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将与大家分享医院余例肾脏肿瘤的临床数据分析,本次讲座分别从肾癌的流行病学特点、中肿单中心多例肾脏肿瘤临床数据分层分析、机器人辅助肾部分切除术的临床疗效以及晚期肾癌综合治疗新探索这四个方面一一阐述。
肾癌的流行病学特点
目前在全世界,肾癌每年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在逐年攀升,尤其在中国,肾癌每年新发6.6/10万,死亡2.3/10万,高于世界水平,且位居排女性泌尿系恶性肿瘤第1位,更是超越前列腺癌,成为男性泌尿系第二大肿瘤。近10年肾癌在中国的发病率变化趋势
中肿单中心例肾脏肿瘤临床数据
临床数据分析:就我们目前收集整理的数据可以看到,在~年这20年间,接受肾全切与肾部分切的患者数接近,其中肾部分切除术开放式占据大多数。就年来说,接受肾部分切的占比明显升高,肾全切人数明显下降,同时肾部分切除术机器人手术量也明显增多。例肾肿瘤患者手术方式
病理类型中,87%为恶性肿瘤,且以肾透明细胞癌居多。
外科手术肾脏肿瘤临床病理性质和类型
肾全切和肾部分切的肿瘤数据中,患者平均年龄、男女比例、肿瘤性质比例、肿瘤病例比例等基线数据类似。例肾全切肿瘤患者基线数据
例肾部分切肿瘤基线数据
临床病理概况:无论在肾部分切还是肾全切的肿瘤患者,肾透明细胞癌,男性:女性均接近2:1,乳头状细胞癌以男性居多,但肾部分切除的血管平滑肌脂肪瘤,女性数量大于男性。
肾部分切除术,病理类型与性别分布
肾全切术,病理类型与性别分布
肾全切和部分切的肿瘤患者年龄以40~70岁居多,肾透明细胞癌占绝大多数。其中,肾部分切除术中有28%的患者年龄<40岁,且多为血管平滑肌脂肪瘤。肾部分切除术,病理类型与年龄分布
肾全切除术,病理类型与年龄分布
病理类型与肿瘤大小分布中,肿瘤直径≤4cm的患者多接受肾部分切。在实施肾全切的患者人数,肿瘤直径≤4cm与肿瘤直径4cm~7cm之间的患者人数基本持平,且两种手术方式中直径≤4cm的肿瘤,都以透明细胞癌居多。肾部分切除术,病理类型与肿瘤大小分布
肾全切除术,病理类型与肿瘤大小分布
Furhman分级与肿瘤大小分布中,肿瘤直径越小,FurhmanI-II级所占的比例越高;肿瘤直径越大,FurhmanIII-IV级所占的比例越高,但也有极个别情况肿瘤直径大小与Furhman分级并不成正相关。最后,临床分期与预后显示,I期和Furhman1级的患者5年生存率可达到90%以上,而IV期和FurhmanIV级的患者5年生存率急剧下降。Furhman分级与肿瘤大小
临床分期与预后的关系
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疗效总结
行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的例患者中,我中心Renal评分>9分的手术病例共有42例,所有手术的热缺血时间皆<30min,手术时间、出血量没有明显延长,这是在技术进步下手术方式的巨大改变。安全性数据中显示,二次手术止血的只有8例,占所有手术的0.8%,漏尿只有1例。临床分期中,机器人肾部分切T1b期肾癌比例接近40%。术后平均随访16.6个月(7~28月)的随访数据显示,只有3例因远处转移死亡,1例肉瘤样肿瘤局部复发。总体来说,机器人肾部分切除术肿瘤控制效果极好。
机器人肾部分切手术数据
晚期或复发性肾癌治疗的新探索
我们都知道,部分患者会接受肾癌手术后几年内会出现复发或者转移,除了靶向治疗之外,我们中心也探索出一些新的治疗模式,在临床中也确实收到了客观的治疗效果,给患者带来了更多的获益。既往都认为肾癌对于放疗不敏感,但得益于放疗技术的发展,在我们中心,靶向药物联合SBRT(立体定位放疗技术)治疗晚期肾癌,尤其伴随骨和脑转移的患者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另外,利用靶向药物联合免疫治疗(图病例2)患者也获得非常好的疗效,截止目前采用该疗法治疗的40多例患者中,大部分病人的转移灶明显缩小,部分病人更是达到了CR的疗效。目前,医院的周芳坚教授牵头,已经发起靶向联合免疫的临床研究,已经有4例患者入组,相信不久的将来会有更多的成果与大家分享。
例1:靶向药物治疗联合转移灶放射治疗
例2:靶向药物治疗联合免疫治疗(PD-1)
总结:我国肾癌发病率及死亡率逐年升高,特别需要加强肾癌外科手术的规范化治疗;
中国人肾癌大数据的总结分析有利于提高国人肾癌的诊疗水平
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部分切除术在微创肾部分切除术中安全有效;
靶向治疗联合免疫治疗及放疗为晚期肾癌患者提供更多的选择
互动提问
Q1:什么样的偏内生性的肿瘤也可以选择保肾手术,这类型手术难度大吗?会选择机器人还是腹腔镜做呢?郭胜杰:内生性肿瘤保肾手术难度较大,难度主要在完全内生性肿瘤不能完全暴露手术视野,肿瘤与血管关系较密切,以及术中容易切破肿瘤。机器人切除内生性肿瘤的保肾手术,需要在超声下精确定位、切除肿瘤,其技术是完全成熟的;国内部分经验丰富的医生也会采用腹腔镜下切除内生性肾肿瘤。另外,开放性肾手术也是一种选择,在冷缺血情况下切除肿瘤,重建也有一定优势。手术方式方式的选择,需要根据病人的具体情况和医生的经验技术,做出合理的判断。
Q2:机器人肾部分切和腹腔镜肾部分切是否有预后的差距,是否有相关的长期随访文献报道?郭胜杰:机器人和腹腔镜肾部分切除长期预后是否存在差距尚存在争议。目前,文献和Meta分析显示两者生存预后未存在明显差异,但机器人手术在肾热缺血时间具有优势,而腹腔镜在总的手术时间具有优势。另外一个影响预后的重要因素是医生操作的熟练程度,所以腹腔镜和机器人的疗效好坏是无法单纯比较的。
Q3:医院的机器人手术后的患者一般术后几天出院?是否和腹腔镜术后患者恢复期有明显区别呢?郭胜杰:机器人术后最快出院的患者是术后第二天,一般是术后3~4天。其实机器人手术与腹腔镜手术,在我们中心,术后恢复没有明显差别。过往大部分机器人手术是经腹腔途径,术后可能会对肠道功能恢复有一定影响,相较于腹腔镜,这种主经后腹腔途径路入来说,相对恢复慢一点,但目前机器人手术经后腹腔途径的实施慢慢增多,所以总体差别不大。
·END·
更多精彩内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