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研究进展缺血性卒中伴肾功能不全患者抗

白癜风吃什么好得快 http://m.39.net/disease/a_6320968.html

缺血性卒中或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患者复发性卒中和心脏事件的风险较高。与首次卒中相比,复发性卒中的病死率和医疗费用更高。因此,预防卒中复发尤为重要。血小板可以介导血栓的形成和扩散。因此,抗血小板药物在预防血管血栓事件中具有重要作用。阿司匹林可以抑制血栓素A2途径的血小板活化和聚集。由于其成本低廉、易于获得,是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的一线药物。另一种抗血小板药物氯吡格雷通过选择性和不可逆地抑制二磷酸腺苷(ADP)激动剂与其在血小板上的受体的结合来阻止血小板的活化。

慢性肾脏病(CKD)是世界范围内的重要健康问题之一。缺血性卒中患者的复发风险与肾小球滤过率(eGFR)的下降独立相关。肾脏疾病与复杂的止血途径有关,其特点是增加出血和血栓形成。CKD患者血小板聚集减少、血小板功能障碍和血小板-内皮细胞相互作用缺陷可能是导致出血风险增加的原因。另一方面,纤维蛋白原、血管性假性血友病因子和组织因子的升高,以及抗凝血酶Ⅲ的减少可能导致CKD患者出现血栓形成。

目前,评价抗血小板药物对CKD患者缺血性卒中二级预防作用的研究有限。台湾的一项研究证实,无论有没有肾功能不全的缺血性卒中患者,接受抗血小板药物联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阿司匹林和氯吡格雷联用的双重药物治疗(DAPT),无论其肾功能不全状态如何,卒中复发和1年病死率的风险均无差异。

研究从台湾卒中注册中心(TSR)数据库筛选出例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并根据抗血小板药物将他们分为三组:阿司匹林组、氯吡格雷组、DAPT组。根据入院时估计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对再卒中发生率和1年病死率进行分层:入院时≥90、60~89、60ml/(min·1.73m2)或透析时。

数据显示,与阿司匹林组相比,氯吡格雷组(aSHR=0.95,95%CI:0.84~1.08)和DAPT组(aSHR=1.03,95%CI:0.77~1.39)在控制竞争性死亡风险后,再卒中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病死率随eGFR水平的降低而升高。此外,与服用阿司匹林的患者相比,氯吡格雷组(aHR:1.11,95%CI:0.95~1.29)和DAPT组(aHR:1.01,95%CI:0.67~1.54)的1年总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按eGFR水平分层的不同亚组中,结果是一致的。

研究结果表明,三个抗血小板治疗组在急性缺血性卒中后再卒中的总体风险和1年病死率方面没有显著差异。此外,eGFR水平分层的不同亚组的结果是一致的。

研究者表示,“这项研究的优势在于,能够使用大量的登记数据进行一项队列研究,以比较抗血小板疗法对预防复发性卒中的有效性。此外,我们使用CKD-EPI方程来估计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比MDRD方程更好。然而,目前的研究有几个局限性。首先,TSR数据库中没有关于蛋白尿的信息。因此,我们无法确定某些eGFR水平≥60ml/(min·1.73m2)的卒中患者是否属于CKD患者。第二,入院时测定血清肌酐水平。因此,无法区分急性或慢性肾功能不全。第三,数据库注册表中没有很好地记录出血事件。因此,我们无法调查重要的安全结果。第四,根据抗血小板药的最初使用情况进行了意向性治疗分析。患者可能会停止使用最初的药物,或在之后改用其他药物。此外,抗血小板药物的处方取决于医生,因此,可能存在选择偏差。然而,用倾向性调整分析来比较这三个组是很困难的。此外,由于服用阿司匹林和波立维的患者的事件较少,eGFR水平60ml/(min·1.73m2)的患者没有进一步分为eGFR亚组30~59ml/(min·1.73m2)和eGFR30ml/(min·1.73m2)。此外,例患者因信息缺失而被排除在外。结果是否会受到影响尚不确定。此类研究还需要一项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纳入缺血性卒中和CKD患者,以作进一步探索。”

总之,在接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或双药治疗的缺血性卒中患者中,无论其肾功能不全状况如何,复发性卒中的风险和1年病死率没有显著差异。

参考文献:Antiplateletagentsforthesecondarypreventionofischaemicstrokeinpatientswithorwithoutrenaldysfunction,Europeanjournalofneurology,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dzz/504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