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这个话题,我特意去网上查了一下,发现多地立法禁止“啃老”,其中,“有独立生活能力的成年子女要求老年人经济资助的,老人有权拒绝,如果子女有能力而不赡养父母的,父母可以到人民法院去起诉。”
我身边也有这样一个男性朋友,都快四十岁了,退役回来也找过工作,都是要么嫌太累,就是钱太少,天天脑子里想着怎么能一夜暴富,想着做什么能发大财,退役回来补贴的钱买了一辆车之后剩下的钱也不多,有天不知道听谁说了一个什么项目,钱都投进去了,整天油光鲜亮的出门,没多久钱就霍霍完了。去年因为疫情就开始窝家里,孩子也不好好带,搞得老婆好几次提了离婚,都是父母求着和好的,口袋里没钱就开始伸手跟父母要,为了家庭和谐,做父母的都会竭尽全力的掏心掏肺,还舔着脸皮到处跟亲戚朋友借,天天在家喊着要东山再起,可是最终天下也没能掉下馅饼来。去年年底,老婆就带着孩子回娘家了,过年也不见回来,后来大家都在猜这婚肯定离了,做父母的的却还在拼着老命守护着孩子的脸面。今年年初,事闹大了,欠了银行一屁股的钱,却消失了,估计是在哪个地方躲债呢,好好的一个大好青年就这么一蹶不振,听说欠的不是一笔小钱,怕是很难翻身了。其实,这类人群也不是一开始就好吃懒做,他们曾经也有雄心壮志和理想。就像我小时候的梦想就是想当一个演员,最后却是早早的独立自主以养活自己为目标。而驱使我努力的原因居然是想拥有一条跟邻居女孩一模一样的裙子,还有好看的耳环,最重要的是我看着妈妈在病痛的折磨下还坚持每天起早摸黑的工作,那股子韧性,也是我现在骨子里的东西。她让我感知到生活的难不是躺着就能过去的,是要去经历,去承受的。她没把我宠成公主,但我也成了自己的女王。慈母多败儿,我和峰哥都属于那种不是特别宠孩子的人。黄少小时候没少挨我们俩的揍,不肯吃饭就到下一个饭点才可以吃饭,饭桌上爬桌子,拿筷子乱戳菜,就拿筷子打他的小手,打到他不敢放肆为止。记得三岁那会非要乘坐大伯伯家的小汽车,就坐到路口下车,然后他就喜滋滋的回家,一开始几次都相安无事,后来突然的大伯家的小姐姐终于开始反抗,不愿意小弟弟每次都要乘坐她家的小车车。小孩子的情绪爆发起来,家长们根本挡不住,就这样弟弟上车姐姐就哭,下车就是弟弟哭,所以每次他们吃完饭回家,我们都要演一场宫斗剧,连哄带骗的,全家人都身心俱疲。某一天峰哥还是忍不住了,两个孩子哇哇大哭的时候,他一把拎起自家儿子到墙角边,啪啪啪的抽了几下屁股,命令他不准动,然后黄少是边跺脚边哭看着姐姐一家开着小车车扬长而去,但碍于爸爸的淫威不敢动,一直等到他哭累了,两男人在墙角边聊了许久,后来就乖乖回去睡觉,再后来也没见他撒泼打滚的要坐车了。之后我问峰哥到底说了什么让孩子这么大的转变,他说他是这么跟孩子说的:自己喜欢的以后可以自己买,别人的终究是别人,爸爸和你一起努力,我们一定也会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小车车的,然后两个人还拉了钩发了誓。小孩子能有什么坏心思呢,我们做父母的只不过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除了爱还要给他勇气和信心。从小给他定一点点规矩,无规矩不成方圆。比如自己搬着小凳子上厕所,自己洗澡,洗完我在帮他洗一次,准时睡觉起床,出门换鞋,鞋子要摆放端正,睡前把第二天穿的衣服摆放在床头,吃完饭要把碗放到厨房,换下来的衣服不能乱扔,要放到洗手间的桶里,除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无论谁给好吃好玩的都不能跟着走,因为农村带孩子可不像城里人把孩子当成手心里的宝,婆婆都是边干农活边带的孩子,很多时候孩子跑哪都不知道,人不见了喊的时候那声音能从村头传到村尾。我从不在学习上对他过分苛责,但在生活上的自理真的教的很多,我不求他以后大富大贵,但一定也不会是一个手不能挑肩不能抗的白眼狼。孩子的成长是家长逐渐放手的过程,需要早点让孩子去学习不依赖,相亲相爱的时候可以乖啊宝啊的溺宠,独立做事情的时候我希望能听到他的一句“我行的”。—END—
推荐阅读:《德尔塔病毒引发新症状!这些防护建议转给所有人》《多买多送,百年制茶经验创新配方,每天一杯湿不再来》-----------------------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