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8岁的NickSchiralli没想到,14年前的9月11日那天,他因迟到一小时捡回了一条命,14年后,他却还在为“9·11”付出代价:
——至今无法离开氧气瓶,最多走五分钟就得停下吸口氧。因此,他得搬到康涅狄格州氧气充足的深山里住。他得的是肺气肿,“9·11”四年后确诊,无法根治。
年9月11日上午,美国纽约发生了“9·11”恐怖袭击事件,很多人的生命定格在那一刻。今天,是“9·11”14周年,但对一部分人来说,噩梦并没有停止。
美国最新数据显示,
参与地面营救和清洁的消防员、警察、环卫工人中,
多人确诊患上癌症,
其中人是消防员,
而这个数字还不包括患上癌症的普通居民。
(“9·11”现场资料图片)
爆炸后遗症影响惊人名死于爆炸相关疾病救援人员里,44人死于癌症甲状腺癌、白血病、肺癌、食道癌、前列腺癌,成为“9·11”相关疾病排行前列的“五大杀手”。
据俄罗斯卫星网8月12日报道,美国“事件”的救援者中已有人确诊罹患癌症。
据《纽约邮政》报道,被确诊患癌的救援者中,人来自纽约消防局,人为警察和其他救援者,人为市中心工人或居民中的幸存者。
而在名死于世贸大厦爆炸相关疾病的纽约消防局救援人员中,有44人死于癌症。
纽约消防局的首席军医大卫·普雷赞特在接受采访时说,多名消防员和救援人员带着与世贸大厦爆炸相关的后遗症退休,这些疾病多为肺病或癌症。他说,由于工作性质,这些疾病对患者及其家人都有巨大大影响。
现年58岁的纽约消防局副局长托马斯·莱利被确证罹患血液癌。他的右眼后有一个肿瘤。他回忆说,“”那天,他紧急从长岛家中返回杰克逊高地消防站,指挥同事前往世贸大厦遗址进行救援。那天他们挖掘幸存者直到凌晨三点,此后一个星期每天早上都前往救援。莱利在废墟中搜救了好几个月,他说:“整天都有碎片在你眼前飞,需要不断冲洗眼睛。”
英国《卫报》公布的近年来美国人的癌症发病率是:每十万人中有大约人患癌症。显然,参与世贸中心救援工作人员当中的癌症患者远远超过了这个比例。
“浓雾”是凶手吗?吸入有毒浓雾相当于“拿管道清洁剂当水喝”救援人员为什么会呈现癌症高发的态势,癌症与“9·11”恐怖袭击的救援到底有没有关联性?
资料显示,世贸中心爆炸之后,两栋大楼化成废墟,释放出的有毒物质超过种,其中多是钢筋水泥、玻璃纤维粉尘物,但最为可怕的比例低高密度的石棉、铅汞等物质燃烧释放的有毒粉尘。
大量的粉尘、有毒物质也给爆炸地点周边居民的身体健康带来了危害。
医学专家指出,袭击过后很多人都曾暴露在有毒物质形成的浓雾之中。水泥粉末的pH值在10到11之间,吸入它就相当于拿管道清洁剂当水喝。这些人包括袭击幸存者、附近居民、警察、消防员和医疗人员,还有在袭击之后的几年里负责重建工作的工人。
相关报道称,袭击发生后第一时间赶往现场施救的人根本就没有采取任何呼吸系统防护措施。后遗症很快显现出来:胸痛、持续咳嗽、胃液回流、胃炎和消化不良等。随着时间的推移,人们为了此次袭击付出的代价越来越高。
虽然现代医学尚且无法解释很多有关癌症的疑问,但是大批与“9·11”相关的人员罹患癌症绝非偶然事件。医学专家指出,虽然没有确切证据证明暴露在有毒浓雾当中与罹患癌症直接相关,医院就诊的频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
医学专家也不否认在这些人当中最常见的前列腺癌、甲状腺癌、白血病和脊髓癌可能与暴露在有毒浓雾中有关。例如,其中有很年轻的前列腺癌患者。如此年轻就罹患前列腺癌的病例很少见。
到底什么是癌症罪魁祸首?精神高度紧张、应激反应或刺激癌症“癌症的高发与多种因素相关,与环境、心理均有关联,但数千名“”救援人员患癌也可能与事件发生后的应激反应有关。”医院康复科主任唐丽丽说。
在她看来,经历过事件的救援者、居民等都遭遇了世贸大厦的爆炸、坍塌、大量的人员受伤、死亡,这种经历直接引发了创伤后应激障碍。
唐丽丽介绍,当应激事件发生后,大脑会有个思考反应的过程,如事件的救援者经历者,他们看到了那么大面积的爆炸、火灾、死亡现场,本能会对看到的现象进行消化反应,最终引发精神高度紧张。
精神的高度紧张,致使内分泌、精神、神经、免疫系统四部分发生变化,人体开始分泌应激性激素,神经递质开始分泌、血管开始收缩……身体的种种紧张反应,最终体现出来的是内分泌失调,人体的免疫力下降。当人体免疫功能下降后,对肿瘤细胞的识别能力会下降,自然而然癌症的发生也就高了。
“目前的基础研究中,认为心理压力性事件/应激事件对癌症的发生是有相关性的。”但唐丽丽主任强调,这种相关并不能说所有的癌症都与这种应激反应相关,“我们不能说经历过事件的人就一定得癌症,只能说有关系。”
据了解,医疗专家担心未来几年还会出现越来越多与“9·11”相关的癌症患者。例如,曾经暴露在石棉环境当中的人很可能罹患肺癌,但是可能在最长20年之后才会出现症状。医院接诊了很多与“9·11”相关的肺病患者,而他们的未来吉凶未卜。
防癌你需要知道的5件事1、每天走路1小时
美国《读者文摘》杂志曾告诉大家,每天饭后散步30分钟,或者每周散步四小时,能使患胰腺癌的风险减少一半。哈佛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针对7万人的长期研究也发现,每天只要走路一小时,就可以降低一半患大肠癌的几率。
2、每天最少开窗半小时
很少有人知道,装修污染除了甲醛外,还有一种很强的致癌气体氡及其子体。它一般藏在花岗岩、水泥、瓷砖里,沿着这些地方的裂隙扩散到室内,通过呼吸道进入人体,时间长了,就会诱发肺癌。其实,只要每天开窗半个小时,氡的浓度就可以降低到与室外相同。另外,天然气燃烧后也会产生氡,所以厨房烧水时,最好打开窗户,关闭与居室连接的门。
3、就着葱蒜来吃饭
在我国,胃癌发病率最低的省份,是葱蒜种植大省山东。长江以北胃癌死亡率最低的4个县中,第一位的是山东苍山县,那里人均每年要吃掉6公斤大蒜。专家指出,这和大蒜素有抗氧化作用、可降低人体内致癌物亚硝酸盐的含量有关。有研究表明,多吃大蒜的人得胃癌的风险会降低60%。大蒜只有被碾碎和氧气充分结合后才会产生蒜素,而且非常不稳定,一旦遇热很快会失去作用。因此最好将大蒜碾碎生吃,或剁成蒜泥放在凉拌菜中。
4、睡够7小时
美国癌症研究会调查发现,每晚睡眠时间少于7小时的女性,患乳腺癌的几率高达47%。这是因为睡眠中会产生一种褪黑激素,它能减缓女性体内雌激素的产生,从而起到抑制乳腺癌的目的。此外,德国睡眠专家指出,中午1点是人在白天一个明显的睡眠高峰,这时打个小盹,也能增强体内免疫细胞的活跃性,起到一定的防癌作用。
5、晒15分钟太阳
在最便宜的防癌处方里,晒太阳算是做到了极致,不用任何花费,就能通过增加人体维生素D的含量起到防癌作用。维D不足会增加患乳腺癌、结肠癌、前列腺癌、卵巢癌及胃癌的风险。
来源:中青网凤凰健康新快报网络综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