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自《医学参考报》总第期
题:右向左分流与脑缺血性病灶和持续性偏头痛发作有关吗?(作者KoppenH等)。
流行病学研究和动物实验提示,右向左分流(righttoleftshunts,RLS)与偏头痛、脑缺血性病灶有着复杂的关系。偏头痛患者头MRI更多地出现亚临床脑白质异常高信号和脑缺血病灶,脑梗死和RLS在先兆偏头痛患者中发病率更高,隐源性卒中患者中更为普遍地存在RLS。
来白荷兰的Koppen等邀请了名未经选择的偏头痛患者(平均年龄56±7.7,女性占70%,其中96名为先兆偏头痛患者),这些患者来自随访为期9年的1期研究(年)和2期研究(年),人组的患者在年和年均进行了头MRI检查。该研究中,患者在1d完成头MRI和发泡试验检查。对照组为96名普通人(平均年龄55±7.6,女性占65%)。力求探索偏头痛与右向左分流(RLS)是否相关,右向左分流与脑梗死发病率的增加和老年人持续的偏头痛发作是否有关。
其结果显示,先兆偏头痛患者(60%)与对照组(42%,OR2.1,95%CI1.1~3.9,P=0.2)和无先兆偏头痛组(40%,OR2.3,95%CI1.2~4.3,P=0.01)相比,更多地存在经valsalva动作诱发的潜在型RIS和大量RLS。有先兆偏头痛患者(35%)与无先兆偏头痛患者(17%)相比,更多地存在固有型RLS,但与对照组(26%)相比,差异无统汁学意义。伴有固有型RLS的先兆性偏头痛患者(85%)与不伴有固有型RLs的偏头痛患者(63%)相比,持续性偏头痛发作更频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伴有RLS的患者,9%存在无症状的后循环脑梗死灶,不伴RLS的患者有3%存在无症状后循环梗死灶。RLS与脑白质病变无关。
该研究提示,有先兆偏头痛患者中更普遍地存在RLS。对于偏头痛患者,无症状的后循环梗死和脑白质病变发病率增加,但并不能完全用RLS解释。固有型RLS与持续偏头痛发作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王思博邢英琦报道)
德力凯
公司网址: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