次觉得不太对劲是在去年9月份,右手突然没拿住钥匙,但过了一会手上就有力气;后来有一回是开完车后突然腿没劲起不来身,身体摇摇晃晃的。”郑爷爷坦言,一次两次自己还没有太在意,但乏力的次数慢慢变多、变频繁,虽然休息一会就能缓解,但心里总怀疑是中医院就诊。
正是对于身体异常信号的重视,为将来极有可能出现的大脑危机带来了关键的机会。
▲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呈“细线”样
郑爷爷的CTA头颈部联合检查提示“左侧颈内动脉C6段局部明显狭窄,接近闭塞”,脑血管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眼动脉段重度狭窄,狭窄率约90%”。
颅内DES药物洗脱支架成功植入
有效避免再狭窄
▲鄂亚军主任医师在专家门诊(资料图)
“患者影像及症状表现,我们考虑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评估后有支架植入指征。”鄂亚军表示,支架植入的主要目的是最大程度地改善脑动脉供血,预防脑梗死发生,但从长远考虑,更要降低支架内再狭窄的发生,从而减少远期再发卒中的风险。
为此,科室经过详细讨论,并最终决定为郑爷爷实施颅内DE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
同样是支架植入,DES药物洗脱支架有何不同呢?
▲介入手术
对于脑动脉狭窄,微创、高效的介入治疗手段逐渐被越来越多的患者所接受,但不可忽视的是,金属裸支架(BMS)植入还无法从根本上改变病变血管动脉硬化的本质,并且面临着支架再狭窄的可能。
而在金属裸支架表面加上特殊药物涂层的药物洗脱支架(DES),能够让药物在支架植入部位缓慢释放,在局部发挥抗血管内膜增生的作用,降低支架植入术后再狭窄率,从而长久的保持支架通畅。
年7月,国产颅内药物洗脱支架获批上市,数据显示,植入后1年再狭窄6.66%,同裸支架比降低73.4%,从而降低再发卒中88.4%。
▲鄂亚军主任医师团队正在手术中
鄂亚军表示,实际上,药物洗脱支架早在心血管领域有了广泛的应用,基本上完全替代了金属裸支架,但在血管管径细、走行迂曲的颅内动脉中应用,十分考验术者及团队的专业能力。
▲术后多角度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解除,血流通畅
术中,鄂亚军与神经内科俞伟飞医师配合,顺利扩张血管并植入支架,造影提示支架完全覆盖狭窄段、贴壁良好,多角度造影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颅内段重度狭窄解除,血流通畅。
常态化开展DE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
专家提醒:不要放过任何异常信号!
▲出院前,鄂亚军鼓励郑爷爷出院后仍能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
作为金华首家应用颅内DES医院,目前,鄂亚军医院神经介入团队已常态化开展DES药物洗脱支架植入术,为更多脑血管疾病患者带去了福音。
在此,鄂亚军也提醒,脑动脉狭窄或闭塞是造成缺血性脑梗死的重要原因,希望更多人能和郑爷爷一样,能够细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