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突然出现“一过性”单侧肢体无力或麻木,或说话不利索,头晕、视物模糊等异常表现,但持续时间约一小时内就缓解了,有人称为“小中风”,医学上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人对于“小中风”要重视,虽可能是“大中风”的前兆,但也不用过于恐慌,老年人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脑梗塞病灶。
小中风是由于某些原因引起颅内小血块被阻塞所导致的,常发生在爆发性中风前的几个小时或几天。患上小中风后,患者往往会在短时间内出现一些不适症状,主要包括:
1.身体某侧肢体麻木或无力
2.说话不利索、吐词表达不清
3.单眼或双眼看东西不清楚或重影
4.行走困难或平衡失调
5.头晕、头痛
6.一过性意识丧失
注意,有些“小中风”可能无症状
老年人都有不同程度的动脉粥样硬化,这些斑块不稳定的话容易脱落成为栓子,随血流到远端堵塞了脑部的小血管,但是栓子可能很快就溶掉了,或是周围的其他血管很快就代偿了,症状随后就消失了,这样就引起一次短暂性脑缺血发作。有时脑血管痉挛或血流动力不足,也可能引起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老人会突然出现口齿不清、说话模糊、身体局部麻痹、某个肢体无力、失去平衡力、眼睛黑蒙等等。这些症状可维持几分钟至数小时,一般不超过24小时。
有些人平时没有感觉到上述“中风”症状,但做脑部的CT或磁共振时发现有梗塞灶,才知道曾经脑梗过。
小中风后可做这些检查
在日常生活中,判断自身是否有小中风发生的迹象,可以采取这些自检方法。
第一步:对着镜子做出咧嘴大笑、嘟嘴及伸舌头的动作,如果出现脸歪嘴斜,舌头偏向一边,便是异常;
第二步:双手水平伸直,然后闭眼数二十秒后再睁眼看,如发现一侧下垂,则可能存在异常;
第三步:用牙签轻刺身体,比较两侧身体的感觉是否相同,如一侧感觉迟钝,便是异常。
小中风的症状可能转瞬即逝,发作时间可能极短,很多人都不以为然,不会予以重视,认为症状消失了就好了,却不知小中风是大中风(明显的脑梗塞)的预警。有数据显示,小中风发生后,50%患者3-5年之内至少发生一次大中风。
可以去做颈动脉彩超检查颈动脉粥样硬化、管腔狭窄及斑块情况;可以做磁共振或CT成像检查,发现有无局部的缺血病灶以及脑血管的状态。另外可以检查、评估有无脑梗塞的高危因素,比如高血压、糖尿病、缺血性心脏病、高血脂、房颤、吸烟、超重、饮酒、少运动等。
检查评估完后就可针对性地进行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有动脉粥样斑块的则进行药物治疗稳定斑块。哪怕血脂不高也要进行降血脂治疗,有助于斑块缩小;若动脉狭窄程度严重,可考虑进行介入治疗。但在脑血管中放支架要经过严格、慎重的评估。
为了预防中风,建议大家养成健康的生活方式:规律作息;坚持运动锻炼;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多吃富含维生素C的新鲜果蔬;戒烟戒酒;定期做身体检查;保持心情舒畅,情绪稳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