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每年新发中风病人万,死亡率在所有疾病中排第2位。
中风还是中国第一大致残性疾病,只有不到20%的患者可以获得基本痊愈。
中风,即脑卒中,是脑血管方面的意外,主要包括脑出血和脑梗塞两大类。无论中外,无论男女,无论职业,中风是整个人类面临的巨大健康威胁。
而在中风之前,很多人可能会经历一次小中风。
小中风是给患者的一个警铃,却被很多人给忽略了。只有重视小中风,才可以避免机体受到更大的伤害。今天我们就来谈谈「小中风」。
小中风是什么?
小中风,学名叫做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它的症状类似中风,可以表现为:
脸、口角歪斜,咧嘴变得困难;
双臂或单臂没有力气,或感觉麻木;
口齿不清;
视野缺损;
意识模糊、头晕,失去平衡等。
但是,这些症状持续时间很短,一般只有几分钟到几十分钟。如果忽然出现了以上状况,要留心是小中风发作,医院检查治疗。
小中风是中风的前兆?
与中风不同的一点是,「小中风」是完全可逆的。
由于大脑血运的恢复,症状大都会很快完全消失。但这也是小中风往往被人忽视的最重要原因。要强调的是,大约有三分之一的「小中风」患者最终会发展成中风,而有4%~20%的患者会在「小中风」发作之后的三个月内出现中风。
可以通过下面的方法,简单预测一下「小中风」后的中风概率。
年龄大于60岁,加1分;
血压大于/90mmHg,加1分;
一侧肢体无力,加2分;
语言障碍但没有肢体无力,加1分;
持续时间10~59分钟,加1分;
持续时间大于60分钟,加2分;
有糖尿病,加1分。
低风险:0~3分;中风险:4~5分;高风险:5分以上。
对于高风险患者来说,2天之内就有8%~10%的概率会出现中风!
所以,小中风发生后,一定要尽快开始预防性的治疗,尽量降低发生中风致死致残的风险。
另外,房颤也是中风的高危因素之一。
房颤(心房颤动)发生时,心房内的血液淤积并可能产生血栓,而脱落的血栓流动到脑血管就有可能产生中风。
房颤患者的中风概率比普通人高5~10倍。
如果既往出现过房颤,一定要及时到心内科咨询医生意见,许多房颤患者可以通过规范的预防血小板聚集、抗凝等治疗有效减少小中风及中风的概率。
最后说一句:应该把小中风看做是中风的提前警示。
尽管它在短时间内会完全恢复,但一定不能不管不顾。医院让医生进行检查,及时做好预防措施。只有这样,才能避免受到更大的伤害。
推荐专家
您身边的家庭医生
胡穗发
医学博士、内二科主任
从事中西医结合神经内科方向科研、教学、临床工作十余年,于上海医院进修神经内科。掌握神经内科各类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特别擅长偏头痛、紧张性头痛、顽固性失眠、中风的预防与治疗。
·END·
医院厚德·勤业·自强·奋进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