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联幻觉心绞冰雨稀氧
——虐龙眼
人类本来是从荒野走出来的,只是后来被文明了,物化了,另类了,魔幻了,张牙舞爪了,自己不识自己了.......
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闹市呆腻了,就想去荒野。
龙眼网络图片
年7月9日晴
新宁—怀化
下午2点,我开车接了老狼、笑看人生、老李、海哥和梅子四位老铁,从新宁县城出发,赶往怀化市,搭乘当晚的火车,前往成都,此行的目的是反穿龙眼。
龙眼位于四川省阿坝州小金县与汶川县交界的四姑娘山纵深处,属于青藏高原邛崃山脉,最高海拔多米,终年积雪,在群山环抱的山腰处突兀挂着数十条瀑布,小的落差几十米,大的落差多米,飞泄而下,响声如雷,地动山摇;阳光照射,云蒸霞蔚,五光十色,彩虹飞渡,飘然欲仙,灿若天宫;雨雾霜雪,烟笼雾锁,遮天蔽日,风声鹤唳;置身其中,叹其气势磅礴而震撼,慑其阴森恐怖而颤栗,慕其大气壮阔而诚服。
山间巨瀑冲刷出一个巨大的岩穴,酷似龙的眼睛,巨流漫入眼窝,喷射而出,跌落层岩,扩散开去,形成许许多多的分瀑支流,规模宏大,气势恢弘,震慑人心,壮观无比,“龙眼”由此而来。
?
龙眼人迹罕至,去采药的人被当地人奉为“大神”。由于地理位置特殊,地形地貌地势虐人,风光景色绮丽,成了徒步者的天堂,冒险家的乐园,旅行穿越的目的地,乃至许多勇士奉献肉体和灵魂的圣洁之地。
两个多小时到达了怀化市,火车是晚上10点55的,怀仁健康医药集团董事长林承雄一定要在出发之前为我们饯行。晚餐前他亲自陪同参观了他的制药车间、数字化物流配送系统、医院等。他原为国家公职人员,后下海从事药品销售,逐渐发展成集药材种植、制药、销售、医院等为一体的企业集团,年纳税近万元。他和他的员工都热爱运动,年他率员工从怀化市徒步公里至家乡新宁,年7月22日又带领员工从怀化市徒步80公里至芷江,他的人生路是一本励志故事。
反穿龙眼物品清单
一、用品类
1、登山包,防雨罩。
2、高帮登山鞋,低帮套靴。
3、登山杖1对,手套。
4、护膝,护踝。
5、遮阳帽,头巾,雨衣,雨伞(备用)。
7、帐篷,帐杆,地钉,帐内软垫,帐外地垫,睡袋(-15度以下)(防水袋包好)。
8、冲锋衣,羽绒服,速干秋衣秋裤1套,登山袜4双,速干内裤4条,速干长裤1条,保暖裤1条(防水袋包好)。
9、套锅,防风板,折叠水桶,筷子,炉头(可共用)。
10、快挂,腰包,雪套,水瓶,水袋。
11、牙刷,牙膏,速干毛巾,剃须刀,卫生纸。
12、高山气罐每人1个(g),高山打火机(成都买)。
13、手机及防水袋,高能充电宝,充电线,充电头,头灯。
14、身份证,银行卡,少量现金。
二、药品类
感冒药,黄连素,仁丹,活络油,创可贴,牛黄解毒片,心痛定,速尿、地塞米松片,姜糖,唇膏。
三、食品类
1、早餐:山之厨速食米饭(每餐1包);
2、中餐:煎饼(每餐1个,卧龙村购买);
3、晚餐:大米(每餐2两),熟食菜(先炒好,真空包装,每餐1包);
4、途中:能量棒5块,牛肉干克,纸包糖若干,坚果若干。
(左起)梅子老李笑看人生林承雄(中)老狼乔哥海哥
参观怀仁集团数字化配送系统
参观医院
怀化火车站
年7月10日多云阵雨
怀化—成都—卧龙关村
昨晚从怀化出发的列车,哐当哐当走了一个晚上和一个上午,列车广播,中午11点多到达成都,可突然在一个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地方不动了。
既然没到点停车,广播员应该解释一下哈。就在大家困惑之时,有路过我们车厢的人说,成都发洪水,走不了,后来听到广播播报:“成都暴雨,前方线路关闭,列车临时停靠,请各位旅客耐心等待”。
列车晚点3个小时,到达成都已是下午两点多了。梅子冒着雨给大家在站前广场照了个合影,自己却没进相框。
如果不晚点,按原计划,下火车就坐梅子预租的越野车,出成都,经都江堰,直奔多公里外的汶川县阿坝州卧龙镇卧龙关村。进了村就登山,可赶在天黑前到达海拔营地扎营,这样就为第二天翻越海拔的石槽垭口节省时间和体力。
计划赶不上变化。当赶到反穿龙眼的起点卧龙关村时,天色已经暗了下来,大雾弥漫,凉意嗖嗖,我们只得住进山脚下的龙祥人家旅馆,静待明晨出发。
四川连续十多天下暴雨,从山上引流的自来水泥沙混杂,不能饮用。老板娘给每个房间打来一桶清亮的井水,洗脸,洗澡,煮开水,并说少了再打。租车师傅给我们代购了馕和气罐,那馕太小没有新疆的个大,其实就是煎饼,做路餐肯定不够吃。店老板知道后说,我会做,连夜给我们煎了十来个,这样每人就多带了几个。
洗盥后,点了老板推荐的拿手菜,榨菜鱼??,元一大盆,小菜免费,6人够吃了。大伙儿品着小酒,聊着天,遐想着,下了这么久雨,明天应该开晴了吧......
晚餐后,大家在湿润的路上散步,一条马路街,两旁分列几十座房子,居然还有好几个装修豪华的宾馆。江边是一条古街,石梁石柱石头屋石板路,非常厚重,原来这里自古以来就是商业繁华的古道。
老李沿着路旁溪流找到一个上山的路口,正在观察地形时,两个村民过来盘问,你们是不是登山的?不准登山呀,不安全!很危险!他回答不是的,在解手。
看来,卧龙关村也禁止反穿龙眼是真的,听说准备搞开发创收了。顺穿龙眼是指从小金县四姑娘山景区入口穿越到汶川县卧龙关村,顺穿虽然禁止,但只要你买了门票,配了向导,租了马匹,一句话掏了钱,也一样应许哈。
顺穿太贵,反穿不准,那岂不是白来?看来还得想个万全之策。回到店里,向老板讨计策,老板笑着说,确实有巡山员看守,不准登山,不过不要紧,我明天送你们上山。
到卧龙村后增添的物质清单
1、高山气罐:共6个(g4个,g2个),每人一个,每天使用一个,略有结余;打火机。
2、路餐:四川烙饼8-10个/人,1.5-2个/餐。
杨师傅和他的猎豹车
龙祥人家
与龙祥人家老板合影
年7月11日上午阴下午暴雨
卧龙关村—石槽垭口—范家牛棚营地
凌晨5点,我离开温暖的被窝时,老狼早就起床在整理行囊了。老狼68岁了,去年在新疆天山狼塔穿越时,他同我混帐,不刁床,不起夜,入眠快,每次都睡得比我好,第二天精神满满,且总能走在最前面,让人挺羡慕的。
凌晨约6点,老板用两台车将我们送到离村子很远的另一个进山口,车子停在离路口很远的山坡上,我们诚恳地道谢后开始登山了。毛坯公路只修到庙边,庙外挂满了经幡,大家进庙作了揖,祈求神灵保佑一路平安。在离开家乡时,我也祭奠了祖宗,看来真的是心诚则灵,极目望去,天将放晴,千山万壑,轮廓清晰,墨黛如染,在七月的雨季里,遇到这样的好天气,真是有福啊。
庙后是荆棘丛生的陡峭山岭,上到时,已经大汗淋漓。大家停下来歇息,梅子上来后,挽起裤腿,捉起蚂蟥来。笑看人生也说脚有点痒,也捏掉了几条蚂蟥,他没穿雪套,蚂蟥很容易爬进裤脚来。
过了草坡,进入森林。老李说,森林里蚂蟥多,大家要快点通过啊。我和老狼拉开脚杆子往上爬,一会儿他在前,一会儿我在前,队伍一下拉开了较远的距离。我俩在一个坳口等队,梅子上来后说,不行了,实在不行了。我说给她减负吧,打开她的背包,拿出她的睡袋让老李背着,再拿出她的帐篷放到我的背包里,队伍休息了一会儿继续攀登。
走了很久才走出森林,这时已经下午1点多了,在海拔3的山梁上,大家席地而坐吃起路餐来,我们的习惯一般是下午1点多吃中餐的。山脊很薄,很窄,容不下人,老狼、海哥和我三人在脊梁的下头,他们三人在上头,吃着煎饼,侃着来路,说着蚂蟥......
餐后老狼说,我倒是要看看我的脚上有蚂蟥么?他解开雪套,挽起裤腿,勒下袜子......话未说完,口里嘀咕着,骂声喋喋,只见他右脚鲜血淋淋,肥胖如大拇指的大蚂蟥裤脚一翻就掉了,小蚂蟥扭扭捏捏,抓又抓不着了,捏又捏不起,摔又摔不掉,好不容易捏了一条下来,又看到第二条,第三条,哇噻,鞋子上,袜子上到处都爬满了蚂蟥.....看着他那痛苦的样子,我和海哥傻傻地笑,问老狼你难道不觉得痒吗?
突然,我也下意识地掀开裤腿,找起蚂蟥来,但见右脚上一大片血迹早已干透,三个口子,三条园鼓鼓的蚂蟥,手一挡就掉了,原来早就吃饱了,裤脚绑着出不去呀。翻遍两只脚,大大小小的蚂蟥,好多条,有钻进裤脚吸到血的,有在裤脚和鞋子外面还没找到入口,千方百计扭头晃脑在寻逢吸血的。应该是一心爬山,感觉不到痒,或许是叮咬多了麻木了,确实没感觉到痒哈。
海哥高兴不得了,给我们一一拍起照来。我说,你看看你,有没有啊?他翻了又翻,看了又看,确实没有啊,怪了,蚂蟥怎么不咬他呢?我说,你莫急哈,蚂蟥现在是呷老人嘎的血,等一下就呷你年轻人的血啊......
从这个山梁再爬升米,就可到达海拔的石槽垭口,再沿着石槽大峡谷的大坡面,横切至陡坡中段的范家牛棚营地扎营过夜。任务还很艰巨,得赶紧上路。
路餐吃饱了,蚂蟥捏完了,我下午攀登应该更厉害了吧。哪知没走几步,就摇摇晃晃,呼吸急促起来,改用鼻子吸气嘴巴呼气,也不行啊,更加走不动了,只得又张口呼吸,一步一步,慢慢地挪动。老狼见我状况不对,说你高反了吧。我想,应该是高原反应了,挪动的速度更慢了,与他的距离也越来越远了,再也跟不上他了。
终于到了石槽垭口了,照了几个像,休息了一会儿,又出发了,心想这会儿要轻松点了吧,哪知我的头部刚轻松一点,又有反应了,晕乎乎的,这怎么得了?往上看,壁立千仞;往下看,沟谷空悬,一不小心就会掉下去的。去年,就有一个驴友在这个段路掉下去,再也没有回到人世间来。
好天气只管了半天,下午就开始下雨了,雨季的龙眼,上午晴、下午雨,算是好天气了,绝大部分时间是整天下雨,而且是冰雨,又冷又湿。我晕头晃脑,跟在队伍后面,一步一移,只是在大伙儿照相的间隙,抓住机会喘息一下。
就这样,好不容易挪到了范家牛棚营地,这时的天全黑了。高原上一般黑得比较晚,今天是天气的缘故。我们六位“落荒者”站在这陡峭的山坡上,冰雨刺骨,饥肠辘辘,雾里看花,整个山坡找不到屁大的平地,今晚怎么过呀,到哪去扎营啊?老李说,根据地图显示,范家牛棚营地还在坡下,我一人下去看看,你们在这等我。他扔下包,一个人消失在迷雾里,而我们就这么干巴巴地站着,什么话都不想说,什么活都不能做,那感觉真是磨人。
他上来了,爬上陡坡,返回队伍里,已是气喘嘘嘘,全身湿透,说,牛棚是找到了,但内外全是牛粪和稀泥,我担心蚂蟥多,不宜露营,我们还是在这山腰上将就将就,睡一个晚上,算了吧。
我在山坡上找到一点长条形斜坎,在斜坎边沿摆了一线石头,以防止梦里滚下坡去,帐篷就摆放在斜坎上面,又在脚头处搬了几个大石头挡脚。打好帐篷后,我在来路的坡面上,找到一个有流水的山沟,用毛巾浇着冷水,抹了抹身子,然后灌满水瓶,放在帐篷内备喝,并打了一锅水放在帐外,供大家使用。因为雨大风大,不能生火煮饭,只得钻进帐篷,就着冰水,嚼着烙饼,吃点牛肉干,就算一个晚餐了哈。
累了,太累了,然后就那么斜斜地躺下去。身体在慢慢地适应着这糟糕的地形,但老是往下滑,好在事先脚头处放了大石头,才霸蛮挡住了下滑的身子。背部感觉到下面有个石头梗着,没法清理了,一会儿侧卧,一下仰卧,总找不到适合的躺位,磨磨蹭蹭,翻来覆去,不知不觉,就这样睡着了。
卧龙关村的凌晨
、感谢龙祥老板
神庙
老狼在3山梁微笑
海哥在3狂饮
乔哥在3远眺
、老李在登3
笑看人生在登3
梅子在登3
老狼捉蚂蟥
乔哥的血腿
饱餐的蚂蟥
石槽垭口玛尼堆前合影
石槽垭口歇息
范家牛棚后面陡坡上的营地
年7月12日白日晴晚上雨
范家牛棚营地—妹儿雍—耙子桥沟牛棚营地
虽然昨晚营地的悲催度是五星级的,但还好,6点多躺下,子夜入眠,还算睡得香的,是人生中永难忘的一晚。起床后,老李已经煮好了米饭,说大家昨晚没吃饭,今早吃点米饭,好有精神走路。他给每人分了二两米饭,拌着家乡带来的辣子肉丁,吃得很香很香。饭后,还煮了姜茶喝了,暖身驱寒。
云开了,雾散了,偌大的耙子桥沟是那么的辽阔,两边的山坡是那么的陡峻,谷底的河流泛着白光,发出雷鸣般的响声,坡上的鲜花青草漫山遍野,肺腑间的空气格外清新,大伙儿的心情也随之一亮,都说昨天的辛劳很值得。
当大家走到一个园园的凸凸的台地时,已经抑制不住兴奋的心情,纷纷卸下包袱,摆起各种姿势,使劲地拍拍拍,手机自拍,请笑看人生拿专业机拍,一个个都那么起劲,那么轻松,那么自在,那么兴奋,好像要将辛苦得来的大自然的赏赐全部吞进肚里,装进兜里,这就是著名的妹儿雍,名词儿挺诱人的吧。
坡面越来越陡,越来越险,走着走着,我又感觉到头晕了,特想打瞌睡。不对呀,昨晚睡得好哇,怎么又头晕呢,我在分析自己的状况,头昏,嗜睡,高反升级了。笑看人生拿了他的阿司匹林给我吃了,又坐了一会儿,喝了一支葡萄糖,吃了一粒纸包糖,感觉稍微好点,又站起来往前走了。接下来的路段,每当有瞌睡感时就立马吃糖,活动活动咀嚼神经,瞌睡感就消失了,就这么坚持下来了,这是脑缺氧所致。、
从昨天的海拔3开始,我、梅子、海哥都有高反,而老狼、老李、笑看人生都没有,他仨身材清瘦,咱仨偏胖偏重,身体越胖耗氧量越大,于是我说,回家后一定要减肥!但也怪了,到了今天,就只有我和梅子有高反,海哥一点儿都没有,大家就说,小海哥70后,毕竟年轻,适应性强啊。也是的。
陡坡的横穿路走完了,开始下切。没有人路,但有牛路。沿蹄迹而下,时蹲时走,攀岩附藤,步步为营,前脚踏实,后腿才敢下脚。突然,“嘭”地一声,走在我前面的老狼,人仰马翻,倒在岩石下面的一蓬刺丛上。天啦,好在这是棵救命刺丛,不然早就黄了。但见他的身体在上,背包在下,刺丛完全将他托起。我先抓住一颗小树,再用另一只手抓住他的手,慢慢地把他拉了上来。因道路狭窄,走在前面的老李无法帮忙,走在后面的三位徒有担心。
老狼已近古稀了,这次龙眼之行前大家都不敢约他,是他主动要求参加的。最难的是我,去年穿越狼塔他与我混账,今年他却坚持自背帐篷,也要穿越龙眼。
下午又是冰雨淋淋,汗水,雨水,全身湿透,好在到达耙子桥沟牛棚时,为时尚早。山里的牛棚,其实就是采药人的临时住所,石头瓦,石头墙,三面石头床,中间大火塘,吃坐睡一体,晒过神仙居。大门虚掩,进入门来,最诱人的是,其上横梁上烘烤着的野牛腿,腊兽肉,馋死人了。
牛棚旁边一条溪涧飞奔而下,大家在溪流里洗脚洗手洗脸洗衣洗鞋抹澡,梅子在牛棚内生火,洗漱好后大伙儿围着火炉烘身子,烘袜子,烘鞋子,烘衣裤,煮开水,在鞋裤上捏蚂蟥,往火堆里摔。慢慢地,身子暖了,衣服干了,鞋子干了,心情好了。大家一边烤火,一边拿出自带的大米,用采药人的鼎罐淘好米,挂在火炉上面煮起饭来。又打了一大鼎罐水,煮开水,泡姜茶,灌水壶,欢声笑语,在山间回荡。
看着梁上的野牛腿,腊兽肉,老李说,煮腊肉吃吧,吃完了拿元放到这里。有人立即响应说,好啊!更多的人没吭声。就在大家讨论转讨论去犹豫不决之时,我在门口看到了三顶斗篷从远处往这里移动,越来越近,斗篷下面是白色薄膜自制的雨衣和雨裤,一个扛着木柴,一个背着编织袋背包,一个手里拿着一捆长杆子野花,这行头出现在荒原上,走在雨里中,好一幅金庸笔下的神雕侠侣横空出世图。
我招呼着大家说,牛棚的主人回来了。大伙儿急忙走出屋外,让主人们进屋,客气地说,不好意识啊,烧了你们的柴火,用了你们的家。采药人说,不要紧的,不要紧的,出门在外,相互关应嘛,我们在对面高山上采药时,看到这里起烟了,就知道来人啦。
我问,我们能不能出点钱,住你们的屋,你们熟悉地形,能否再去找个地方住,听说下面不远处还有一个牛棚?采药人回答,不行啊,你们可以在牛棚前面的坪地里搭帐篷,爬山的人都在这里睡的。
没别的办法了,于是大伙儿只有冒着雨,迅速在牛棚前的坪地上搭起了帐篷。然后,又从牛棚里拿出煮饭的鼎罐,将煮熟的米饭一一分了吃,以便腾出鼎罐给他们用。
我们就着自带的辣子肉丁,囫囵吞枣地吃了晚餐,便早早入帐了。这时,只听得牛棚里三个采药人开始推杯换盏,觥筹交错,话声郎朗,想想红红的火炉香喷喷的酒菜就流口水,采药的汉子真是牛哈。他们邀请梅子去吃虫草花,一种深山补药,今天采回来的,我也想吃,但没被邀请,因为梅子离开牛棚时半开玩笑似的说了,想吃虫草花,我们没说哈。后来在路上,梅子扯了很多红红点点的虫草花煮着,大家吃了,味道鲜香,确实好吃。
牛棚旁的溪涧啦啦地响,峡谷里的河流轰隆隆地响,采药人的说话声哇哇地响,雨打帐篷的声音砰砰地响,躺着的又是新地板新地方,哪里睡得着啊。我全身发热,每天爬山下来总是火辣辣的,磨砺了一天的肌肉在燃烧,皮肤灼热,口干舌燥,唯有使劲地喝水,才能降火。但水喝多了,又怕夜尿,不敢多喝。于是坐起来写日志,写到10点了,疲倦了,又强迫自己闭着眼睛睡觉,但半夜了还睡不着。尿胀了,穿鞋,出帐,拉尿,尿完赶快回帐,担心蚂蝗叮咬,雨季的龙眼蚂蟥太吓人了。
周边的帐篷开始起鼾声了,此起比伏,我更睡不着了。这时,不知咋的,我开始胸闷,接着胸部隐隐作痛,再接着胸部搅拌似的绞痛。我左侧卧,绞痛;右侧卧,绞痛;仰着卧,还是绞痛。自摸脉搏,跳的很急,这是怎么回事啊。
我拿几件衣服垫高枕头躺着,绞痛缓了一点,但仍很利害,只得坐起来,又缓了一点。但接着头晕头胀,只得躺下,躺着又绞痛。坐着晕,躺着痛,这是怎么回事?想喊同伴,队友没懂医的。总不能就这样痛一晚吧,明天还要爬山,还要冲刺近0米龙眼垭口啊,现在的营地只有米,明天要爬升0多米,何得了啊。
心脏一直在绞痛,头一直在眩晕,我已经感觉到了死神在向我逼近。奶奶离开我们时,也是喊心口痛,她那个痛啊,在床上翻来覆去的,但见了亲人又强忍疼痛,装着平静的样子,但她眉毛紧蹙,眼泪呛边,苦苦煎熬。医生说她是肺气肿,肺肿引起心肿,已经无力回天了。当父亲喊乡亲们抬着竹椅子,进城里来接她回老家时,她对着我声嘶力竭极度恐怖地说,“孙儿啊,我古咯病,医院也诊不到啊......”听到她的嘶鸣,我泪水盈盈,在她的心中,医院医院了,这里的医生就是华佗,华佗都治不好她的病,她只有绝望了。此刻,我感受到了奶奶至极致命的绝望,我会不会是她那样的病啊。
我的心脏一直在绞痛。我父亲也是这样痛的,他今年85岁了,患有冠心病,一到半夜心脏就痛,常常疼痛到天光。医院住一段好一点,出院后不久又发作。为了救命,在他的衣兜里、床头上和厕所里,都放了救心丸,痛了就吃,扩张心血管,缓解疼痛。父亲吃苦一辈子,老了还要受此折磨,难道人真的是来这个世上受磨难的吗?今年4月,我陪他到医院做了心血管造影,心脏三根血管中有两根堵塞90%,一根堵塞95%,医生给他安装了血管支架,现在总算好多了。母亲不在了,姊妹都忙,我一人在上海护理他老人家,看着他进院时抱胸打滚翻床的那种痛苦,我就父亲的痛苦为什么不能由我来承受呢?今晚在,我终于四川龙眼的荒原上感受到了父亲的莫大痛和苦,真是多亏了老人家啊.......
来龙眼之前,我做过体检,无三高,无心脑血管疾病,一切正常,那么我这心绞痛应该属于高原缺氧反应吧,可能是最厉害最危险的一种。自年开始登山五年来,我充分感觉到了登山是最好的体检方法和最佳的养生方式。以前有高血压,好了;以前有高血脂,好了;以前肺功能差,正常了;以前过度肥胖达斤,瘦了;以前颈椎痛肩周炎腰酸背痛,没了;以前怕山怕水怕远怕险怕蛇怕鬼怕煎熬,不怕了。我来龙眼是锤炼意志,增强体质的,不是来面对死亡的,还没达成目的,怎么能就此罢休了呢?这次来龙眼心绞痛,说明心肺功能弱,相信通过磨砺,一定会好起来的,我坚信!
我慢慢地拿出备用药包,取出心痛定,忍着绞痛,冷水送服。接着,静待反映,慢慢地,慢慢地,痛感平和了,心口缓和了,慢慢地,慢慢地,不知不觉地睡着了.......
心痛定,将我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这多亏了老李,他在来之前,在我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