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所有糖尿病患者而言,糖尿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由此而来的各种并发症。而在这其中,糖尿病导致的心血管疾病来势尤为“凶险”。
据今年9月举办的第56届欧洲糖尿病研究协会年会(EASD)消息显示,约1/3的糖尿病患者都并发有心血管疾病,其中90%患有动脉粥样硬化心血管疾病(ASCVD)。同时,还有消息称,心血管疾病目前已经成为2型糖尿病病人致残、致死的首要原因,同时在各种国际权威《指南》中也强调了其对糖尿病人的严重风险。
医院专家指出,有确切消息证实,糖尿病冠心病患者的预期寿命为同龄人的2/3,糖尿病心肌梗死后心衰发生率比非糖尿病高2倍,糖尿病心肌梗死的死亡率比非糖尿病高6倍。而相较于对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治疗,及早进行有效预防,对糖尿病患者的身体健康和生活质量都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症状有哪些?
1、静息时心动过速:糖尿病心脏受累者,在休息状态下心率常每分钟大于90次,甚至可高达次,出现心悸的表现。2、体位性低血压:表现为躺着或蹲着起立时,血压会突然减低而出现头晕、眼前发黑甚至意识丧失等,收缩压下降>30mmHg,舒张压下降>20mmHg。
3、非典型心绞痛:由冠状动脉痉挛引起心肌缺血缺氧所致,糖尿病患者的心绞痛症状常不明显,甚至可能无任何症状,所以危害性更大。
而除了这些症状之外,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患者往往还可能出现心脏增大、心动过速或过缓,心律失常,心音减弱等体征。
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应该如何预防?
心血管疾病对人体的伤害自是不必多言,如果能做到“御敌于国门之外”,那才是对我们健康最为有力的保障。医院专家指出,要预防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广大糖友应做到以下几点:
1、有效控制血糖
对糖尿病患者而言,做好血糖控制工作永远是健康工作中最重要的核心。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出现,就是因为血糖的持续高位,对心血管系统的微血管和大血管造成刺激,诱发冠状动脉狭窄、心肌壁内小动脉硬化,心肌微血管病变造成微血管狭窄、迂曲及囊状或成梭状微血管,心肌广泛灶性坏死,以及心血管植物神经病变等多种健康隐患。
2、保持科学饮食
饮食控制是糖尿病患者一辈子都需要坚持的事情。在饮食当中,一定要适时寻求专业医生和营养师的帮助。而一般情况下,糖尿病患者的饮食应多摄入高植物蛋白、高膳食纤维的新鲜蔬果,做到膳食结构的“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低糖”这几个要点。
3、保持适量运动
适量的运动不仅是控制血糖的有效措施,同时也能加强我们的心血管功能,对心血管健康起到保护作用。
医院专家建议,糖尿病患者应养成定期运动的习惯。每周运动应尽量保持在5次以上,每次都应尽量让自己每分钟心率+年龄数值达到的水平。
除此之外,医院专家还表示,糖尿病患者要预防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的发生,还应做好体重管理和戒烟戒酒的工作,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血脂、血压水平。把工作做好做细,防微杜渐,真正有效的把糖尿病性心血管疾病“拒之门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