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康复
增强型体外反搏(enhancedexternalcounterpulsation)
///////////////////
目前,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正面临着心血管疾病的严峻挑战。全面提高健康水平和生活质量是临床医生及心血管疾病患者所追求的共同目标。而以运动为核心的心脏康复正逐渐成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
///////////////////
增强型体外反搏作为一种无创的“被动的运动”,其通过影响血流动力学、改善血流切应力、促进血管内皮抗炎因子生成及抑制炎症因子的产生等机制来改善机体血管内皮功能,改善循环,从而提高患者运动耐量,降低心血管意外风险,有益于促进疾病缓解,改善日常生活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权
威
认
证
●年,美国FDA确认体外反搏可以应用于心绞痛、急性心肌梗死、心源性休克、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
●年,美国AVV/AHA(美国心脏病学会/美国心脏协会)将体外反搏纳入《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防治指南》。
●年,中华医学会心脑血管分会将体外反搏纳入《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防治指南》。
●年,欧洲ESC(欧洲心脏病学会)将体外反搏纳入稳定性冠心病的诊疗指南。
●年,美国ASA(美国卒中协会)将体外反搏纳入脑卒中治疗指南。
●年中国体外反搏专业委员会联合国际体外反搏学会、中国康复医学会心血管预防与康复分会发布了结合体外反搏疗法的心血管康复国际专家共识,倡导构建具有中国技术特色的心血管康复新模式。
工
作
原
理
EECP治疗的执行部件主要包括三副充气囊套,分别包扎于小腿、大腿及臀部。在心电R波的触发下,气囊自小腿、大腿、臀部自下而上序贯充气,挤压人体下半身的动脉系统,在心脏的舒张期将血流驱回至人体上半身,改善心、脑等重要脏器血流灌注。同时,因静脉系统同步受压,因而右心的静脉回流增加,通过Frank—Starling机制提高心脏的每搏出量和心输出量。在心脏的收缩期,三级气囊则同时排气,使心脏射血的阻力负荷减低。
临
床
疗
效
根据已经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和国际EECP患者注册研究(IEPR)结果,结合近年来EECP临床应用研究的国内外文献,其临床疗效可归纳为以下几个方面:
●缓解心绞痛和心功能不全症状,改善心功能级别。
●定量心肌灌注显像提示缺血灶缩小或消失。
●延长心绞痛患者的运动时间及运动诱发心肌缺血发作的时间。
●延长心功能不全患者的运动时间。
●减少或消除抗心绞痛药物的使用。
●改善生活质量。
适
应
症
心血管疾病
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冠状动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非阻塞性冠心病。2.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缺血性,NYHAⅡ~Ⅲ级)。
神经系统疾病
1.缺血性脑卒中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3.帕金森病4.阿尔茨海默病5.睡眠障碍。
其他老年性疾病
1.缺血性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2.经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4.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等眼部缺血性疾病5.突发性耳聋6.冠心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7.经传统治疗后效果不佳的勃起功能障碍8.缺血性疾病合并焦虑症或抑郁症。
禁
忌
证
★下肢深静脉血栓,活动性血栓性静脉炎。
★中-重度心脏瓣膜病变,尤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
★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50mmHg)。
★主动脉瘤,脑动脉瘤。
★未控制的高血压(/mmHg)。
★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可能干扰EECP设备心电门控功能的心律失常。
★出血性疾病或明显出血倾向。
★反搏肢体有感染灶。
★孕妇
疗
程
定
制
推荐EECP用于缺血性心脑血管病的标准治疗方案为每天1h,一次或分两次完成。如果患者不能耐受,可适当减少时间。标准疗程为每周6h,为期6周,累计36h;或者每周5h,为期7周,累计35h。推荐慢性缺血性心脑血管病患者常规每年两疗程的EECP治疗。冠心病冠状动脉3支病变、慢性心力衰竭适当增加1~2个疗程有显著效果。
注
意
事
项
◆血压高于/mmHg者应在体外反搏治疗前将血压降至/90Hg或以下。
◆心动过速者,应在体外反搏治疗前将心率控制到次/分以下。
◆EECP治疗没有年龄限制。
◆合并糖尿病的冠心病患者,可以安全有效地接受治疗,并能取得与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同样的治疗效果。
◆EECP治疗对不同程度的肥胖患者(BMI30kg/㎡)和病态肥胖患者(BMI40kg/㎡)具有同样安全有效的疗效。
◆心室率控制于5O一次/min的心房颤动患者可接受EECP治疗。
◆有植入的心脏起搏器和除颤器患者在适当的心电监护下也可获益于EECP治疗。
END
健享心声
健康同行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