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37
主诉:发热1周,皮疹5日,视力下降2日
现病史:患者于1周前出现发热,Tmax39-40℃,伴畏寒、寒战、咽痛、咳嗽,5天前全身出现红褐色皮疹,针尖-米粒大小,以颜面部、前胸部为著,压之不褪色,不伴明显瘙痒。2日前突发双眼视力下降,否认肢体抽搐、意识丧失、肢体活动障碍等。
辅助检查:
头CT:右侧枕叶片状低密度影
胸部CT:双肺散在多发小片状索条影
血常规WBC26.60×10^9/L,Neut%93.1%,HGBg/L,PLT54×10^9/L;
PCT21.11ng/ml;
生化:ALT42U/L,Cr.7umol/L;
心肌损伤标志物:cTnI3.38ng/ml;NT-proBNPpg/ml;
C30.56↓g/L,C40.10↓g/L,ANA、ANCA(-)。
外院腰穿,压力不详,常规:淡红微浊,WBC11×^6/L(无具体分类),生化:pro1.4g/L,Glu9.35mmol/L,Cl.4mmol/L。
治疗:予万古霉素、美平抗感染,甲强40mgqd抗炎治疗效果不佳。
我院就诊:
查体:心率:98次/分,血压:98/68mmHg,呼吸:16次/分,体温:37℃,SpO2:96%。神志清楚,双眼视力明显下降,左下肢肌力5-级,右下肢肌力4级,右下肢病理征(+),左下肢病理征(±),颈强(±),Kernig征(+)。头面、躯干、四肢多发针尖、米粒、绿豆大小脓疱,周围有红晕,以头面、前胸、四肢近端为主,散在分布。双肺呼吸音粗。
入院后完善辅助检查:
床旁心脏超声:二尖瓣后叶赘生物22mm*12mm。
血培养:MRSA。
皮肤脓疱拭子培养:MRSA。
腹部CT:脾脏多发中-低密度片状影。
MDT协作诊疗:
皮肤科:全身脓疱为继发性改变,以治疗原发病为主。
心外科:具有手术指征。
神经科:感染性心内膜炎并发心源性栓塞,治疗原发病为主。
眼科:可乐必妥、泰利必妥滴眼。
诊断:急性感染性心内膜炎
脑栓塞
脾栓塞
治疗:万古霉素+左氧氟沙星抗感染治疗后,体温逐渐恢复。心内科、心外科、感染科随诊。
IE的并发症包括心脏、神经系统、肾脏及骨骼肌肉的并发症,以及与全身感染相关的并发症(包括栓塞、转移性感染及感染性动脉瘤)。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所致的IE比其他病原体所致的IE引起并发症的情况更常见。
1、心脏并发症—心脏并发症是IE最常见的并发症。包括心衰、瓣周脓肿、心包炎等。
2、转移性感染—转移性感染的形式包括栓塞、转移性脓肿及感染性动脉瘤。栓子可堵塞或破坏体循环或肺动脉循环中的几乎所有血管,栓塞可引起:
●脑卒中
●瘫痪(由脑或脊髓的栓塞性梗死所致)
●失明(由栓塞所致或由菌血症性播散造成的眼内炎所致)
●肢体缺血
●脾或肾梗死
●肺栓塞
●急性心肌梗死
对于因体循环动脉栓塞的症状或体征而就诊的患者,应考虑到心内膜炎是一种可能的病因。
3、神经系统并发症—包括:
●栓塞性脑卒中
●脑脓肿或脑炎
●化脓性或无菌性脑膜炎
●急性脑病
●脑膜脑炎
●脑出血(由脑卒中或破裂的感染性动脉瘤引起)
●癫痫发作(继发于脑脓肿或栓塞性梗死)
4、肾脏并发症—包括由脓毒性栓塞后的肾梗死或脓肿、肾小球肾炎以及由药物诱导的急性间质性肾炎。
5、肌肉骨骼并发症—包括椎骨骨髓炎和脓毒性关节炎。IE患者出现背痛,尤其是在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的情况下,提示应考虑椎骨骨髓炎。
下一期
男,51岁,因“发热伴意识障碍3天”入院。
伴行为异常,主要表现为全身赤裸上厕所,伴有行走困难、缓慢,呈小步态,不能对话,目光涣散,伴呼吸增快,当时测血糖21mmol/L,无二便失禁、肢体抽搐,体温未测。就诊外院,测T38.5℃,
–血常规WBC17.01*/L,N92.31%,
–头颅CT:右侧额顶叶脑软化灶,
–考虑为“脑膜炎?”转至我院急诊。
?既往史:白癜风20余年,陈旧性脑梗死,10余年前发现尿道口狭窄,未诊治。约2年前发现血糖升高,未监测血糖及规律治疗。
?查体:T:40.2℃P:次/分R:38次/分BP:/91mmHgSpO2:%,急性病容,被动体位,神志不清,不能言语,查体不合作,双眼稍向右凝视,颈项强直,双侧Kernig氏征阳性。
?头CT示右额顶、胼胝体右侧软化灶,右侧基底膜脑缺血灶可能。
?血常规:WBC22.39*/L,NEUT%95.4%;PCT>10ng/ml;Glu18.9mmol/L。
?转入抢救室,行腰椎穿刺,脑脊液压力>mmH2O,常规:黄色稍混浊,白细胞总数/uL,多核91.8%;生化:CSF-Pro3.51g/L,CSF-Clmmol/L,Glu测不出
结合以上资料,该患者考虑下一步如何诊治,欢迎留言参与!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