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分钟就有5人患病
脑卒中,也叫脑中风。平时,在路上、小区、公园,常见的拖着一条腿走路的偏瘫人群多数都是脑中风患者,这些人看上去是四肢协调功能出现了问题,实际上,真正的罪魁却是心脑血管疾病。
众所周知,我们人体内的血管就像是一条条河流,这些河流通畅了,身体各器官的功能也就正常,一旦血液中垃圾过多或者因为其他原因发生堵塞就可能导致河水淤堵,如果只是单纯的淤堵,就会形成缺血性卒中,引发脑梗塞;而一旦控制不住,冲破血管,就会造成出血性卒中,造成脑出血。脑卒中发病的位置在大脑中,我们通常看不见摸不着,而且,脑神经不仅密集、细小,还相当脆弱,因此,一旦发病就会引发脑神经细胞受损,造成不可逆的伤害。
近几年,我们国家已经升至“中风大国”的行列,每分钟就有5个人患上脑中风,而其中近一半人会因此丧命,不少身强体壮的年轻人都倒在了“中风”的魔爪之下。因此,预防和发现脑中风是我们维持自身健康的首要任务。
中风固然可怕,不过,医学专家也指出,虽然中风发生之后会产生强烈的伤害且治愈率较低,但是,其前期预防还是非常有效的,数据显示,8成以上的中风能够提前预防和发现,而九成以上的致病因素则是可以完全避免的。
防中风,血压控制最为关键
预防中风的方法有很多,需要做的事情也有很多,但是,最为关键的一步是控制血压。调查发现,中风患者中,九成以上都患有高血压,因此,想要远离中风伤害,首先就要把个人的血压控制好。高血压患者日常生活一定要注意血压监测,一旦出现不适及时就医。记住“”,更要记住这些
及早识别脑卒中发作,推荐目前国内比较流行的“中风”原则:1——看口角,口角是否对称;2——两条胳膊,是否单侧无力;0——聆听语言是否有表达不清的状况。除此之外
当您或身边的人出现以下任何一种症状时,也都要考虑脑卒中的可能:1.一侧肢体或面部麻木;2.双眼向一侧凝视;3.单眼或双眼视力模糊;4.眩晕伴呕吐;5.精细活动障碍,如指鼻不准、系扣困难。6.记忆力突然丧失;7.出现未曾经历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而且,这些症状有时候发作很轻,可能只是觉得说话不清楚,或者拿杯子的力气小了些,以为几分钟后就会缓解。如果是这样,那很可能就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千万不能放松警惕,医院检查。如果异常原因没有消除,短期内症状很可能复发,下次症状就可能明显加重了。遇“中风”科学救治
中风,预防重要,科学救治更为重要。家人或者身边人发生中风之后,我们应该如何科学施救?如何科学施救?
中风的救治就是在和时间赛跑,一般中风救治的黄金时间为3个小时,救治越及时伤害越小。一旦遇到中风患者发病,首先要拨打,不要慌也不要大喊大叫,这个时候除了专业的医务人员,其他人都不具备救援的能力。另外,也不要医院,最好的办法就是等待急救车的到来。因为,首先我们不确定病人发病的严重程度,不能第一时间实施专业救治,加之路上有很多不可预测的情况,医院就出现了危险。而救护有着专业且成熟的流程,在接到病人的第一时间,就医院,随后,相关的检查和需要会诊的专家会严阵以待准备救治患者,医院就能很快进行救治,不仅省时还专业。当然,在等待急救人员的时间,我们可以对患者进行一定程度上的简单救治,比如,清理患者口腔、让患者脑袋歪向一侧,防止窒息,同时,解开患者领口的扣子,保持呼吸畅通。如果身边有血压计的话,可以为患者监测血压,尽可能地为急救人员提供有效信息。
Q1
急救人员还没到,这个时候要不要先给病人服药呢?
千万不要。有些家属认为既然患者已经中风了,那就先吃点降压药或者抗血栓药来急救一下,要知道,这种做法是非常错误也非常危险的。贸然服用降压、抗血栓或者其他种类的药品,可能会适得其反,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死亡。因此,在没有得到专业医护人员明确的指令之前,切不可盲目给患者用药。
Q2
那患者出现不适之后,能不能喂点水缓解一下症状?
不行。患者发病之后很可能出现意识不清和昏迷,此时如果喂水或其他食品,可能会造成误吸,严重的还可能引起窒息,甚至直接加速患者死亡。另外,当患者出现四肢抽搐的时候,也不要用力按压,只要帮助患者保持侧卧位且呼吸通畅就可以了。
脑卒中年轻化需警惕
现在脑卒中的患者越来越多,而且日趋年轻化,这主要和中青年人缺乏对疾病的足够认识,存在一些认知误区有关。
01
首选中青年人容易忽略定期体检,很多人都是偏瘫之后,才知晓自己有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
02
其次,中青年人对于治疗的依从性不高,仗着年轻硬抗,该吃的高血压药不吃,该用的降血脂药不用,再或者就是不规律吃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这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03
第三,中青年人群工作强度大,压力也大,工作,天天想绩效,如果调节不好,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04
第四,生活方式。很多中青年人烟瘾大,酒量也不小,再加上平时应酬多,锻炼运动的时间少,这也会增加脑卒中的风险。
版权声明
来源网络
所有文字、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