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血压
心脏就像一个大水泵,它日夜不停地将血液输入动脉血管。犹如水压和电压一样,血液在血管内对血管壁产生一定的压力,这就是血压。心脏在收缩时将血液挤入动脉,这时血管内血液所产生的最高压力称为收缩压(高压);当心脏舒张时,动脉血管内的血压降到最低,称为舒张压(低压)。收缩压减去舒张压就是压差。
血压水平的定义和分类高血压为何常引发心脑血管疾病?
血压升高:
动脉粥样硬化:动脉血管的神经内分泌调节功能失常,小动脉张力升高,导致血压上升。
动脉内膜受血流的冲击,血内脂质(胆固醇)含量升高以及血液凝集度增强等原因,在动脉内膜产生粥一样的斑块,分散的斑块聚集起来形成了动脉腔的狭窄,影响有关器官的供血。
如发生在心脏的冠状动脉则发生冠心病,再严重时狭窄部发生血栓使供血完全中断,就发生急性心肌梗死。
如发生在脑动脉则发生中风(脑卒中),当脑部动脉发生血栓使供血中断时,就发生脑梗塞,如果同时合并有高血压时,脑血管也可能发生破裂而导致脑出血。
什么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
?冠状动脉像一顶王冠一样环绕心脏,名称由此而来。冠状动脉是营养心脏的动脉。因粥样硬化使血管腔狭窄、阻塞,或痉挛,使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的心脏病。
1、无症状性心肌缺血2、心绞痛3、缺血性心肌病4、心肌梗死5、猝死
什么是冠心病?
给心脏供血的血管被堵塞,心肌发生缺血、缺氧,表现为心绞痛、心肌梗死等
?因为增加心肌耗氧量,心脑血管意外
两种中风:脑梗塞与脑出血
脑梗塞1、脑动脉血管硬化、狭窄、胆固醇等脂类堆积、血栓形成、血流堵塞中断,脑组织失去血液营养而死亡,发生偏瘫、偏盲、失语、昏迷等。占70。脑出血2、脑血管破裂,血液流到脑组织里面,形成血肿,压迫或造成脑组织死亡,也发生上述症状。占30%。
腔隙性脑梗死
多发性腔隙性脑梗死与单发性腔隙性脑梗死,都是脑梗死(脑血栓、脑栓塞、腔隙性脑梗死、多发性脑梗死、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的一种特殊类型,多发生在基底节区,是在高血压、动脉梗化的基础上,脑深部的微小动脉发生闭塞,引起脑组织缺血性软化病变,属于脑梗死中症状轻微,也是惟一一种能够通过用药、保健和饮食调节、康复锻炼、控制血压血脂等综合性治疗措施达到彻底治愈的脑梗死。多数腔梗由于发病部位多,病灶面积小,所以又称为多发腔隙性脑梗死。腔梗的临床诊断一般指直径在15~20毫米以下的新鲜或陈旧性脑深部小梗塞的总称。这些小动脉闭塞后,可引起多个大小不同的脑软化灶,最后形成大大小小的腔隙。
中风的自我诊查:8个方法
1、对着镜子微笑鼻唇沟与嘴唇中缝不对称的,可能面瘫
2、说一段绕口令石狮寺前有四十四个石狮子,寺前树上结了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石狮子不吃四十四个涩柿子,四十四个涩柿子倒吃四十四个石狮子。说不清楚或者错误,脑损伤、语言中枢障碍。
3、划脚试验
划脚底以后脚底不是收缩而是翘起来,是一种伤害性的保护,神经传导有问题,不是大脑就是脊髓有问题,是腰以上的问题,特异性高。
4、眼睛不灵活
头不动,眼睛向左向右看,能不能固定住。看自己的鼻子尖。如果上下和鼻尖看不到了,大脑某个神经就有问题了。
5、用手检测神经协调
1、数1分钟,如有一只手掉下来,另一侧肢体可能麻木、偏瘫
2、大拇指和食指对成一个圆圈,你用大拇指和食指从他的圆圈中间一拉,若拉开了,有神经问题。
3、让两个手转转转,但两边要对称,一个快一个慢就有问题。
4、闭上眼睛,两个手的食指互相对指,对不齐就有问题。
颈动脉B超检查
颈动脉斑块是在管壁上不牢固而脱落的斑块。当斑块脱落后就成了血流中的栓子,随血流到达大脑堵塞远端脑动脉,导致脑梗塞。
脑血管疾病的CT检查
头颅Ct可以判断有无脑梗死、脑出血及颅内占位、颅骨异常等情况,如动脉血管狭窄、闭塞、颅内动脉瘤、动-静脉畸形等。脑供血不足则由脑血管病变后血管狭窄,脑组织缺血缺氧引起的。CT检查定位准确,无创伤,无痛苦,图像清晰,对常见的脑血管病的诊断准确率高达95%以上,不仅能鉴别出血性和缺血性脑血管病,还可确定伴随的水肿反应及脑室移位等情况,为选择治疗方法、预后估计等提供客观依据。
脑血管疾病检测
1、颈动脉多普勒超声,检测颈动脉有无狭窄,斑块形成,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情况等。
2、经颅彩色多普勒超声(TCD)检测脑动脉血流速度、搏动指数,评估脑动脉硬化程度,检测脑内微栓子,诊断脑动脉供血不足情况等。
3、脑CT和磁共振MRI检查:可发现脑梗塞、多发腔隙性梗死、脑出血、皮质下动脉硬化性脑病等。
4、脑动脉造影:可显示脑动脉粥样硬化所造成的管腔狭窄、病变部位及范围,以及诊断脑血管瘤等。
5、眼底检查:眼底是脑血管病的观察窗口,检查眼底可反映脑动脉硬化的严重程度。
同型半胱氨酸Homocysteine(Hcy)-一种含硫氨基酸,属于蛋氨酸循环的中间产物。
诊断标准:
?目前普遍接受的标准为正常人5~12.9μmol/L。
?诊断高血浆同型半胱氨酸血症的标准:
轻度:15~30μmol/L中度:31~μmol/L重度:>μmol/L。
高同型半胱氨酸促进血栓形成
?Hcy可以直接或间接导致血管内皮细胞损伤,促进血管平滑肌细胞增殖,影响低密度脂蛋白的氧化,增强血小板功能,促进血栓形成。
高同型半胱氨酸与脑卒中
?同型半胱氨酸是一种酸性物质,长期存在于血管中,它对于血管内皮的损伤不亚于将硫酸或者盐酸滴到皮肤上带来的危害。而同型半胱氨酸对于小血管密集的大脑危害尤为严重。是心血管疾病特别是中风的危险因子.体内高半胱氨酸的水平被称为H值(HScore),H值可以更准确的预测患心脏病或中风的危险,而且可以比基因更好地预测患老年痴呆症的危险。正常人0—16,高血压于小10,如高于10,应用叶酸治疗,每次研究表明:Hcy每升高5umol/L,脑卒中风险升高59%,缺血性心脏病风险升高32%;
?Hcy每降低5umol/L,脑卒中风险降低24%,缺血性心脏病风险降低16%。Hcy水平与心血管事件风险呈正相关,没有发现正常下限。
?经颅多普勒超声检查(TCD)
?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就是脑血流图检查,它能无创伤地使超声声束穿透颅骨较薄的部位,直接描记脑底动脉血流的多普勒信号,以获取脑底动脉的血流动力学参数,来反映脑血管功能状态。它可以对病人进行连续、长期的动态观察,更重要的是它可以提供重要的血液动力学资料。因此,它在评价脑血管疾患以及鉴别诊断方面有着重要的意义。
?参数有:检测深度;血流方向;血液速度;搏动指数;频谱形态。
TCD的应用:
?1.诊断脑血管狭窄和闭塞-判定病变范围和程度;
?2.诊断血管痉挛-判定病变的部位和程度;
?3.评判锁骨下动脉闭塞性病变和窃血综合征;
?4.探测颅内压增高;
?5.评判脑死亡;
?6.诊断非动脉粥样硬化性脑供血动脉狭窄。
下一个中风的会是您吗?——早期症状及识别
1、肢体乏力:单侧肢体短暂无力,活动时肢体感到力不从心、走路不稳似醉酒样、肢体动作不协调、或突然失去控制数分钟,同时伴有肢体感觉减退和麻木。
2、鼻出血 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排除外伤、炎症因素,高血压病人在反复鼻出血后1-6个月,约为50%的病人发生脑溢血。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稳定引起的,不加预防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此不能麻痹大意。
3、眩晕 突然头晕目眩,周围物件都在旋转,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
4、单眼突然发黑 一只眼突然发黑,视物不清,几秒或几十秒后便恢复正常,为单眼一次性黑朦,因脑缺血引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5、哈欠不断 人在疲倦、睡眠不足等情况下打哈欠是正常的。如果没有上述原因,哈欠连天,可能是脑动脉硬化日趋严重,血管内径变小,引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中风病人80%在发病前5-10天哈欠不断。
6、呛咳 少数中风患者早期可能出现喝水或进食时偶尔呛咳,是因脑缺血引起吞咽神经核受损,导致咽部感觉丧失,使食物或水误入气管所致。若及早给予脑血管扩张药及溶栓药,不仅有利于治疗吞咽麻痹,还可预防中风猝发。
7、手指麻木 40岁以上的中年人,如果手指麻木并经常伴有头痛、眩晕、头重脚轻、舌头发胀等症状,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病史时,应警惕中风发生。
8、说话吐字不清 脑供血不足使掌管人体运动功能的神经失灵,常见症状之一是突然说话不灵或吐字不清,甚至不会说话,但持续时间短,最长不超过24小时,应引起重视。
9、原因不明跌跤 由于脑血管硬化引起脑缺血,运动神经失灵,而易发生跌跤,是一种中风先兆。
10、嗜睡 中老年人一旦出现原因不明困倦嗜睡,很可能是缺血性中风的先兆。约有75.2%的人在中风前有嗜睡症状。嗜睡者大多在半年内发生中风。这是出现最早的中风先兆,更有预防意义。
11、精神状态发生变化 性格一反常态,如变得沉默寡言,或多语急躁,或出现短暂智力衰退,均与脑缺血有关,可能是中风先兆。
推荐茶饮
枸杞山楂五味子菊花冲水代茶饮。
中餐、晚餐的时候吃一两瓣生大蒜(捣碎泡酱油和醋)
健康歌
三天不吃青,两眼冒金星。宁可食无肉,不可饭无汤。
吃面多喝汤,免得开药方。体弱病欺人,体强人欺病。
晨吃三片姜,如喝人参汤。寒从脚上起,病从口中入。
萝卜出了地,郎中没主意。人说苦瓜苦,我说苦瓜甜。
吃了十月茄,饿死郎中爷。大蒜是个宝,常吃身体好。
一日俩苹果,毛病绕道过。吃药不忌嘴,跑断医生腿。
多喝凉白开,健康自然来。白水沏茶喝,能活一百多。
尽量少喝酒,病魔绕道走。饭后一支烟,害处大无边。
若要不失眠,煮粥加白莲。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保持血压正常
?血压是一个重要的生命指标,高血压自身又是一个病种,又是冠心病、脑卒中的最重要最直接的发病原因,要经常注意血压,每年至少查两次血压。中医常用补虚类、清热类、平肝熄风和活血化阏等四类药物治疗。
?保持正常体重
?“肥人多中风”。简便算法公式是:身高厘米数-=正常体重公斤数+正常体重公斤数的10%。上差下差不可超过10%。
?肥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表面标志,也是高血压的发病原因。
?保持血脂正常
?常用的血脂指标为血清胆固醇,正常值在mg/ml以下,超过mg则为高脂血症。甘油三脂也与动脉粥样化有关,正常值在mg/ml以下。
?血脂升高的防治一靠食物选择,少吃动物脂肪及胆固醇含量高的食品。二靠参加体育锻炼或劳动,控制肥胖。《中国药典》里有降糖作用的中药有42种,中医通过化痰、涤痰、破阏、逐阏来治疗或降低血脂。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禁烟限酒
?直接间接吸烟都对心血管系统有害。烟中的尼古丁导致小动脉张力上升,促发高血压;一氧化碳损伤动脉内膜细胞,诱发动脉粥样化。吸烟还降低有益的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加血液粘稠度,都是心肌梗塞和脑卒中的诱因。
?科学合理饮食,保暖防着凉,不感冒
?低盐低脂,定时定量。三餐均衡,食不过饱。主食米面杂粮搭配,肉鱼禽每日2—4两,不吃肥肉、少吃内脏。限盐减糖,糖吃多了会增加血清甘油三脂,也是发生动脉粥样化的一个因素。最好的饮料是茶,蔬菜和水果多吃有益,豆制品和核果仁可常吃。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控制TIA(小中风)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又叫做小中风。是中风先兆,对患者和医生而言,具有报警的重要意义,一定要控制住或控制好。对此种情况,中医分阶段的辩证论治,积极干预,通过治疗达到阴阳平衡,能取得较好的效果。
?中风了怎么办?
?就地平卧,头下放一枕头,头偏向右侧,防止呕吐物堵塞气管造成窒息死亡。
?中风后怎么办
?最佳治疗抢救时间是四个半小时,一定要告诉医生中风的准确时间,夜间何时中风不清楚的,要告知未中风前一次起床小便的时间。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坚持体育锻炼
?不进行体育锻炼容易肥胖,循环、呼吸、消化、代谢各方面功能都会衰退,成为高血压、动脉硬化的促发因素。“久卧伤气”“久坐伤肉”,体育锻炼天天要有,方法和形式可适应个人的条件和时间,这样可以消耗脂肪、周流血脉。
?讲求精神心理卫生
?情绪应激是诱发脑卒中的危险因素。中医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思则气结”。要心胸开朗,处事豁达,不紧张,有烦愁要会自我排解,学会超脱。琴棋书画唱歌跳舞皆属有益。
预防心脑血管病的主要措施
?坐着的老人怎么站起来?
?老人血压高或低的,坐着不能直接站起来,因为你的头老是在一个高的位置上,一站起来头更高,缺血缺氧更容易晕倒。先把屁股先翘起来,头低着。再把身子抬起来,头还是低着,最后再把头抬起来。
?血压低的老人怎么站着?
?要交差着腿,使腿的肌肉收缩,把血液挤到大脑里去,不会晕倒,时间长了可以活动活动,交换双腿。同时身体要靠着桌子或其他物体。士兵绑腿,也是为了让血液上行,不发生低血压。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