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TACE消融ldquo黄金搭档r

肝癌,恶性程度高,起病隐匿,在我国肝癌患者往往一经发现就是中晚期,真正能接受手术治疗的不到20%,同时肝癌对化疗和放疗又不是很敏感,加上进展快,死亡率非常高,因而它在癌症界混出了个“癌中之王”的响亮绰号。

肝癌的治疗方法有手术、介入、靶向药物、放疗、化疗等,而介入治疗近年来的快速发展,因其创伤小疗效好等诸多优点,迅速改善了绝大部分肝癌患者的预后,逐渐确立了其在肝癌治疗中的江湖地位。

肝癌介入治疗方法目前主要有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消融治疗、放射性粒子置入。而TACE联合消融堪称为肝癌治疗的黄金搭档,如果再联合放射性粒子则为黄金三角,再加靶向治疗的话则为无敌四组合。

来,咱们边走边聊,牛哥带您走进介入花园里看图说话。

▲TACE(肝动脉化疗栓塞)是皮肤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穿刺技术从腹股沟穿刺进股动脉后送入导管,在导丝引导下顺血管将导管插入肝动脉,并超选择找到肿瘤供血动脉,往其中灌注化疗药物、注入栓塞剂将供血动脉栓塞。肿瘤在化疗药物和缺血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坏死、缩小,病情得到控制。

▲消融治疗是指在影像引导下,将消融针从皮肤穿刺入肝脏肿瘤,消融针连接能量源,通过高温、冷冻、高压电等不同消融方式,直接将消融针周边的肿瘤组织灭活。

  下面讲一个病例。

这是一位中年患者,因腹痛、纳差、消瘦1个月入院,入院查体见剑突下有凸起包块,质硬,有叩击痛。乙肝两对半呈“大三阳”。

  

▲AFP等肿瘤标志物偏高。

▲入院CT见肝内巨块占位病变。A:平扫可见相对低密度灶 B:动脉期见不均匀增强密度影 C:门脉期肿瘤增强迅速消褪 D:平衡期肿块恢复低密度。结合患者的肝炎病史、甲胎蛋白升高及比较典型的肝癌CT表现,诊断肝细胞癌明确。

  肝癌病灶较大,肝功能分级为ChildB级,我们考虑采用分次栓塞治疗+微波消融治疗。决定先给患者做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再给他做微波消融治疗,复查后评估疗效后再决定是否予以追加栓塞或上靶向药物治疗。

▲DSA下造影见肿瘤染色影。用微导丝导管超选择到肿瘤供血血管,以碘油载多柔比星+PVA+明胶海绵进行三明治式栓塞,予奥沙利铂进行化疗灌注,化疗栓塞后肿瘤染色影大部分消失,肿瘤血管基本闭塞,正常血管血流通畅。

术后一周,病人出院回家休养。

▲1个月后回院复查CT如示,碘油沉积良好,肿瘤坏死、缩小。有部分存活病灶。

查体见患者剑突下肿物已明显缩小消褪。经评估,我们决定予以行微波消融治疗。

▲在CT引导下,行微波消融,使用双针,65瓦功率消融时长8分钟,拔针时进行针道消融。

▲CT定位下消融,箭头所指为消融针。

▲消融后再次CT扫描,肿瘤气化明显,效果满意。

术后2天,患者病情稳定,出院回家休养。

一个月后再次回院复查。

▲复查CT示肿瘤明显缩小,少许存活灶,疗效满意。

复查肿瘤标志物,AFP等肿瘤指标全部恢复正常。

与病人及家属沟通后,再予追加一次TACE术治疗。

▲DSA造影见原肝肿瘤部位碘油沉积良好,肝内血管正常,无明显迂曲增粗表现,见原肿瘤部位有散在肿瘤染色影,供血动脉发自胃右动脉。

▲微导管超选择到胃右动脉造影,如图所示,红色标记为肿瘤染色,绿色为正常的胃血管显影。予颗粒进行栓塞。

▲栓塞后再次造影,肿瘤染色消失,正常血管血流通畅。效果非常满意。期待患者下次的复查结果……

癌症是一种全身性的慢性疾病,对癌症的治疗需要手术、介入、放化疗、靶向、免疫等结合的综合治疗,治疗癌症的理念也从过去的“赶尽杀绝”转变到控制肿瘤、带瘤长期生存的观点中来。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创新发展,癌症已变得“可治、可控、可预防”。

世间百媚千红,写意一则故事。每一个癌症患者的治病心路历程,都是其一段倍受煎熬的痛苦经历,亦是一段可写成病程记录的故事,我祝愿他们的故事,能够永远的让我们写续集……

关爱介入医师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dyy/6678.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