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第四期第一次病例分析

BY

第四期第一次病例分析

第一次病例在此倾情献上!大家拿上小本本准备听课啦

01

病例浏览

患者王某,女性,50岁,

主因“双下肢无力伴一过性意识障碍1d”入院。入院前1d如厕后站立时摔倒,自觉双下肢无力、全身乏力,入夜后乏力症状加重,出现意识模糊、问答不切题,无口角流涎、抽搐及角弓反张,休息片刻后意识转清、乏力症状不见好转,由家属带入我院急诊科就诊。就诊时患者乏力严重,无头晕头痛,无恶心呕吐、胸痛及胸闷憋气,查血清钾1.6mmol/L,心电图:窦性心动过速、ST-T缺血性改变、偶发室性早搏。头颅CT口头报告:左基底节区点状缺血灶并软化灶。为求进一步诊治,以“意识障碍原因待查、低钾血症”收入我科住院治疗,转入时患者神清,精神弱,四肢无力,以双下肢为重,查体贫血貌,余未见明显阳性体征。

否认高血压、冠心病、糖尿病、脑梗死等慢性病史。

血常规:RBC2.83×10^12/L,WBC5.^35×10^9/L,PLT88×10^9/L,HGB97g/L,NEUT%59.7%;

肝功能:ALB28.2g/L,ALT.3U/L,AST.2U/L,GGT.9U/L,TBIL40.08μmol/L;

急症七项:K1.7mmol/L,Clmmol/L,AG9.92mmol/L;

血气:pH7.4,PCO.9mmHg(1mmHg=0.kPa),PO.9mmHg,ABE-7.8;

血氨:μmol/L;

凝血四项:Fb0.95g/L,PT20.8s,INR1.9;

尿常规:pH7.5,BLD1+。

肝炎病毒指标均阴性;上腹CT平扫提示肝硬化、腹水、脾大;

胃镜:食管静脉曲张;

肝脏弹性测定报告:肝硬度值35.3;心脏彩色多普勒:主动脉硬化,二尖瓣轻度返流;颅脑MR示两侧基底节区软化灶。

病例来源:医学文献

02

诊断

确诊肝硬化、肝性脑病、一型肾小管性酸中毒电解质紊乱:低钾血症、高氯血症、

其中包含的问题与机制:

1.肝硬化与肾的疾病(肾小管性酸中毒)的关系;

2.肝硬化引起肝性脑病的机制

3.一型肾小管性酸中毒引起低钾血症的机制

回答:

1.通过大家讨论,觉得可能肾脏疾病有可能是原发的,有可能是继发于肝硬化(包括肝肾综合征的可能),由于病例局限,并不是很清晰

2.加入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以及文献的支持

3.泌氢障碍使得氢钠交换降低,而钠钾交换增加,钾离子排除增加,造成低钾血症

03

治疗

予以氯化钾6g/d静脉泵入、口服枸橼酸钾4g3次/d补钾,保肝降酶、降血氨,改善凝血机制、营养支持治疗。血钾恢复到4mmol/L左右,患者仍诉乏力明显,追问病史,患者曾2次前因严重低血钾于外院补钾治疗。为明确反复低钾血症原因,再次完善相关化验检查:免疫全项:IgG18.3g/L,IgA4.06g/L,IgM2.93g/L,IgEIU/ml;24h尿钾:.96mmol/24h(尿量2.3L);ANA:1∶。主要诊断:肝硬化合并肾小管酸中毒(RTA),自身免疫性肝炎。予以氯化钾、枸橼酸钾、碳酸氢钠纠酸补钾,熊去氧胆酸及其他保肝和对症支持治疗。经治病情好转、化验检查结果改善后出院。。

参考文献:

肝硬化病理与发病机制-南月敏

肝硬化合并肝性脑病的病因及预后分析

肝性脑病的发病机制及治疗进展

文字:小逯同学

排版:小逯同学

图片:课本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qdnqx/6636.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