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分)下列不属于慢性病定义的是
A.一旦发病不能自愈
B.很难药物治愈
C.用生活方式调整可以治愈
D.潜伏时间长、病程长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C
解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简称“慢性病”,表现为一种疾病长期持续存在的状态,其主要特点包括:①病因复杂,其发病与不良行为和生活方式密切相关;②起病隐匿,潜伏期较长,没有明确的起病时间;③病程较长,随着疾病的发展,表现为功能进行性受损或失能;④难以治愈,疾病一旦发生,表现为不可逆转,很难彻底治愈;⑤预后较差,疾病后期致残率和致死率高,已经成为全球死亡与疾病负担的主要病因。故本题选C。
13.(1分)慢性病的社会危害不包括
A.病程长,多为终生疾病,预后差
B.常伴有严重并发症和残疾
C.慢性病经济负担日趋平稳
D.造成患者的心理创伤和家庭压力
E.发病率高,患病后死亡率不断上升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C
解析:慢性病的主要社会危害:1.慢性病严重危害居民健康慢性病发病率高、病程长、预后差、并发症多、残疾率和死亡率高,严重危及居民身心健康。由于慢性病大多为终身性疾病,因此一方面,疾病本身及其并发症给患者带来巨大的身心痛苦,严重降低患者生活质量,缩短患者健康寿命;另一方面,患者长期的就医需求和生活照护也给社会和家庭带来巨大的压力,致使许多家庭不堪重负。2.慢性病不断加重经济负担由于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患病数不断增加,导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增长和卫生服务利用上升加快,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某些地区甚至陷入因病致贫和因病返病的困境。选C。
14.(1分)慢性病最主要的社会危害是
A.人群健康水平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加重
B.个人慢性病并发症风险增加,医疗费用增加
C.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矛盾加剧
D.国人整体体质下降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A
解析:慢性病不断加重经济负担由于慢性病发病率的不断攀升,患病人数不断增加,导致居民卫生服务需求增长和卫生服务利用上升加快,给个人、家庭、社会和国家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某些地区甚至陷入因病致贫和因病返病的困境。
17.(1分)我国引起癌症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A.不合理膳食
B.吸烟
C.病原体感染
D.职业危害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B
解析:吸烟是多种恶性肿瘤主要或重要的危险因素。故本题选B。
21.(1分)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对象是
A.全人群
B.学龄期儿童
C.中老年人群
D.高血压病高危人群
E.高血压病人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A
解析:高血压是一种以动脉血压持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是冠心病、脑血管病、慢性肾脏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故高血压防治中健康教育的对象是全人群,选A。
24.(1分)恶性肿瘤是
A.可以治疗的
B.可以预防的
C.不可预防的
D.A和B都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D
解析:恶性肿瘤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提高五年生存率的主要策略。
26.(1分)我国高血压流行特点不包括
A.患病率呈上升趋势
B.患病率男性高于女性
C.患病率女性高于男性
D.患病率北方高于南方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C
解析:《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发布资料显示,年中国18岁及以上成人高血压患病率为25.2%;患病率城市高于农村(26.8%vs23.5%),男性高于女性,并且随年龄增加而显著增高。中国高血压患者为2.7亿。
27.(1分)预防高血压应该从哪个阶段开始
A.婴儿阶段
B.幼年阶段
C.青年阶段
D.成年阶段
E.老年阶段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B
解析: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中国居民营养与慢性病状况报告(年)》显示,儿童高血压:年,中国儿童高血压患病率为14.5%,且男生高于女生(16.1%vs12.9%),儿童高血压患病率随年龄增加呈上升趋势。预防高血压应从幼儿阶段开始。
30.(1分)原发性高血压的病因是
A.主要由遗传因素引起
B.由肾实质疾病引起
C.由某些内分泌疾病引起
D.在遗传背景轻度异常的基础上,加上不健康生活习惯的诱因发病
E.以上都是
您的答案:E
参考答案:D
解析:原因不明的高血压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大都需要终身治疗。
31.(1分)关于自测血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选择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电子血压计
B.自测血压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
C.新诊断高血压者,建议连续自测血压7天
D.对精神焦虑的患者鼓励其自测血压
E.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1天自测血压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D
解析:自测血压:家庭自我测量血压(自测血压)是指受测者在诊室外的其他环境所测量的血压。自测血压可获取日常生活状态下的血压信息,帮助排除白大衣性高血压,检出隐性高压,对增强患者诊治的主动参与性、改善患者治疗依从性等方面具有优点。现已作为测量血压的方式之一。但对于精神焦虑或根据血压读数常自行改变治疗方案的思者,不建议自测血压。对新诊断的高血压,建议家庭自测血压连续7天,每天早晚各1次,每次测量3遍;去掉第1天血压值,仅计算后6天血压值,根据后6天血压平均值,为治疗决定提供参考。血压稳定后,建议每周固定一天自测血压,于早上起床后1小时,服降压药前测量坐位血压。血压不稳定或未达标的,建议增加自测血压的频率。推荐使用符合国际标准的上臂式全自动或半自动电子血压计。一般而言,自测血压值低于诊室血压值。正常上限参考值为/85mmHg。故选D。
41.(1分)高血压的健康因素不包括
A.过度摄入食盐
B.肥胖
C.摄入多不饱和脂肪酸
D.缺乏身体活动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C
解析:我国人群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1.高钠、低钾膳食;2.体重超重和肥胖;3.饮酒;4.其他危险因素:遗传、性别、年龄、工作压力过重、心理因素、高脂血症等。
43.(1分)1型糖尿病与2型糖尿病最主要的区别在于
A.症状轻重不同
B.胰岛素敏感性低
C.血糖水平不同
D.发生酮症酸中毒的倾向不同
E.胰岛素分泌功能不同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E
解析:1型糖尿病患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其发病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导致胰岛B细胞的选择性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和绝对缺乏有关。
46.(1分)近10年来,冠心病分类趋向如下哪种
A.心绞痛、心肌梗死、心肌纤维化
B.心绞痛、心肌梗死
C.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
D.稳定性冠心病和不稳定性冠心病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C
解析:近10余年来趋于将冠心病分为急性冠脉综合征和慢性冠脉病两大类。
47.(1分)血压通常用毫米汞柱表示,也可用千帕表示,二者之间的换算关系是
A.7.5mmHg=1kPa
B.8.5mmHg=1kPa
C.6.5mmHg=1kPa
D.9.5mmHg=1kPa
E.5.5mmHg=1kPa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A
解析:1毫米汞柱=0.千帕,也就是7.5毫米汞柱=1千帕。
51.(1分)WH年诊断标准,不包括下列哪
A.空腹血浆血糖7.0mmol/L(8h未进食)
B.临床表现+随机血浆血糖≥11.1mmol/L
C.口服葡萄糖耐量实验(OGTT)2h≥11.1mmol/L
D.糖化血红蛋白(HbAIC)6.5%以上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D
解析:WHO(年)糖尿病诊断标准: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mg/dl)或;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mg/dl)或;3.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mg/dl)。故本题选D。
54.(1分)1型糖尿病区别于2型糖尿病的主要点是
A.1型糖尿病患者分泌胰岛素的功能和水平不同
B.血糖水平不同
C.胰岛素敏感性不同
D.尿糖水平不同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A
解析:1型糖尿病患病率远低于2型糖尿病,其发病可能与T细胞介导的自身免疫导致胰岛β细胞的选择性破坏,胰岛素分泌减少和绝对缺乏有关。故本题选A。
55.(1分)糖化血红蛋白6.5%以上可判断为
A.糖尿病患者
B.IFG
C.IGT
D.贫血患者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A
解析:年,ADA指南已将HbA1C≥6.5%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之一。但HbAlC<6.5%也不能除外糖尿病,需进一步行糖耐量检査。故本题选A。
57.(1分)下列哪项不是2型糖尿病的主要发病因素
A.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
B.胰岛素分泌缺陷
C.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或作用障碍
D.葡萄糖摄取利用增多,从而导致血糖增高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D
解析:2型糖尿病主要是由遗传和环境因素引起外周组织(主要是肌肉和脂肪组织)胰岛素抵抗和胰岛素分泌缺陷,导致机体胰岛素相对或绝对不足,使葡萄糖摄取利用减少,从而引发高血糖,导致糖尿病。故本题选D。
59.(1分)关于糖尿病遗传因素,下列哪项不对
A.糖尿病的发生是遗传因素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所致
B.1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C.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
D.两型的遗传是各自独立的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B
解析:遗传因素2型糖尿病有很强的家族聚集性,糖尿病亲属中的患病率比非糖尿病亲属高4~8倍。中国人2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51.2%~73.8%,—般高于60%,而1型糖尿病的遗传度为44.4%?53.7%,低于60%,可见两型的遗传是各自独立的,2型糖尿病具有更强的遗传倾向。故本题选B。
60.(1分)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的测量的取血成分是
A.静脉血浆
B.任意成分都可
C.毛细血管血
D.静脉血清
E.全血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A
解析: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血的血糖检测结果。
61.(1分)下列哪项不是典型心绞痛的特点
A.诱因常为过度活动、情绪激动或夜间
B.针刺样或刀割样疼痛
C.部位多在胸骨后或心前区,常向左肩、左臂放射
D.休息或冠脉扩张剂可缓解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B
解析:典型心绞痛的特点有:1.诱因常由于身体活动、情绪激动、饱餐、寒冷或心动过速而诱发。也可发于夜间。2.部位及放射部位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常放射至左肩、内侧臂至小指及无名指,或至颈部、咽部、下颌骨,少数可放射于其他不典型部位或放射部位疼痛更显著。心前区疼痛范围如手掌大小、界线不清。3.性质压迫、紧缩或发闷,有时有窒息和濒死感,疼痛可轻可重,重者伴焦虑、冷汗。一般针刺样或刀扎样疼痛多不是心绞痛。疼痛发作时患者往往不自觉停止原来的活动,直至症状缓解。而不像胆绞痛、肾绞痛和胃肠疼痛,患者多辗转不安。4.持续时间及缓解疼痛出现后,常逐渐加重,1~5分钟而自行缓解,偶尔可长达15分钟,休息或舌下含化硝酸甘油而缓解。故本题选B。
62.(1分)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是
A.胸骨体下段之后
B.心前区
C.心尖部
D.剑突下
E.胸骨体中、上段之后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E
解析:冠心病心绞痛发作的典型部位为胸骨体上中段的后方,也可在心前区,选E。
68.(1分)不属于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的是
A.吸烟
B.高血压
C.酗酒
D.年龄
E.高胆固醇血症
您的答案:A
参考答案:C
解析:冠心病主要危险因素:(一)高血压;(二)血脂异常和高胆固醇血症;(三)超重和肥胖;(四)糖尿病;(五)生活方式:1.吸烟2.饮食3.身体活动(六)多种危险因素的联合作用;(七)其他
73.(1分)脑卒中危险因素中最主要的是
A.冠心病
B.糖尿病
C.颈动脉硬化
D.高血压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D
解析:国内外几乎所有研究均证实,高血压是脑出血和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脑卒中发病率、死亡率的上升与血压升高有着十分密切的关系。
77.(1分)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多在安静时急性起病,病情几天内达高峰
B.多在悄绪激动或活动时急性起病,病情几天内达高峰
C.多在安静时缓慢起病,病情几天内达高峰
D.多在安静时急性起病,病情逐渐平稳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A
解析:脑梗死的临床特征主要有:①多数在安静是急性起病,活动时起病者以心源性脑梗死多见,部分病例在发病前可有短暂性脑缺血(TIA)发作。②病情多在几小时或几天内达到高峰,脑栓塞起病尤为急骤,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部分患者症状可进行性加重或波动。③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故本题选A。
78.(1分)脑梗死临床表现中,不应有的症状或体征
A.意识不清
B.肢体瘫痪
C.头痛
D.抽搐
E.脑膜刺激征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E
解析:脑梗死的临床表现决定于梗死灶的大小和部位,主要为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的症状和体征,如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共济失调等,部分可有头痛、呕吐、昏迷等全脑症状。选E。
79.(1分)脑栓塞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起病急骤,病情几天内达高峰
B.起病急骤,病情几秒或几分钟内达高峰
C.起病急骤,病情几秒或几分钟内达高峰,几天内逐渐平稳
D.起病急骤,病情几天内逐渐平稳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B
解析:脑栓塞起病尤为急骤,一般数秒至数分钟内达到高峰。故本题选B。
80.(1分)脑出血的临床特征主要是
A.多在安静时急性起病,突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B.多在安静时急性起病,突发头痛、呕吐、血压增高、意识障碍
C.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急性起病,突发神经功能缺损症状
D.多在安静时因血压增高急性起病,伴有头痛、意识障碍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C
解析:脑出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出血,其临床特点为:①多在情绪激动或活动时急性起病;②突发局灶性神经功能缺损症状,常伴有头痛、呕吐,可伴有血压增高、意识障碍和脑膜刺激征。故本题选C。
83.(1分)慢性阻塞性肺病的主要症状不包括
A.胸闷
B.气短或呼吸困难
C.咳痰
D.慢性咳嗽
E.胸痛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E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主要症状包括:(1)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2)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3)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4)喘息和胸闷。(5)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故选E。
85.(1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通常的首发症状是
A.慢性咳嗽、咳痰
B.呼吸困难
C.胸闷
D.下肢水肿
E.喘息
您的答案:E
参考答案:A
解析:慢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初起咳嗽呈间歇性,早晨较重,以后早晚或整日均有咳嗽,但夜间咳嗽并不显著。也有部分病例虽有明显气流受限但无咳嗽症状。故选A。
87.(1分)生活方式病不包括
A.高血压
B.痛风
C.恶性肿瘤
D.慢性胃炎
您的答案:B
参考答案:D
解析:由于经济的发展,人民生活方式改变所致慢性病、心脑血管病、恶性肿瘤以及意外伤害等疾病相对增加。慢性病主要包括心脑血管疾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糖尿病和口腔疾病以及内分泌、肾脏、骨骼和神经等疾病。
96.(1分)关于BMI,下面哪项描述不准确
A.中国成人≥28为肥胖
B.中国成人≥24<28为超重
C.中国成人<24为正常
D.中国成人<18.5为体重过低
您的答案:D
参考答案:C
解析:目前我国成人BMI的切点为: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体重正常BMI:18.5~23.9kg/m2;超重BMI:24.0~27.9kg/m2;BMI≥28kg/m2为肥胖。故本题选C。
.(1分)口腔健康应具备的要素不包括
A.没有任何疼痛和不适
B.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
C.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
D.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
E.良好的口腔卫生
您的答案:C
参考答案:E
解析:口腔健康应具备以下要素:(1)没任何疼痛和不适。(2)良好的功能:咀嚼、吞咽和语言功能。(3)心理方面:外观正常、不影响自尊、个人满意。(4)社会方面:不影响社会交流。选项E
.(1分)下列属于基于健康管理慢性病风险因素中中间危险因素的是
A.吸烟
B.高血压
C.高血糖
D.血脂异常
E.超重或肥胖
您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BCDE
解析:中间危险因素主要包括高血压、高血糖、血脂异常、超重或肥胖等。选项BCDE正确当选。
.(1分)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诊断中具有如下哪些优势
A.检查不受进食影响
B.检查结果稳定
C.检查费用低
D.检查不受时间限制
E.患者依从性好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DE
解析:糖化血红蛋白(HbAlC)作为筛査糖尿病高危人群和诊断糖尿病的一种方法。HbAlC结果稳定,不受进食时间及短期生活方式改变的影响;变异性小;检查不受时间限制,患者依从性好。故本题选ABDE。
.(1分)2型糖尿病的主要危险因素有
A.膳食不平衡
B.遗传
C.超重、肥胖
D.体力活动不足
E.饮酒
您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ABCD
解析:2型糖尿病的危险因素:1.遗传因素;2.肥胖(或超重);3.身体活动不足;4.膳食因素;5.早期营养;6.糖耐量损害;7.胰岛素抵抗(IR);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故本题选ABCD。
.(1分)身体活动可减少糖尿病的新发病例的原因是
A.使胰岛素的敏感性增加
B.腹部脂肪的减少
C.发生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降低
D.缓解腰背部疼痛
E.改善糖耐量
您的答案:BCE
参考答案:AE
解析:许多研究发现身体活动不足增加糖尿病发病的危险,活动最少的人与最爱活动的人相比,2型糖尿病的患病率增加2~6倍。有规律的体育锻炼能增加胰岛素的敏感性和改善糖耐量。故选AE。
.(1分)IGT伴有如下哪几项易发展为糖尿病
A.原IFG≥5.0mmol/L
B.餐后2h血糖≥9.4mmol/L
C.餐后2h血糖≥7.8mmol/L
D.空腹胰岛素水平增高
E.腹型肥胖
您的答案:ACE
参考答案:ABDE
解析:如果IGT伴有以下因素,即原空腹血糖≥5.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4mmol/L,BMI>25,腹部肥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等,更易转化为糖尿病。故本题选ABDE。
.(1分)有关胰岛素抵抗的概念正确的包括
A.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正常水平
B.常伴有高胰岛素血症
C.常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
D.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成为IGT
E.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成2型糖尿病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物学反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常伴有髙胰岛素血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在糖耐量正常或减低的人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循环胰岛素水平起主要作用。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易发展为IGT或2型糖尿病。肥胖者发展成2型糖尿病前,先有胰岛素抵抗出现。故本题选ABCDE。
.(1分)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哪几种类型
A.心绞痛
B.心肌梗死
C.无症状性心肌缺血
D.缺血性心肌病
E.猝死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世界卫生组织将冠心病分为5型:①无症状性心肌缺血;②心绞痛;③心肌梗死;④缺血性心肌病;⑤碎死。故本题选ABCDE。
.(1分)发生心肌梗死可能有如下哪些临床表现
A.剧烈持久疼痛
B.无自觉症状
C.症状很轻
D.休息、硝酸甘油不能缓解疼痛
E.确诊需要靠心电图和血清酶学
您的答案:ABDE
参考答案:ABCD
解析:急性心肌梗死临床症状差异极大,有1/3的患者,发病急骤,极为严重,医院就已死于院外;另有1/4?1/3患者无自觉症状或症状很轻未就诊。其突出的症状为胸痛,疼痛较心绞痛更剧烈,呈压榨性或绞窄性,难以忍受,患者有濒死感,烦躁不安;部位及放射部位与心绞痛相同,持续时间持久,多在半小时至几个小时或更长,休息和含化硝酸甘油不能缓解,常需要使用麻醉性镇痛剂。急性心肌梗死的诊断根据典型的临床表现、特征性心电图改变和血清酶学的升高,一般并不困难。
.(1分)缺血性脑卒中包括
A.脑组织出血性坏死
B.脑血栓形成
C.脑栓塞
D.脑血管痉挛
E.腔隙性脑梗死
您的答案:ABCDE
参考答案:BCE
解析:脑梗死也称缺血性脑卒中,指因脑部血液循环障碍,缺血、缺氧,引起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软化,出现相应的神经功能缺损。根据发病机制,通常分为脑血栓形成、脑栓塞和腔隙性脑梗死。故本题选BCE。
.(1分)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
A.肥胖
B.颈动脉狭窄
C.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
D.血脂异常
E.长期被动吸烟者
您的答案:BC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脑卒中危险因素包括:1.高血压;2.心脏病;3.糖尿病;4.血脂异常;5.吸烟;6.饮酒;7.颈动脉狭窄;8.肥胖;9.其他危险因素;(1)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2)代谢综合征;(3)缺乏体育活动;(4)饮食营养不合理;(5)口服避孕药;(6)促凝危险因素。故本题选ABCDE。
.(1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特点是
A.气道受阻
B.不完全可逆
C.进行性发展
D.与慢性支气管炎、肺气肿密切相关
E.患病率高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是一种以气流受限为特征的疾病,其气流受限不完全可逆、进行性发展,与肺部对香烟烟雾等有害气体或有害颗粒的异常炎症反应有关。COPD与慢性支气管炎和肺气肿密切相关。患病率高,近期对我国7个地区人的成年人群进行调查,COPD患病率占40岁以上人群的8.2%。故本题选ABCDE。
.(1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主要症状有
A.慢性咳嗽
B.咳痰
C.气短或呼吸困难
D.喘息
E.体重下降等全身性症状
您的答案:ABCD
参考答案:ABCDE
解析:COPD的主要症状包括:①慢性咳嗽:通常为首发症状;②咳痰,咳嗽后通常咳少量黏液性痰,少数病例咳嗽不伴咳痰;③气短或呼吸困难;这是COPD的标志性症状,早期仅于劳力时出现,后逐渐加重。④喘息和胸闷。⑤全身性症状:如体重下降、食欲减退、外周肌肉萎缩和功能障碍、精神抑郁和(或)焦虑等。故本题选ABCDE。
.(1分)用BMI指数来评价中国成年人消瘦、超重和肥胖的界限值为
A.<18.5/㎡
B.>28kg/㎡
C.24.0~27.9kg/㎡
D.18.5~23.9kg/㎡
E.≥28kg/㎡
您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ACE
解析:根据BMI的计算方法:体重(kg)与身高(m)平方的比值,单位是(kg/m2)。目前我国成人BMI的切点为:BMI<18.5kg/m2为体重过低;体重正常BMI:18.5~23.9kg/m2;超重BMI:24.0~27.9kg/m2;BMI≥28kg/m2为肥胖。选项ACE正确当选。
.(1分)高血压、糖尿病、超重和肥胖的共同危险因素是
A.吸烟
B.体力活动不足
C.膳食不平衡
D.精神紧张
E.大量饮酒
您的答案:ACDE
参考答案:BC
解析: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高钠低钾膳食、体重超重和肥胖、饮酒、其他危险因素,身体活动不足也是高血压的危险因素;糖尿病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肥胖(或超重)、身体活动不足、膳食因素、早期营养、糖耐量损害、胰岛素抵抗(IR)、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超重和肥胖的危险因素包括遗传因素、饮食因素、活动因素、其他因素。故选BC。
.(1分)下列属于骨质疏松症高危人群的是
A.绝经前的女性
B.50岁以上男性
C.吸烟人群
D.过量饮酒人群
E.性激素过高人群
您的答案:ABDE
参考答案:BCD
解析:骨质疏松症的高危人群主要分布在绝经后的女性和50岁以上男性,其次是钙和维生素D缺乏、吸烟、过量饮酒和咖啡、身体活动少、性激素低下等人群。选项BCD正确当选。
.(1分)口腔疾病对全身健康的主要危害
A.外伤性疾病
B.心血管疾病
C.呼吸道疾病
D.糖尿病
E.早产和低体重儿
您的答案:ABC
参考答案:BCDE
解析:(1)心血管疾病(2)呼吸道疾病(3)糖尿病(4)早产和低体重儿(5)其他疾病影响研究发现,口腔疾病与慢性胃炎、胃溃疡、类风湿性关节炎和肾病等多种疾病有关,而且与儿童的生长发育有着密切的关系。故选BCDE。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