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服用阿司匹林,这些事项你必须要知道

阿司匹林是家喻户晓的老药,医药史上三大经典药物之一,从发明至今已经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

在以前,碰到感冒、发烧、头痛的情况,总会看到医生从一个大药瓶里倒出几颗白色小药片,吃完立马就能退热、止痛。这个小药片可能就是阿司匹林。

经过长期的临床应用以及药物研究,发现阿司匹林的作用可真不少:

退烧

服用阿司匹林后,会作用于下视丘体温调节中枢,引起血管扩张、促进排汗,汗液蒸发带走大量热量,从而起到退烧的作用。这种降温的作用只对发烧的病人有效,正常体温人群服用并不影响体温。

抗炎镇痛

阿司匹林属于非甾体抗炎药,通过抑制前列腺素的合成,来起到抗炎镇痛的效果。对中、轻度慢性钝痛有效,如头痛、牙痛、肌肉痛、关节痛等。但对剧痛或急性锐痛无效,如体表被锐器划破所致的刺痛、刀割样痛、尖锐的疼痛无效。阿司匹林有一定的抗炎作用,可用于风湿性关节炎、类风湿关节炎。

抗栓

阿司匹林能抑制血小板的聚集,防止血栓的形成,能够减少动脉粥样硬化患者的心肌梗塞、暂时性脑缺血或中风的发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正因为这些特殊的作用,阿司匹林被封为预防心血管疾病的“神药”。

如今,我们很多老年朋友都在服用阿司匹林,那我们平常应该注意哪些事项呢?

1、为什么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随着年龄的增加,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栓塞性疾病的风险也随之增加。在我国,心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头号杀手”,每年有数百万人因此丧身。心肌梗塞、中风偏瘫的病例在我们身边很常见。阿司匹林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减少相关疾病的发生概率。大量临床研究证实,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是安全有效的。因此,高危患者应该坚持长期用药,二级预防人群通常需要终生抗栓治疗。

2、哪些人群需要长期服用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用于心血管疾病的一级预防和急性稳定期后的二级预防:

一级预防:是针对没有发生过血栓性疾病但有一定风险的患者。

《中国抗血小板中国专家共识》建议合并有下列三项及以上危险因素者服用阿司匹林,包括:男性≥50岁或女性绝经期后、高血压(血压控制到/90mmHg)、糖尿病、高胆固醇血症、肥胖、早发心血管疾病家族史(男55岁、女65岁发病史)、吸烟。

近年来,很多世界医学杂志对长期使用阿司匹林用于一级预防存在争议。争议点在于心血管事件获益和出血风险的关系。如果心血管事件获益超过出血风险,即推荐使用阿司匹林,反之亦然。

二级预防:是针对已经发生冠心病、缺血性卒中和其他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疾病的患者。这类患者应该坚持长期服用,防止病情进展,降低病死、病残率,预防复发。

3、阿司匹林的剂量选择?

阿司匹林的作用效果和服用的剂量有关:

(1)解热镇痛:一次0.5g,一日0.5-2.0g。

(2)抗风湿:一次0.5-1.0g,一日3-4g。

(3)抑制血小板聚集:一天一次,一次75~mg,具体遵医嘱。

阿司匹林有片剂、胶囊剂、散剂、泡腾剂等剂型。现阶段,阿司匹林一般不作为解热、抗炎镇痛的首选药,故应用很少。临床大多用于防治血栓,所以市面上以小剂量的肠溶片为主,如阿司匹林肠溶片,每片mg,每天只需服用一次。

4、阿司匹林的服药时间?

阿司匹林肠溶片,应在饭前或空腹服用。肠溶片在胃酸环境下不会被溶解,在肠道碱性环境下缓慢分解吸收。进食会影响胃酸浓度,肠溶片容易在胃内被分解,增加胃部不良反应的风险,所以应在饭前或空腹时服用。至于每天什么时候服用?早、中、晚均可,但每天应在同一时间段内服用。

5、阿司匹林能随意停药吗?

长期服用阿司匹林者,切记不可随意停药,因出血或手术等需要停药的情况,应在医生指导下采取相应措施。突然停药,会使心血管事件风险增加,尤其是血栓风险高的患者。有研究表明,停用阿司匹林是患者30天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

6、阿司匹林有哪些不良反应?

胃肠道损伤:最常见的不良反应。长期服用易致胃黏膜损伤,引起胃黏膜糜烂、溃疡及胃出血。服用质子泵抑制剂(如奥美拉唑等),可有效减少上消化道并发症的发生率。

出血:包括皮肤紫癜、淤斑、牙龈出血、消化道出血、泌尿生殖系统出血,严重者可出现颅内出血。

过敏:表现为支气管痉挛、哮喘、急性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严重鼻炎,严重者甚至休克。

肝、肾损伤:与阿司匹林的剂量过大有关,通常为可逆性,停药后多可恢复。

7、阿司匹林不能和哪些药物一起用?

尽量避免与相互作用药物的联合应用,如其他水杨酸类、抗凝药、磺脲类降糖药、巴比妥类、苯妥英钠、甲氨蝶呤、糖皮质激素、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等同服,必要时可延长给药间隔。

8、哪些人群不能使用阿司匹林?

对阿司匹林过敏的患者禁用。3个月以下婴儿禁用。患有血友病或血小板减少症等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禁用。重度心力衰竭的患者禁用。服用此类药物后引起严重不良反应的患者,如诱发哮喘、消化道溃疡、出血、荨麻疹或过敏反应。禁用于冠状动脉搭桥手术(CABG)围手术期疼痛的治疗。

参考文献:《阿司匹林抗栓治疗临床手册》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dzz/1265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