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星形胶质细胞MicroRNAs为目标导向的脑缺血预防和治疗
讲者:欧阳一冰
整理:刘强
在天坛·国际麻醉与神经科学论坛上,来自美国斯坦福大学的欧阳一冰教授做了“以星形胶质细胞MicroRNAs为目标导向的脑缺血预防和治疗”精彩学术报告。欧阳教授团队是国际上最早开始研究MicroRNA与脑缺血关系的团队之一,拥有着丰富的研究经验和深厚的研究基础。
在报告中欧阳教授首先介绍了MicroRNA的作用,miRNAs是一类短链非编码RNAs,具有调控转录后和/或翻译水平的基因表达的作用,成熟的miRs能结合到靶向mRNA3‘未翻译区域(3’-UTR),使mRNA发生降解(用以完善碱基互补)或抑制蛋白翻译(用以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成熟的miRs能结合到靶向mRNA3‘未翻译区域(3’-UTR),使mRNA发生降解(用以完善碱基互补)或抑制蛋白翻译(用以不完全碱基互补配对)。
欧阳教授团队研究发现两种脑内富集miRNAsmiR-a和miR-29a具有调控脑缺血作用,在动物实验中短暂性前脑缺血(2VO+高血压)已被用作全脑缺血模型,并发现再灌注一段时间后在海马CA1区椎体神经元中会引起迟发性神经元死亡(DND)。
迄今针对脑缺血神经元的目标干预仍未能转化为有效的治疗措施,目前临床唯一能够降低复苏后神经损伤的亚低温治疗仍有争议。缺乏有效的治疗药物可能是由于(1)专注于研究神经元而缺乏对调控损伤的其他类型脑细胞,特别是星形胶质细胞的研究;(2)急性神经元保护作用不是通过内源性损伤后修复机制。
miRNAs在脑缺血中的作用机制:(1)影响BCL-2蛋白家族(细胞凋亡关键调控因子):(2)调控伴侣网络(细胞保护系统):(3)影响免疫系统、线粒体和ROS。
报告最后欧阳教授总结道“利用星形胶质细胞富集的miRNAs或其抑制剂保护星形胶质细胞以改善脑缺血后神经元存活,星形胶质细胞富集的miRNAs在全脑缺血后参与神经保护和神经再生作用,以星形胶质细胞miRNAs为目标导向来改善损伤后神经系统预后可能会成为一种全新的治疗策略。”
医院麻醉科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