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题干:乙醇擦浴时所用乙醇的浓度为
A、55%-65%B、45%-55%C、40%-45%D、35%-40%E、25%-35%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药用酒精(乙醇)是医疗单位和家庭药箱的必备药品,是最常用的外用制剂之一,不同用途的酒精要求不同的浓度:95%的乙醇用做燃料;70%-75%的乙醇用于灭菌消毒;40%-50%的乙醇用于预防褥疮;25%-35%的乙醇用于物理退热,用乙醇擦洗患者皮肤时,不仅可刺激高烧患者的皮肤血管扩张,增加皮肤的散热能力;还由于其具有挥发性,可吸收并带走大量的热量,使体温下降、症状缓解(E对ABCD错)。
2、题干:高热患者体温达39.8℃,为其降温时最佳的措施是
A、头部置冰袋B、乙醇拭浴C、腋下及腹股沟置冰袋D、头部冷湿敷E、头部用冰帽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乙醇擦浴是临床上经常使用的降温方法,而且特别适合家庭使用,而且效果非常好,有时很多退烧药解决不了的都可以使用,适用于体温在39.5℃以上的高热患者降温(B对ACDE错)。
3、题干:酒精擦浴禁擦胸部、腹部是防止
A、发生寒战B、体温骤降C、反射性心律减慢及腹泻D、呼吸不畅E、血压下降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心前区冷疗可导致反射性心率减慢、心房纤颤或心室纤颤及房室传导阻滞,腹部用冷易引起腹泻(C对ABDE错)。
4、题干:采用热疗法促进炎症后期炎症局限的机制是
A、解除肌肉痉挛B、促进软组织松弛C、降低细胞新陈代谢D、溶解坏死组织E、降低神经兴奋性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炎症后期用热疗,可促进白细胞释放蛋白溶解酶,溶解坏死组织,使炎症局限(D对ABCE错)。
患者,男,32岁。因脑外伤入院,神志不清。查体:体温39.8℃,脉搏65次/分,呼吸16次/分,血压/90mmHg,医嘱给予降温,静脉滴注甘露醇。
5、题干:此时最主要的降温方式是()
A、乙醇拭浴B、温水拭浴C、腋窝置冰袋D、头部戴冰帽E、腹股沟置冰袋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脑外伤患者降温的重点在头部,戴冰帽可降低脑细胞代谢,减少需氧量,提高脑细胞对缺氧的耐受性,达到预防脑水肿目的;因此冰帽为脑外伤患者最主要的降温措施(D对);乙醇擦浴和温水擦浴为降低全身温度较好方法,但降低脑组织细胞代谢无明显效果(AB错);腋窝及腹股沟放置冰袋均为降低全身温度常见方法,通过良好的血液循环降低温度,但对于脑组织无针对性(CE错)。
6、题干: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主要病因是()
A、动脉硬化B、结节性动脉炎C、先天性血管畸形D、风湿性心脏瓣膜病E、持久发作心房颤动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主要病因是动脉硬化,颈内动脉颅外段粥样硬化部位纤维素与血小板黏附,脱落后成为微栓子,进入颅内动脉,引起颅内小血管被堵塞缺血而发病(A对);风湿性心脏瓣膜病和结节性动脉炎是动脉粥样硬化性血栓性脑梗死较常见的病因;先天性血管畸形易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BCDE错)。
7、题干:脑出血最常见的出血部位是
A、脑桥B、脑干C、大脑半球D、基底核区E、小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不同部位的脑出血其表现也不同。以基底核区出血最为多见,常有偏瘫、偏盲和偏身感觉障碍(三偏综合征),典型表现为突然头痛、呕吐、意识清楚或轻度障碍,病灶对侧出现不同程度的偏瘫。(选D)
8、题干:诊断急性脑血管病(除蛛网膜下隙出血)首选的检查项目是
A、脑脊液检查B、CTC、MRID、电生理检査E、脑电图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组起病急骤的脑部血管循环障碍的疾病,包括脑血管血栓形成、脑栓塞致缺血性脑梗塞、脑血管破裂导致的脑出血等疾病,发病后常伴有神经系统症状,肢体偏瘫、失语、眩晕、共济失调、精神症状,严重者导致死亡。除蛛网膜下隙出血外,急性脑出血疾病的首选辅助检查方法为CT检查,能够做出早期诊断、准确的鉴别,并能直接显示出病变的部位、范围和出血数量(B对ACDE错);蛛网膜下隙出血可通过临床表现和脑血管造影进行确诊。
9、题干:脑出血最常见的部位是
A、脑桥B、脑干C、大脑半球D、内囊E、小脑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脑出血为脑实质内出血,可发生于大脑半球、脑干、脑桥、小脑,以内囊出血最常见,高血压、动脉硬化、血液病、外伤、脑血管畸形等均为出血原因,以高血压动脉硬化所致的脑出血最为常见(D对ABCE错)。
10、题干:脑血栓形成的“超早期”治疗时间一般是指发病后的
A、1小时内B、3小时内C、6小时内D、12小时内E、24小时内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脑血栓治疗时以抗凝治疗为主,同时应用扩血管药、血液扩充剂以改善微循环,发病6小时内可做溶栓治疗,尽快恢复缺血区的血液供应,应用溶栓药物前首先需经CT证实无出血灶,并应监测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时间等(C对ABDE错)。
小编推荐前辈总结:护士必掌握的28条“铁律”
护士执业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最全处理方案,值得收藏备用
发现“在看”和“赞”了吗,戳我试试吧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