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按照用途大概分为军用与民用两种,军用飞机又分战斗与运输两类,军用运输机与民用飞机的外形差不多,只有战斗机与前两者的区别比较大。战斗机个头相对来说比较小,但是飞行速度与机动性能不是军用运输机与民用飞机能够相比拟的。另外,在我们印象中,民用飞机的驾驶员只需要穿着一身帅气的制服就能进驾驶室了,而军用飞机飞行员就没那么随意了,其中最夸张的还是战斗机飞行员,他们不但要全身披挂还要套上一个科幻的大头盔(俗称面罩)。这到底是军规的硬性着装要求,还是其它什么原因呢?
军用运输机、民用飞机一般体型比较大,执行的任务都是以匀速来飞行的,并不需要进行战斗机那种极限的拉升甚至倒飞的高机动动作。民用飞机的时速在公里左右,升限在至米之间,而战斗机的时速在公里左右,升限基本上都超过了1万米,甚至2万米都不少见。从以上就能看出,无论是日常用途还是飞机的性能,两类飞机都有着明显的区别,这也直接反映到了飞行员的着装装备上。战斗机无论是日常的训练还是在战场上,机动过载是经常发生的事情,飞机是没有生命的物体尚且有一个最大的过载值,更别提飞行员了。据悉,现代战机的结构能承受9G的过载,而没有任何辅助装备的飞行员只能在10秒钟之内承受4.25G的过载。
飞行员头盔只是战机飞行员装备中的一项,其实整套装备还包括了抗荷服、抗过载座椅等,当战机在做高机动动作时(高速、剧烈的动作)过载就会发生,战机飞行员体内的血液在9G重力的作用下向下肢转移,此时身体上半部包括眼睛与大脑就会缺血缺氧,接着视力丧失最后失去意识。这套飞行员装备能起到抗过载的作用,能够把下肢的血液压回身体上半部,而头盔中的呼吸面罩同时提供高浓度的氧气,使得飞行员的血液含氧量保持在正常值。另外,在战斗中如果飞行员不按要求佩戴头盔,一旦座舱盖被击破,飞行员则无法正常呼吸,瞬间飞机就会失控,最后机毁人亡;头盔还有防机舱噪音的作用,而且与友机、地面控制中心的联系更是少不了它。
军用与民用两类飞机内部其实都是有加压设备的,战机的内部压力在34KPa左右,而人类要正常呼吸必须要达到76Kpa以上,否则就会出现类似于高原反应的情况。战机在低空飞行时(2千米以下)可以开启内外对流程序,飞行员可以摘下面罩自由呼吸,否则就只能一直戴着面罩了。而运输机与民用飞机机舱内的增压则一直能保持在76Kpa左右,并且有足够的氧气供应,因此无论飞行员还是乘员都无需戴面罩呼吸。当然,为了避免出现意外,在民用客机的座位上方都配有若干个氧气面罩,当飞机机舱供氧出现故障或机舱受损失压,乘客就可以用这些面罩进行自救了。
美国军事专家曾说:现代飞机员头盔(面罩)的技术相当先进,里面的功能极多,在某种程度上美军飞行员的头盔比战机更值钱。美军五代机F-35/F-22从诞生之日起,意外就不断发生,其中最严重的就是飞机供氧机失灵的问题,其中卢克空军基地56联队就连续出现了5起,因此停飞了55架F-35。而F-22就更严重了,从年服役以来共发生21次高空缺氧的意外。年日本自卫队刚组建好的F-35A中队,就发生了一起训练中的坠毁事件,据黑匣子分析,又是供氧出了问题。由此可见,在高空飞行的战机一旦供氧出问题,机毁人亡只是眨眼间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