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病例分享51岁男性患者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年由Moschcowitz首次报道,是一种罕见却危重的伴多系统损害的血栓性微血管病。其临床主要表现为发热、血小板减少性紫癜、微血管内溶血性贫血、中枢神经系统症状和肾脏损害五联征。TTP患者常常伴有中枢神经系统损害,但神经系统异常多为可逆性,影像学阳性率低,MRI所示病灶主要位于脑干和基底节区。根据文献报道,在TTP患者MRI阳性检查中最常见的为可逆性的脑水肿及脑白质后部综合征。

本例患者根据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等诊断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明确,有明显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影像学特点主要为双侧颞岛叶和基底节区血管源性水肿改变(长T1长T2信号,T2FLAIR高信号,而DWI低信号),MRA未见明显异常,经过血浆置换及丙种球蛋白治疗,症状完全好转,复查头颅MRI+MRA示双侧颞岛叶和基底节区水肿信号消失。符合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的影像学表现。

医院:医院神经内科

医生:漆学良

患者基本信息

男性,51岁。

主诉

发热12天,皮肤出血点6天,反应迟钝1天。

现病史

患者家属代诉12天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发热,最高体温37.3℃左右,无咳嗽、咳痰,无腹痛、腹泻等不适,未引起重视,6天前发现双下肢弥漫性出血点、躯干部皮肤散在瘀斑,无关节肿痛、无腹痛等不适,未引起重视,今晨出现反应迟钝、懒言少语,遂来我院,途中呕吐2次,为胃内容物、无呕血等,我院门诊行血常规:PLT:5*/L。拟“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脑出血?”收入我科住院治疗。病程中睡眠、食纳良好,大小便正常,体重无明显变化。

既往史

“高血压”病史1年余,最高/mmHg,服用马来酸依那普利,血压控制不详。否认2型糖尿病、冠心病。

个人史

吸烟30余年,1包/天;偶饮酒。

家族史

无特殊。

体格检查

心率:72次/分,其他一般情况良好。

神经系统查体:神志清楚,双侧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对光反射迟钝。右侧肢体肌力差3-4级,指鼻试验不准,病理征未引出。

辅助检查

腹部彩超示肝实质回声欠均匀、稍增粗。门静脉增宽。脾脏体积增大。胆、胰未见明显异常。

胸部+全腹部CT示1、双侧少许胸水,双肺下叶胸膜下实变;双肺尖局限性气肿。2、肝S2段小囊肿,右肾囊肿可能,双肾钙质沉积。膀胱炎可能。

.04.20头颅CT示颅内未见异常CT征象。

.04.20头颅MRI+MRA示1、双侧颞叶及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考虑脑炎可能,建议增强扫描;2、脑白质疏松,脑内多发缺血灶;3、颅脑MRA未见异常。

.05.05复查头颅MRI+MRA示1、与-4-20MR片比较,双侧颞岛叶和基底节区水肿信号消失。2、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散在小缺血灶。2、颅内MRA未见异常。

诊断

1、可逆性后部脑病综合征;2、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3、呼吸道感染;4、高血压病3级极高危组

治疗

患者有发热,考虑存在呼吸道感染,给予哌拉西林他唑巴坦抗感染治疗,患者存在神志异常,考虑脑出血不能排外,并给予止血、预约血小板输注、甘露醇降低颅内压治疗,并给予急诊行颅脑CT示:颅内未见异常CT征象。

4月20日11时左右出现嗜睡,头晕乏力,恶心、呕吐,呕吐为胃内容物,颈软无抵抗,定向力障碍,右侧肌力减弱,病理征可疑阳性,考虑急性脑梗可能,给予急诊颅脑MRI+MRA检查,于14:40出现烦躁不安,给予地西泮+苯巴比妥镇静、吸氧等对症支持治疗。颅脑MRI+MRA示:双侧颞叶及基底节区异常信号,考虑脑炎可能,建议增强扫描;脑白质疏松,脑内多发缺血灶;颅脑MRA未见异常。

血液内科综合诊断考虑为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病情向患者家属交待,家属考虑后同意行静脉丙球及皮质激素治疗,并行血浆置换,血浆置换后患者烦躁不安好转,后继续予多次血浆置换,并继续给予甲泼尼龙琥珀酸钠及静脉丙球等治疗,患者血小板逐渐上升,5月3日3乳酸脱氢酶.9Iu/l,.05.05复查头颅MRI+MRA示1、与-4-20MR片比较,双侧颞岛叶和基底节区水肿信号消失。2、双侧大脑半球白质内散在小缺血灶。2、颅内MRA未见异常。5月11日开始使用环磷酰胺治疗,年5月12日血常规:白细胞计数8.18*/L,血红蛋白g/L,血小板计数*/L,网织红细胞计数.00*/L,现患者血小板恢复正常,无特殊不适。予出院。

影像学图片

.04.20头颅MRI+MRA

.05.05复查头颅MRI+MRA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qdnqx/5429.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