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壁虎漫步

医院订阅哦!

在整理西表岛拍摄的照片时,有一只奇怪的螃蟹我迟迟无法判断它具体属于哪个种类。那天,我们刚刚结束浦内川的徒步,坐船回到码头。码头上有一栋工作人员办公的小房子,边上就挨着红树林,正好赶上退潮,红树林根部有许多跳跳鱼,几乎不怎么怕人,于是我就蹲下来拍跳跳鱼。

在浦内川河口拍到的银线弹涂鱼Periophthalmusargentilineatus

在浦内川河口拍到的银线弹涂鱼Periophthalmusargentilineatus

除了跳跳鱼之外,这里还有许多小小的、黑不溜秋的螃蟹四处乱爬。出没于这种地方的螃蟹多半是相手蟹,但这种螃蟹比较特别,一是身材小,二是不像平时见到的相手蟹身体很厚实,它们的身体很扁,腿又细又长。由于它们实在是太小,而且跑得特别特别快,感觉像是家里的厨房被蟑螂大军占领一样,你能发现它们,但凌乱的石头、墙缝让你无计可施,我草草拍了两张照片,便继续专心拍我的跳跳鱼了。

这便是我当时拍到的仅有的两张照片。但因角度限制,很多特征没办法通过照片体现出来,我也就没怎么当回事。直到后来,我在三亚拍到了下面这个螃蟹。

年9月,刚好有一篇针对Parasesarmaleptosoma复合种的厘定论文被发表出来。这种螃蟹英文被称为tree-spidercrab,可以译为树蜘蛛蟹,一是形容它们的大长腿特别像蜘蛛,另一方面形容这是一种爱爬树的螃蟹。

我以为我又会有什么新发现呢。于是左对比右对比,上对比下对比,却发现跟上面提到的这种拟相手蟹搭不上什么边,除了行为——也爱爬树。后来我才弄明白,其是我拍的这两只爬在树干和树叶上的螃蟹,或许是泡粒上相手蟹(Episesarmaversicolor)的亚成体,说白了就是还没长大呢,所以颜色还没那么炫。

泡粒上相手蟹背面观

泡粒上相手蟹正面观

不过,我在海南文昌拍到的另外一只泡粒上相手蟹的亚成体,颜色更为鲜艳,螯足呈现出明显的蓝色,甚是漂亮。从文献资料上来看,东南亚地区的泡粒上相手蟹整体颜色更加偏蓝色。在螃蟹分类中,我也只是个业余研究,有时候同样会出现主观判断的倾向,比如对照片、对颜色。但单纯通过颜色来判断一只螃蟹的种类,在种类繁多、颜色相近的属中就没那么容易了,必须对比细节才能确定。

泡粒上相手蟹亚成体

又回到刚刚说的树蜘蛛蟹。早先分类学家认为它是一个广布种,从东非及南非的印度洋到西太平洋,一直到斐济。随着更多的标本被采集研究,有分类学家提出分布这么广泛的树蜘蛛蟹,其实应该包含多个尚未被描述的新种。而真正的Parasesarmaleptosoma则只分布于非洲的索马里、肯尼亚、莫桑比克、坦桑尼亚、马约特岛及马达加斯加。

于是,我又翻出在西表岛拍的那只奇怪的螃蟹。虽然只有两张照片,但与文献的形态描述及分布地点相结合来看,我在西表岛拍到的这只螃蟹应该是Parasesarmagecko。命名者认为这种螃蟹可以在垂直的物体表面快速的移动,就像一只壁虎一样,因此给它起了这么个名字。而我则简单粗暴的称其为壁虎拟相手蟹。

中华中相手蟹

虽然相手蟹生活在红树林、泥滩等地,往往是人们平时不太爱去的地方,但在水族市场中,“红螯蟹(中华中相手蟹)”和“将军蟹(隐秘螳臂相手蟹or无齿螳臂相手蟹?)”作为主力军,是我们最容易见到的相手蟹。

由相手蟹的名字不难理解,这种螃蟹的两只手(螯足)大小近相等,如果你见到大小差异特别大的情况,那只小手可能是重新长出来的。但相手蟹的学名Sesarma并非是指两手相等的意思,而是源于希腊语,形容“张嘴”的样子。这是为什么呢?看看上面那只中华中相手蟹的嘴巴两边,是不是有一对片状的结构,这个结构术语叫做“第三颚足”,大多数螃蟹这对小片片在不吃东西的情况下是闭合的,而相手蟹这两个小片片呈一定角度分开,像是张着嘴的样子。

三疣梭子蟹的第三颚足(一对小片片)平时就是闭合的

这只脏兮兮的密栉上相手蟹是我在三亚河边一处臭泥滩中发现的。它的后背长着毛,上面长着藻,再沾满一身泥,咋一眼以为刚从黑煤窑中钻出来的。

密栉上相手蟹Episesarmamederi

密栉上相手蟹Episesarmamederi

市场上所谓的“红螯相手蟹”,大多都是中华中相手蟹。但可惜,我目前只在野外见到过一次中华中相手蟹。

中华中相手蟹Sesarmopssinensis

这只中华中相手蟹,是我在浙江台州一个乡下,入海的小河沟边上找到的。它的巢穴离水面非常近,周边的泥巴又软又滑,大晚上的我要是一不小心就会滑到水里。很明显,这只螃蟹正在整理自己的巢穴,时不时得钻出来把洞里的泥巴清理出来。但它非常警惕,几乎不会全部身体钻到洞外,两只眼睛似乎一直盯着我。最后,同行的小伙伴准备回去洗洗睡了,我也只能罢掉。

说到真正的红螯相手蟹,其实应该是指的下面这种红螯螳臂相手蟹。这也是我在浙江台州拍到的。

红螯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haematocheir

红螯螳臂相手蟹Chiromanteshaematocheir

相比中华中相手蟹,这种相手蟹更喜欢生活在远离水边的,石头比较多的山上。虽说中华中相手蟹身体大多数都呈现出暗红色,但红螯螳臂相手蟹褐色的身体搭配艳红色的螯足,我觉得比中华中相手蟹更耐看!

相手蟹是个大家族,在海边最容易见到的当属包括树蜘蛛蟹在内的各种拟相手蟹(Parasesarma)了,这个属许多种类都相貌平平,甚至有着相似的颜色和花纹,非常难鉴定。这里我贴几种最常见、也最容易辨别出来的拟相手蟹。

近亲拟相手蟹Parasesarmaaffine

近亲拟相手蟹Parasesarmaaffine

暗红拟相手蟹Parasesarmarutilimanum(中文名自拟)

暗红拟相手蟹Parasesarmarutilimanum(中文名自拟)

舞者拟相手蟹Parasesarmaeumolpe(中文名自拟)

舞者拟相手蟹Parasesarmaeumolpe(中文名自拟)

水族市场上还会有另外一类小螃蟹,颜色特别漂亮,有紫色、有红黄色的,被商家称为“恶魔蟹”,其实是产于印度尼西亚的一类陆相手蟹(Geosesarma)。年,我国台湾首次记录到国内第一种陆相手蟹:红指陆相手蟹(G.hednon)。我曾在深圳拍到过一种陆相手蟹,但无论形态、还是颜色都与台湾那种相差很远,而这个属近几年不断有新种被发表,尤其是马来西亚、菲律宾及印度尼西亚等地。

某种陆相手蟹Geosesarmasp.

某种陆相手蟹Geosesarmasp.

某种陆相手蟹Geosesarmasp.

由于照片信息所限,我还没有鉴定出来这只陆相手蟹的种类,或许是新种?暂时不得而知。但总结来看,在野外拍摄过程中往往一些看似平常或者不起眼的物种,回过头来翻看照片时,在仔细对比鉴定过程中总会有一些奇妙的发现。而这样的发现,也将是我们揭开一个未知物种面纱的过程。

蜂言蜂语自然工作室,华北创绿家伙伴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dzz/55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