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血管疾病指脑血管病变所引起的脑功能障碍。近年我国流行病学资料表明,脑血管疾病在人口死因顺序中居第1、2位。与西方发达国家比,我国脑血管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明显高于心血管病。估算我国每年新发脑卒中患者约为万,每年死于脑卒中的患者约万,存活的患者人数万~万。如此凶险的疾病,我们该如何预防呢?
01
脑血管病病因
脑血管病病因分可干预性及不可干预性病因:
可干预性病因(一级预防主要针对的目标):高血压、心脏病、糖尿病、血脂异常、高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吸烟、酗酒、肥胖、无症状性颈动脉狭窄、情绪应激等。
不可干预性:年龄、性别、种族、遗传因素等。
02一级预防
一级预防指发病前的预防,即通过早期改变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积极主动的控制各种危险因素,从而达到使脑血管病不发生或者推迟发生的目的。
防治高血压防治高血压:高血压是脑出血及脑梗死最重要的危险因素,控制高血压是预防脑卒中发生和发展的核心环节。降压治疗可使脑卒中死亡率降低58%。正常血压: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mmHg。正常高值:收缩压~mmHg和舒张压80~89mmHg。高血压:收缩压≥mmHg或舒张压≥90mmHg
防治措施:限制食盐的摄入量(6g/d)减少膳食的脂肪含量、减轻体重、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戒烟、减少饮酒、保持乐观心态和提高抗应激能力及长期坚持口服降压药物的治疗。
一般患者血压控制在/90mmHg以下。合并糖尿病或肾病的患者,血压要控制在/80mmHg以下。
防治糖尿病防治糖尿病:糖尿病患者中,动脉粥样硬化、肥胖、高血压及血脂异常等的发生率均高于相应的非糖尿病患者人群。高血糖是缺血性脑卒中发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发生卒中危险性约是普通人4倍。
防治措施:美国TIA防治指南建议空腹血糖7.0mmol/L,合理饮食、适当运动、药物治疗。
防治血脂异常高胆固醇血症、高密度脂蛋白减低、低密度脂蛋白增高以及高甘油三酯血症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素。
防治措施:控制饮食、体育锻炼、药物治疗(如他汀类药)。合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等其他危险因素者改变不健康生活方式,定期复查血脂。
防治心脏病包括心房纤颤、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心脏病常引起栓塞性脑卒中
防治措施:应用抗凝药和抗血小板药物。如华法林、阿司匹林等。
下期我们将继续就脑血管病预防向大家做进一步介绍。敬请期待。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