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就是头晕来的,怎们治成偏瘫了!?”
“就是!你给我说说,到底是怎么治的?!”
一群家属在病房乱哄哄的吵着。那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还要从昨天说起。
“大夫!我头晕的厉害……”
“您慢点,坐下来,慢慢说”医生搀扶着韩阿姨慢慢坐下。韩阿姨已经70多岁了,经常因为头晕在这里住院,和每个医生和护士都很熟了。
“头晕从啥时候开始,看房顶转吗?”
“从今天早起开始,晕得厉害,看房顶打转,以前也头晕,但是没有这么厉害,还恶心吐呢。快给我输点液!”
“胳膊腿的觉得没劲吗?”看着韩阿姨那难受劲,医生尽快给她查了体。四肢肌力正常,活动自如。
“先去做个头CT,之后顺便把住院手续办了。”韩阿姨的女儿推着母亲去做CT了。很快CT报告出来:多发腔隙性脑梗塞。
“嗯嗯,CT没有发现出血灶,住院治疗吧!考虑后循环缺血,跟您说一下患者病情,患者头晕,以前输几天液就好了,但是要强调一下,后循环缺血患者不要看现在能走能动,可能明天就肢体瘫痪了,这点很关键,而且一旦出现这种现象,预后不好。”医生详细的给家属交代病情。
“嗯嗯,不就是个头晕,以前也不是没晕过,应该不至于吧。以前医生都是告诉我们是脑供血不足,你还来个新词,后啥缺血,啥前后的,赶紧输液吧!”看着家属的不耐烦,医生还是把刚才讲的病情又强调了一下。并让家属签了字。
第二天
“把腿抬起来!”医生例行着每天的查房。医生发现韩阿姨的腿抬的明显费力。韩阿姨的两个女儿在旁边怨气横生。于是出现开头的一幕。好像昨天医生对病情啥也没说似的。
后循环缺血是常见的缺血性脑血管病,约占缺血性脑卒中的20%,包括后循环供血区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两者在早期表现很相似。我们常说的椎-基底动脉供血不足是指后循环供血区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后循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具有很高的发病率,而后循环缺血性脑梗死则有较高的病死率和致残率。后循环缺血临床表现为眩晕,伴或不伴恶心、耳鸣、食物旋转、构音障碍等主观症状,客观体征通常较少。
韩阿姨的病情其实之前几次住院是后循环供血区的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而这次是后循环供血区的脑梗塞。
忠告:别拿头晕不当病,有时候会很严重。
健康心之路赞赏
人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