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那麼遠,那麼近

中医如何治疗白癜风 http://pf.39.net/bdfyy/bdfzg/180401/6140851.html

記得美國作家馬克吐溫說過,「上帝先創造了毛裡求斯,然後再模仿它建了伊甸園」。這個坐落在浩瀚無垠的印度洋島國。因為雲霧升騰,氣貫長虹,又被稱為「彩虹之國」,這裡有造型奇幻的峰巒,還有岩漿燒灼而成的泥沙流,形成與天上的彩虹相輝映的七色土。面積剛好等於兩個香港,人口卻只有一百三十萬,毛裡求斯空氣質量全球第二。

無獨有偶,中國詩人陶淵明的《桃花源記》也講到,一個世俗漁夫涉水迷途,走進「芳草鮮美,落英繽紛」,「不知有漢,無論魏晉」的世外桃源。在筆者看來,毛裡求斯是最接近這個境界的地方了。多次被國際旅遊業界評為「世界最佳海灘」,毛裡求斯的熱帶風光和人文歷史還獲得許多導演的青睞,根據IMDB的檢索結果,有超過70部電影電視劇把毛裡求斯作為背景地。

因為這塊神奇的土地是由火山爆發「炮製而成」,當地的原生動植物得以在相對隔離的自然條件下演化。據島民說,這個只有春秋兩季,沒有酷暑寒冬。筆者從香港直飛九小時,跨越四小時時差,驅車所見,漫山遍野的姹紫嫣紅,還有無邊無際的蔗林,連空氣中都彌漫著甘甜。

公元前年開始,婆羅洲(馬來語:Borneo)的南島民族乘浮架獨木舟漂流而至,被珊瑚礁環繞的千姿百態地貌所吸引,自此有了人類定居。更為神奇的是,遠在天涯海角,這裡竟然有一個「客家部落」幾乎都是來自中國粵東的梅州,當中的多數是西陽、白宮鎮。在飛機上與棕褐色皮膚的土著空姐聊天,都知道華人多是Hakka,來自梅縣。

地球上唯一說客家話的唐人街

作為訪問非洲的最後一站,習近平上個月剛剛走了一趟,很多人開始知道毛裡求斯有一個唐人街。但鮮為人知的是,全球唯一講客家話可以通行的唐人街,只有毛裡求斯的路易港。唐人街遍佈全球,早期多是講粵語的,這跟多個世紀前廣東四邑人被「賣豬仔」到美洲、澳洲、非洲有關。這些年多了大陸和台灣的移民,普通話才漸漸流行。

有關毛裡求斯島最早的書面文件始見於中世紀阿拉伯水手的記載,當時這座島嶼被阿拉伯人稱為DinaArobi。從時間節點來說,西方四個列強大致上各佔這個小島一百年:十六世紀初,葡萄牙人航行到毛裡求斯,取名「蝙蝠島」但放棄,大約一百年之後,有「海上馬車夫」之稱的荷蘭人來了,以王子命名為「毛裡求斯」,但也是駐足一百年就放棄。但值得一提的是,荷蘭人為毛裡求斯引進了甘蔗、家畜以及鹿,航海家塔斯曼也是從這裡起航發現了西澳大利亞。

又過了大約一百年,法國人來了,改名「法蘭西島」。年英軍戰敗法國後占領該島。年成為英國殖民地,改回現名,並一改前殖民者的做法,大興土木經營。英國人從美洲、非洲、印度移入大批奴隸、囚犯和自由民到毛裡求斯墾殖。毛裡求斯在年宣布獨立。那一年,在遙遠的東方,中國也發生了很多大事,包括萬噸巨輪「東風號」下水、南京長江大橋通車,氫彈試爆。還有,毛澤東發動知識青年「上山下鄉」,對整整一代中國人構成了深遠的影響。

談毛裡求斯的歷史,奴隸是繞不開的話題,也是人類歷史上最不光采的其中一頁。大西洋奴隸貿易興盛於16世紀至19世紀時期,並持續至20世紀,主要目的是買賣非洲黑人作為廉價勞動力,用於新航路開闢以後的殖民擴張。

在「日不落帝國」眾多的殖民地中,毛國是產出最多甘庶的地方。甘蔗種植在毛島占90%的耕地,所以需要大量勞工。奴隸制取消之後,世界上第一批的「契約勞工」(indenturedworker)出現在毛裡求斯,英國政府稱為「大實驗場」(GreatExperiment)。

這是一種較奴隸販賣文明進化,但仍是殘酷剝削的做法,年英國政府嘗試為「契約勞工」制度化,於是在毛島首都路易港建立了一個移民中轉站,印度語為AapravasiGhat。主要功能就是安排新抵埠勞工做衛生檢查,編配莊園主,還代理收稅、匯款回其家鄉、約滿後代購買船票回原居地、代辦理入籍毛國手續等等。中轉站甚至還處理投訴個案,頗似香港海關、移民局的運作。據資料顯示,截至年代,英國人總共處理了約二百萬契約勞工,其中約50萬是首先進入毛裡求斯的AapravasiGhat,再配送至大英帝國的全球殖民地。

曾經的「賣豬仔」中轉站

毛島的總人口,印度裔佔了接近七成,比例高得不可思議。筆者從抵達機場進入海關開始,再到政府機構、圖書館、銀行,還有大街上的交通警察,都是印度面孔,令人有進入加爾各答的感覺。究其原因,有地理和歷史的緣由。毛裡求斯離印度近,法國殖民時期,因為年廢除了奴隸制,不能再從非洲大陸運黑奴,於是開始從法國在印度唯一的殖民地招募勞工。後來拿破侖戰敗,毛島被割讓給英國,由於英國占據著印的絕大部分地方,所以殖民政府更加源源不斷引進勞工。

還有一個有趣現像:英國人上哪殖民都喜歡帶著印度人,不僅在毛裡求斯、南非、還有斐濟、特立尼達和多巴哥等。當初上海的英租界,就有很多紅頭阿三做巡捕。遠東地區的香港,現在大約有二十五萬印度、巴基斯坦後裔。他們的祖先,多數是英國人帶來的。開埠早期,香港巡街的警察以印度人居多,香港人呼為「摩羅差」。港島上環有一條街以印度兵(Lascar)命名,叫摩羅街。

對印度而言,毛島類似中國的香港或者澳門,這裡不僅是離印度最近的免稅港。首都路易港是非洲僅次於約翰內斯堡的第二大金融中心,很多有錢的印度人都想方設法入毛裡求斯籍、在毛裡求斯投資。一位接載筆者的印度裔司機說,非常幸運出生和生長在毛島。他爺爺奶奶是喝恆河水長大的,但到了他這一輩對家鄉就沒有什麼感情了,一次也沒有回去孟買。這個國家的確有值得讚賞之處。經濟上,毛裡求斯是最有競爭力的非洲國家之一。社會發展方面,也是成績斐然,因而即使是最貧困的底層人群,也能分享繁榮果實,孩子上學、看病都是免費。「毛裡求斯模式」成為第三世界所借鑒。

華人佔總人口不足兩個百分點,但影響力卻不成比例的重要:毛裡求斯是唯一把中國春節列為法定假期的非洲國家。每一屆民選政府的內閣,必留一席部長的位子給華人,以示多元文化的融合。更令人驚訝的是,毛裡求斯幣的25盧比,是客家人朱梅麟。肖像印在他國貨幣,朱是全球華人的唯一。毛裡求斯以此褒獎他組織華人衛隊抗擊日軍,並在二戰之後輔助總理引入香港資本及企業以振興當地經濟所做的貢獻。

與島上其他民族一樣,最早來到毛裡求斯的華人並非自願,而是在17世紀初從蘇門答腊被誘拐或強迫而來。法國海軍將領夏爾·埃克托主導該項野蠻政策。

陽光、海浪、客家部落

華人自願移居直到18世紀80年代才出現。數千「賣豬仔」華工乘坐英、法貨輪從廣州航行數月甚至半年才至路易港,從事鐵匠、木匠、鞋匠、裁縫等職業。此後的華人以契約移民和自由移民為主,並迅速在路易港形成唐人街,當時叫中國營(法語:campdesChinois)。

因為家鄉貧窮,客家人有闖蕩江湖、四海為家的傳統。毛島的客家人絕大多數源自梅州。更確切說,起點多在「水打伯公碼頭」(現在的華僑大廈門口),乘搭以煤炭為燃料的「火煙仔」,到了汕頭轉大輪船「下南洋」,也就是馬來半島,然後以此為跳板再漂泊天涯。

香港也是客家人遠渡毛島的重要節點。梅州鄉親通過羅湖橋抵港,通常要停留一百天,甚至等一年才得到英國簽證,最後坐船半個月抵毛島。

「無端更渡桑干水,卻望並州是故鄉」。浪跡到毛島的客家部落在不斷接應梅州家鄉親朋安家的同時,再以此為「避風港」或「新家園」,向印度洋繼續西遷,所以留尼汪、塞舌爾、馬達加斯加和南非也遍布客家人。所謂有「有陽光和海水的地方,就有客家人」,絕非虛言,而是客家人顛沛流離,薪火相傳,自強不息的寫照。

由於當時從「南洋」(東南亞)而來的毛島華人以男性苦力為主,安頓下來之後,娶印度裔女子的很普遍,因為島上華人婦女屬於「珍稀動物」,適齡印度婦女則「遍地開花」。

中國人及中華文化在異域它鄉,同樣顯示出堅韌的生命力。這一點在毛島得以充分體現。例如唐餐館,島上無分膚色種族都吃客家菜,梅縣起源的釀豆腐、梅菜扣肉、鹽焗雞、肉圓尤受青睞。

春節定為公共假日的非洲國家

毛島也有類似中國茅台的「國酒」,那就是甘蔗汁釀製的朗姆。相傳最早在毛裡求斯傳授榨蔗制糖技術的就是荷蘭東印度公司從印尼帶來的華人。甘蔗一直是毛裡求斯的經濟命脈和支柱產業,蔗糖佔國家外匯收入的四分之一。所以說華人對當地繁榮居功至偉,因此受到當地其它族群的尊重。毛裡求斯是唯一將中國春節定為法定假日的非洲國家。每年農歷大年初一的歌舞晚會,總統及內閣部長們一定會出席。

漂洋過海到異國他鄉謀生,每個人都是滄海中的一葉浮萍。所以海外華人對「團結就是力量」,有更深刻的體驗。毛裡求斯有一個梅州鄉親社團叫仁和會館,早期的形態是「伯公會」、「集義會」。在首都路易港市中心佔有大片土地的仁和會館,成立於年,宗旨之一就是傳承中華文化,資助好讀書的寒門子弟。「崇文重教」是客家人的優良傳統,客家人還在年創辦了印度洋最早的華文學校(或稱新華中學或新華學校),附近的島嶼如馬達加斯加、留尼汪、馬約特的華人都把子女送來學習中國文化。

與仁和會館的黃導琪老先生一席談,他告訴筆者,每年必參加世界客屬懇親大會,去年香港,明年去吉隆坡,直到「走不動了」才罷休。在老輩客家人稱為「毛里寺」的印度洋島國望鄉,顯得那麼遠,卻又那麼近??

(香港客家文化研究會李劍諸、林文映)

长按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lnrnqx/5324.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