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片来源于网络)
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脑实质出血、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根据世界卫生组织定义,脑卒中指多种原因导致脑血管受损,局灶性(或整体)脑组织损害,引起临床症状超过24小时或致死。脑卒中是中国居民第一位死亡原因,缺血占所有卒中的75%-90%,出血性卒中只占10%-25%。具有发病率、致残率、复发率和死亡率高的特点。
调理实践1.病例简介
崔某,女,83岁,于年8月23日晚入睡时突发右侧上肢痉挛,24日晨起时觉右侧上肢无力、下肢行走不便,之后摔倒在地,当日被送往首都医科医院,急查头部CT显示:脑内多发腔隙灶及缺血性白质病变、脑萎缩、颅内动脉壁多发钙化、额部大脑镰钙化结节。后未住院,门诊每日三小时常规输液治疗至26日。
输液3天内,右侧肢体无力感伴活动障碍持续性加重,26日下午转至我中心接受经络干预调理。坐轮椅来诊,躯体双侧深浅感觉正常,语言及意识无障碍,面色发黄,神志尚清醒;脉搏跳动虚弱无力,手脚发凉。右侧上下肢肌张力增加、运动功能及平衡功能异常、协调性下降,上肢屈腕屈指、呈轻微“挎篮手“状态,下肢足下垂、跟腱反应亢进,无法自主独立完成床上翻身、从卧到坐、从坐到站、站位维持、床-轮椅转移、室内步行、上下楼梯/车等日常移动,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无法配合。
经肌力测试:上肢3级、下肢3级。已3日未排便,茶色尿,入睡困难,常起夜,进食、梳洗、如厕、穿衣需他人帮助,生活完全不能自理。当时精神状态欠佳,情绪焦虑不安,有绝望无助表现。
2.经络干预
年8月26日首次调理,截至9月28日共接受调理21次,基本按两个阶段进行。前11次调理无间断、每日一次,分两步;第一步(5次)为急性期预防病势恶转,以免导致机体功能进一步恶化;第二步(6次)主要是针对病势渐渐平稳后,得以导入最佳黄金恢复窗口期。后10次转入一周3次的整体功能恢复期。
3.身体状况变化记录
(1)功能态方面:脉搏跳动有力,手脚温热,运动障碍症状改善明显,完全脱离轮椅,未见屈腕屈指、“挎篮手”、足下垂、跟腱反应亢进等症,可自主独立完成床上翻身、从卧到坐、从坐到站、站位维持、床-轮椅转移、室内步行、上下楼梯/车等日常移动,指鼻试验及跟-膝-胫试验正常配合。
(2)生活质量方面:每日或隔日一便,颜色由深栗变为淡黄,茶色尿变清亮,夜间入睡明显改善、偶尔午睡,进食、梳洗、如厕、穿衣可完全自理,可正常书写,拉手风琴45分钟。
(3)心理感受方面:精神状态颇佳,情绪稳定,且每次调理之后都明显向好。
理论诠释脑卒中是由于经络不通,导致人体系统失衡,突显在脑血管结构系统失衡引发的人体系统结构和功能性变化。
1.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系统功能异常可出现:一侧肢体无力或麻木;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双眼向一个方向凝视;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意识障碍或抽搐等症状。
2.出血性脑卒中引发的系统功能异常可出现:头痛、恶心、呕吐、意识障碍及肢体瘫疾等症状。
综上所述,综合集成医学经络干预技术可预防急性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功能恶化,也有助于人体系统功能的整体恢复。
END往期推荐01放散式冲击波在缺血性脑卒中的作用机制
02综合集成医学对脑卒中的认知及案例解析
03现代中医健康调理技术案例分享——脑卒中康复一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