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野县博物馆藏东汉镂空龙虎纹青铜车载灶,国家一级文物,年12月,巨野县独山镇金山南侧出土(同墓葬出土东汉龙纹石砚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另作介绍)。年7月至10月,山东博物馆举办《山东地区两汉文明展》,作为研究汉代炊具文化的珍贵实物展出3个月。巨野县博物馆藏东汉镂空龙虎纹青铜车载灶,国家一级文物,年12月,巨野县独山镇金山南侧出土(同墓葬出土东汉龙纹石砚一件,国家一级文物,另作介绍)。年7月至10月,山东博物馆举办《山东地区两汉文明展》,作为研究汉代炊具文化的珍贵实物展出3个月。
东汉镂空龙虎纹青铜车载灶
人类自从学会利用火来烧烤食物之后,就逐渐告别了“茹毛饮血”的生存方式,一步一步地走向了文明。在这个人类向文明渐进的过程中,灶则是一种不可或缺的最基本生活工具。《汉书.五行志》谓:“灶者,生养之本也。”中国古代独有的灶具形态直接影响中国的饮食习惯,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对中国社会结构的形成起到十分重要的推动作用。
巨野博物馆馆藏的东汉镂空龙虎纹青铜车载灶,造型奇异别致:该器通长20厘米,通宽13厘米,通高15.9厘米,由上下两部分组成,上部是灶台,下部是车,组成车载着灶台形制。灶台为长方体镂空,四角有兽足形腿支撑,台面由两个大小相同圆形孔腔组成灶,灶上放置两小锅,锅带有柳叶形弯把柄。下部分为行车型,由三个圆轮与托盘组成,托盘呈长方形且内凹,车前轮与龟首一体铸成与托盘衔接,龟表情做拉车状,目瞪前方,口微张,颈部用力。后面五辐条两轮由轴连接与托盘,经除锈处理,轮能转动。文化内涵丰富:该器物纹饰构思巧妙,灶前后窄面镂空两枚圆形钱币,左右宽侧各镂空一只飞龙和腾虎,将龙的图腾、虎的威猛及赑屃的吉祥寓意于一体。在中国文化中,龙是中华民族的图腾和象征,是中国文化的突出符号,从距今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就有了对原始龙的图腾崇拜,上下数千年,源远而流长,渗透了中国社会的各个方面,形式多样,成为一种文化的凝聚和积淀。赑屃是古代汉族神话传说中龙之九子之一,又名霸下。形似龟,好负重,不仅象征“长寿吉祥”,并带有地位级别、图腾崇拜、巫术崇拜等方面的涵义。铸造工艺精湛:该器物为多次构件铸造修正组合成器,锅、灶、车、轮分别通过制模、制范、浇注铸造方法后修正完成,然后组装成完整器物,虽在地下埋藏两千多年,车轮仍然可以转动。图案纹饰精细,极为考究。制作工艺的精巧绝伦,显示出古代匠师们巧夺天工的创造才能。功能使用特殊:“国之大事,在祀及戎”。作为代表当时最先进的金属治炼、铸造技术的青铜,也主要用在祭祀礼仪和战争上。巨野馆藏东汉镂空龙虎纹青铜车载灶虽然其形状为做饭用的灶具,却并非实用器,是专门用于随葬的随葬品,是我国汉代的主要随葬品之一,反映了汉代人“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理念。该器物将炊具与运输工具两种功能有机结合,是古代行军打仗的后勤保障,足见先民两千年前在军事方面的智慧。
东汉镂空龙虎纹青铜车载灶,整体造型独特优美,极为罕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兼具纹饰精美、结构精巧严谨、铸造特殊等多种特征,为研究其功能使用、铸造工艺以及东汉时期的军事、经济、文化内涵提供了实物资料,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和科学价值。
巨野县融媒体中心
供稿:吕翠芹(博物馆)
编辑:张兴宗
审核:许桂莲
如果您有什么值得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