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后招聘第四季
内外兼修
缺血性脑血管病
01
医院神经外科
历史:中国神经外科的初创基地之一
现状:国家神经疾病医学中心、国家老年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中国国际神经科学研究所
临床规模:开放床位张,17间专用手术室、6间神经介入导管室及1台伽马刀和2台直线加速器;每年完成手术超过一万例
团队:医生83人+护士人+研究员3人+技术员10人。
管理:临床以专业组+主诊组管理,科研以PI制度管理
实验室:医院的实验室平台、科室的独立实验室、完善样本库
科研:近5年承担科技部“十三五”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等国家级及省部级以上课题、项目40余项,发表SCI收录文章余篇
02
应聘基本要求
身心健康,年龄在35岁以下,毕业年限不超过两年;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论著3篇以上,有浓厚的科研兴趣;具有较强的进取心和责任心;有良好的科研道德、独立的科研思维和较强的团队协作能力;具有较强的英文听说读写能力。
03
待遇
1)医院统一基本工资、基础奖金、绩效奖金(根据博士后申请各项基金、学术产出情况给予奖励);
2)出站博士及家属户口随迁、提供博士后公寓或租房补贴;
3)优秀人才可优先聘任为我院在编职工。
课题组简介
医院神经外科脑血运重建中心是国内最早以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治疗为亚专业方向的团队,融合了医院神经外科、神经内科和神经放射等国家重点临床专科的优势,外科手术与介入治疗并举,在国内率先开展了颅外和颅内动脉狭窄的支架治疗、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和急诊动脉内接触性溶栓等各类手术,开创了颈动脉闭塞的复合再通手术,并在国际上首创了椎动脉闭塞的复合再通手术。
临床资源:目前脑血运重建中心共有41张床位,9个手术日/周,17个介入手术日/周,共5个主诊组,10位专业组医生。每年完成-例各类手术,包括超过例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例颅外动脉支架,例颅内动脉支架,例急诊取栓手术,例颅内外动脉搭桥手术,以及1例脑血管造影,并发症低于3%。其中,颈动脉内膜切除手术、颅内外动脉支架十几年来一直稳居国内领先位置,而复合手术治疗颈动脉和椎动脉闭塞迄今已经完成余例,是国际上经验最为丰富的团队。
科研资源:目前已建立了完备的数据库管理系统,包括临床数据库、生物样本库、临床影像corelab和随访系统,实现了全病种、全流程的覆盖。与中国医学科学院人脑组织资源库建立了神经系统疾病脑组织样本库共享平台。与中国科学院院自动化研究所、浙江大学自动化系、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等建立了长期的科研合作。先后承担了国家十五科技攻关计划、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十三五重大研发项目,获得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重大科研计划等国家各级课题的支持,完成了4项大样本多中心临床试验和6项单中心前瞻性临床研究。设置有颅内动脉粥样硬化的基础和临床研究,以及颅内非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病机制两个主要研究方向和团队。
人才资源:目前团队共有主任医师1人,副主任医师6人,主治医师2人,住院医师6人,在站博士后1人,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9人。特聘教授2名,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北京市科技新星2名,市级十百千人才2名,学科带头人及骨干1名,青苗人才2名。
项目资源:目前获得包括十三五重大研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和北京市科技计划等在内的课题13项,总项目经费超0万元。
课题组负责人简介
焦力群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现任医院介入放射科主任,神经外科副主任,神经外科脑血运重建中心主任。兼任《中国脑血管病杂志》主编,中国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业委员会副主委,国家卫健委脑缺血外科委员会主委,国家卫健委脑缺血介入委员会副主委,北京介入医学会副会长等职务。
现承担国家重点研发计划1项,北京市首发基金计划1项、北京市科委重点计划1项,发表SCI文章84篇,核心期刊65篇。
主要研究方向:颅内外动脉狭窄的发生发展机制;缺血性脑卒中后的神经保护;缺血性脑血管病的影像组学;缺血性脑血管病的诊疗规范;缺血性脑血管病手术介入器械创新研究。
课题组特聘教授
01
杨戈课题组杨戈
中科院自动化研究所
教授博士生导师
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模式识别国家重点实验室研究员,计算生物学与机器智能团队PI,中国科学院大学人工智能学院长聘教授。国自然重点项目首席科学家(),中科院先导B计划负责人(),中科院百人计划()。主要从事生物图像处理与信息学、计算细胞生物学和人工智能方向的研究。研究成果发表于国际期刊NatureCellBiology、CellReports、Bioinformatics等60多篇。目前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欧洲研究委员会(ERC)、美国国家科学基金、荷兰卫生研究与发展组织、韩国教育科学和技术部等研究基金会评委,和IEEE生物图像与信号处理技术委员会委员、BMCBioinformatics生物图像处理方向AssociateEditor等。
02
罗玉敏课题组
罗玉敏
医院神经内科
主任医师
教授博士生导师
首都医科大学脑血管病研究所副所长,医院脑血管病研究室主任。研究方向包括:脑缺血的机制研究,包括细胞周期、炎症以及表观改变等;脑血管病防治的转化研究,包括生物标物和药物保护,如EPO、中药、老药新用等。主持7项国自然,1项首都卫生科研发展专项,参与、等多项。参与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华医学科技一等奖、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二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发表SCI论文余篇,分别刊登在ProgressinNeurobiolgy、Stroke、AgingandDisease、BrJPharmacol、JCBFM等杂志。中国微循环学会痰瘀专业委员会第二届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北京神经内科学会中西医结合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民族医药学会脑病分会常务理事,北京市神经科学学会理事,北京市中西医结合学会理事等。JCBFMpublication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