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眩,我身体挺好的,体检报告上为什么说我有脑血栓呢?”
小眩医生经常遇到一些叔叔阿姨伯伯婶婶,拿着头CT或者核磁片子,无奈的提出这样的问题。
富裕的物质生活,使大家越来越重视身体的健康,于是乎,各种“体检行业”在大街小巷中如雨后春笋般冒了出来,大型设备的体检项目也随之普及在大大小小的体检中心里--CT和核磁(MRI)。
很多自觉身体不错的人,高高兴兴的去体检,等拿到体检报告时,表情会随着体检报告的结果而出现各种变化,尤其是看到头CT或者核磁报告上写着“腔隙性脑梗死”或者“缺血灶”。
“宝宝不开心了”
那么,这“腔隙性脑梗死”、“缺血灶”到底是怎么回事?为什么脑袋里有缺血灶了,还能走路,没瘫痪?
今天,小眩医生来跟大家简单聊聊,“无症状脑梗死”(SilentBrainInfarction,SBI)。
在聊“无症状脑梗死”之前,请大家回忆一下电视里治中风卖药的广告们展示给大家的广告片段:
“突然口齿不清、一半身体不能动、甚至昏迷,经过治疗后,遗留走路“划圈”、胳膊“挂筐”,或者口眼歪斜,口齿不清等。”
这就是我们所熟悉的“中风”(脑梗死)的表现。
既然有症状的脑梗死是上面所描述的症状表现,接下来,我们看看无症状脑梗死又是什么样的表现?
无症状脑梗死,从病名上看,已经清楚的告诉我们,这种脑梗死没有症状。
以下两点就是“无症状脑梗死”的简单介绍(非医学专业术语表述):
1. 之前没有脑梗死病史;也没有“突然一半身体不能动,过一会又缓解过来”(短暂性脑血却发作)病史。
2. 查头CT或者核磁,发现有“缺血灶”,但自己没有相关症状。
年我国神经病学分会发布“脑血管疾病分类”中,提出了“无症状脑梗死”(SBI)是属于脑梗死的一种。
“一般情况下,直径在3mm以下的病灶称为微梗死,直径3-15mm的病灶称为腔隙性脑梗死。”
箭头指的位置就是“脑梗死”的位置。
“无症状脑梗死”发生的几率比较高,其中老年人是高发人群。如果您是一位身体健康的老年人,到医院体检,也有可能查到“缺血灶”(不是绝对的);如果您是一位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吸烟、饮酒的老年人,那么就去查一下头CT或核磁吧,即使目前没症状,脑袋里面可能已经潜伏着“缺血灶”了。
没有症状的“缺血灶”是一个警示,它在提醒您,有“三高”和不良生活习惯的老年人,注意控制血压、血糖、血脂,要戒烟戒酒,同时做些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比如太极拳,五禽戏,八段锦等。
现在智能手机和电脑的普及,也是造成不良生活习惯的原因之一,长时间的看手机、电脑,导致久坐,从而造成有益身体健康的运动的缺乏,这也是老年人发病的危险因素之一哟。
本篇文章本着“久视伤血”,所以没有码太多文字。现在请闭目休息片刻,养养血吧。
图片来自网络,侵删。
小糯米兔越赏越来劲儿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