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
(一)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考点1主要病因是动脉粥样硬化。
考点2发作突然,历时短暂5~30min,为脑某一局部的神经功能丧失,一般在24h完全恢复,不留神经功能缺失,反复发作。
考点3指导病人低盐、低钙、低糖、充足蛋白质和丰富维生素饮食,戒烟、酒,戒辛辣油炸食物和暴饮暴食,避免过分饥饿。
(二)脑梗死
考点1脑动脉粥样硬化是脑血栓最常见的病因。脑栓塞最常见的病因是风湿性心瓣膜病。
考点2脑血栓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局灶症状多在数小时或2~3h达高峰。
考点3尽快恢复脑缺血区的血液供应是脑血栓急性期的主要治疗原则。早期溶栓是指发病6h内采用溶栓治疗。
考点4脑血栓急性期的血压维持在比发病前稍高的水平,除非血压过高,一般不使用降压药物。
考点5脑栓塞常见的临床症状为局限性抽搐、偏盲、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等,意识障碍较轻且很快恢复。严重者突起昏迷、全身抽搐,可因脑水肿或颅内出血,导致脑疝而死亡。
脑出血
考点1高血压和脑动脉硬化为脑出血最常见的原因。
考点2脑出血多在白天活动中或情绪激动时突然发生,可出现头痛、呕吐、意识障碍、肢体瘫痪、失语、大小便失禁等;内囊出血最多见,主要表现为“三偏”,出血灶对侧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对侧同向偏育。
考点3脑血栓形成多在休息或睡眠时发生。
考点4脑出血的治疗:急性期一般不用降压药物,当收缩压超过mmHg或舒张压超过mmHg时,可用硫酸镁等药物降压;20%甘露醇~ml静脉滴注,30min滴完,或用复方甘油静脉滴注降颅压。
蛛网膜下腔出血
考点1最常见的病因为先天性脑动脉瘤、脑部血管畸形、白血病、恶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等。用力或情绪激动时可致血管破裂。
考点2最具特征性的体征是可有脑膜刺激征。
考点3最具诊断价值的检查是腰椎穿刺,脑脊液检查为血性,压力增高mmH2)(1mmH2()=9.8Pa)。
考点4绝对卧床休息4~6周,避免增加病人血压和颅内压的因素。
考点5蛛网膜下腔出血再发率较高,以首次出血后1个月内再出血的危险最大,再发率最高的时期是在首次出血后的2周。
帕金森病
考点1本病多见于老年人。
考点2首发症状多为动作不灵活与震颤;常见症状为静止性震颤,类似搓丸样动作。
考点3抗胆碱能药物,为常用药物之一,可协助维持纹状体的递质平衡;对脑部多巴胺缺乏的替代疗法,需要应用其前驱物左旋多巴;金刚烷胺,可促进神经末梢释放多巴胺,并阻止其再吸收。
考点4左旋多巴制剂早期会有食欲减退、恶心、呕吐、腹痛、直立性低
血压、失眠等不良反应,在进食时服用或减少剂量。长期服用会出现“异动症”。还可出现“开关现象”、“剂末现象”、“晨僵现象”、“冻结现象”。
重症肌无力
考点1发病诱因多为感染、精神创伤、过度疲劳、妊娠、分娩等。
考点2眼外肌受累表现为上眼睑下垂、斜视和复视;面肌受累时皱纹减少,表情动作无力;咀嚼和咽喉肌受累时出现吞咽困难、进食时间长、饮水呛咳、构音不清;肌群受累表现为屈颈抬头无力、四肢乏力。
考点3辅助检查包括疲劳试验、抗胆碱酯酶药物试验、重复电刺激及AChR重复电刺激递减幅度10%为阳性;AChR抗体滴度增高。
考点4肌无力危象:为最常见的危象。
神经系统疾病病人常用诊疗技术及护理
(一)腰椎穿刺术考点1穿刺部位皮肤和软组织有局灶性感染或有脊柱结核者、颅内病变伴有明显颅高压或已有脑疝先兆者禁忌穿刺.
考点2穿刺中指导病人去枕侧卧,背齐床沿,屈颈抱膝使脊柱尽量前屈。
考点3一般穿刺后头痛最常见。考点4去枕平卧4~6h,不可抬高头部。
(二)脑血管造影考点1适应证:脑血管疾病、颅内占位性病变、颅脑外伤。考点2造影后股动脉穿刺者肢体制动6~12h,平卧4h。考点3术后24h内多饮水,促进造影剂排出。
每日一练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