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年5月7日上午十时许
地点:神经内科办公室
护士:徐主任,有病人找!
徐程华医生:您好,有什么事吗?
只见一位精神抖擞的阿婆捧着一幅画,激动地对徐医生说:徐医生,你还记得我吗?去年8月份因为右手不灵活,记忆力下降来住院,在你的建议下由你们团队放了支架,现在我又重新拿起了我心爱的画笔,画了这幅画来感谢你及你们的团队!
徐医生努力回想了一下:哦哦哦,想起来了,你就是那个喜欢画画,因为脑梗塞而拿不了画笔的阿婆!
时间回到年8月12日,神经内科跟往常一样,忙碌而有序的进行着工作,中午11时28分收治一位因“右手不灵活伴反应迟钝10天”的70岁女性患者。患者10天前出现右手不灵活,写字时笔画难以控制,且有反应迟钝,记忆力下降,持续存在。
查头颅CT可见左侧脑室旁低密度灶。入院后查体右侧肢体肌力下降,表现为右手不灵活而影响了写字画画,入院完善各项检查后介入组建议患者行DSA(血管造影)检查,在行DSA检查中见左侧大脑中动脉狭窄非常严重且已经影响脑血流,已经达到了放支架的标准。当医生向阿婆告知这个情况并提出支架置入配合药物治疗的方案,及有可能的手术风险后,阿婆第一反应是就拿不了画笔而已有你们说的这么严重吗?特别是家属听到颅内支架手术并发症率高达4.2%左右,那心里就更慌了。
徐主任很耐心的解释了疾病本身存在的风险以及手术的风险,平复了患者紧张而焦急的情绪。护士团队在了解阿婆的情况和心理状况后也参与了治疗前的心理护理,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同时医院的介入中心在颅内支架以及取栓方面的技术水平,是走在台州甚至浙江省前列的,并且在短短的半年,就完成了从建设单位到正式单位的跨越。特别是颅内取栓98%以上的成功率以及择期颅内支架,从年到目前近多例患者,无一例手术并发症的记录。最后下定决心由我们团队完成手术。
徐主任在患者同意手术后带领团队进行了术前充分的讨论,制定了手术预案。
经过介入团队的努力,我们可以在影像学上看到明显的差异。
置入支架前血管重度狭窄,前向血流变少,整个血管网不清晰
置入支架后血管管径明显增大,前向血流变多,整个血管网清晰
经过一段时间的术后护理和药物治疗后,患者右手活动不灵活较前改善,于年8月25日出院。
阿婆的病虽讲不上严重,但是右手不灵活、记忆力下降和反应迟钝严重影响了生活质量。顺利放置支架后,阿婆一直遵医嘱按时服药,才能有现在重拾画笔的美好状态。
所以我们应该在身体出现问题的时候及时就医,听取专科医生的专业意见,信任医生,服从医嘱,希望每个病人都能被最大程度的治愈,通过治疗能最大程度的提高生活质量。
医院神经内科
“时间就是大脑”,
我们一直在努力。
徐程华
副主任医师
?医院神经内科脑电图室主任
?神经病学教研室副主任
?国家级规培基地神经病学基地教学副主任
从事神经内科工作14年,擅长脑血管病诊治,主攻方向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再灌注治疗及神经介入。任职期间发表论文20余篇,sci论文7篇,参与发表《新英格兰医学杂志》一篇,参编专著1篇,申请发明专利1项。主持浙江省科技厅项目1项,浙江省卫生厅项目1项,台州市科技厅项目1项,作为分中心PI参与国际、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多项。获台州市优秀自然论文奖一等奖。近年来连续获温州医科大学、杭州医学院、九江医学院及医院优秀老师称号。台州市重点支撑学科后备学科带头人。担任中国卒中学会神经介入分会青年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基层医疗与全科医学分会青年委员,浙江省医师协会神经介入专委会委员,浙江省卒中学会质量控制分会委员,长三角脑血管病联盟委员,台州市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青年委员。
主攻方向为急性缺血性脑卒中静脉溶栓及血管内治疗,以及缺血性脑血管病神经介入。擅长静脉溶栓、支架取栓、慢性血管闭塞开通,颈动脉支架、颅内血管支架、椎动脉支架及锁骨下动脉支架等。
门诊时间:周四上午
文:程玲云、应江鲜
图:徐程华、应江鲜
编:郭婕妤
审:潘捷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