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
脑溢血
逐渐成为广泛发生的急性病
医学上称为
“出血性脑卒中”
其发病快、病情凶险
成为病死率最高的疾病之一
据《中国卒中流行报告》显示,脑卒中已成为我国国民第一位的死亡原因,死亡率高于欧美国家4-5倍。每年新发脑血管病患者约万,而现有脑卒中患者则高达多万。
专家提醒
脑卒中在发病前,会有很多征兆,但由于症状较轻,易被人们忽视。若救治不及时,会有生命危险。下面这10个信号,一定要记住!
脑卒中前10个信号!提醒1、剧烈头痛这种头痛没有明显诱因,很多人开始都是断断续续头痛,但后来转化为持续性头痛。根据每个人的病情不同,症状持续的时间可能不一。
2、眩晕难受专家介绍,忽然自觉头晕目眩,几秒钟后恢复常态,可能是短暂性脑缺血发作,俗称“小中风”,医院请医生诊治,防止中风发生。
3、肢体麻木固然手指麻木不一定会中风,但对于年龄在40岁以上且有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或脑动脉硬化等疾病史的中年人,应多加以注意,警惕中风发生。
4、眼前蒙黑一只眼睛忽然发黑,看不见东西,几秒钟或几十秒钟后便完好恢复一般,医学上称单眼一次性黑朦,是由于脑缺血惹起视网膜缺血所致,是中风的又一信号。
5、舌根发硬突然感觉舌头根部僵硬,舌头膨大,说话说不清楚,甚至舌头痛、吞咽困难。
6、经常呛咳在喝水或者进食的过程中莫名出现呛咳,这也是很多人脑溢血的先兆。
7、哈欠连天
哈欠连天,这可能是由于脑动脉硬化日趋严峻,血管内径越来越小,惹起脑组织慢性缺血缺氧。
8、握力下降手臂突然失去握力,比如拿一个东西明显感觉拿住了,却掉在地上。有时还伴有讲话说不清楚。
9、常流鼻血中老年人鼻出血是高血压病人即将发生中风的警报。鼻出血不少是由血压不波动惹起的,不加防止则会增加中风的机会,因而不能麻木大意。
10、白天嗜睡一些人在脑溢血发病前都会出现嗜睡的症状,即便是在精神很好的白天也睡意明显,有非常疲惫、睡不够的感觉。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3个以上症状,并伴有高血压等疾病就要小心了。如果症状较轻,医院进行系统检查,千万大意不得。一旦错过治疗就可能落下终身残疾。
“10个症状有3个就要小心了!”
预防脑卒中,记住这4点控制好高血压高血压是导致脑溢血的主要诱因,因此,预防脑溢血主要是要控制好血压。控制血压主要是要平稳,使24小时内血压的“波峰”和“波谷”接近,这样即可避免血压波动对血管壁的损害。
保持情绪稳定高血压的发生与精神状态有明显的关系,情绪突变、精神冲突等都会引起交感神经兴奋,导致血管收缩及其他自主神经反应。
防止身体劳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不要过于劳累,超负荷工作可能诱发脑出血。
注意季节保护寒冷的冬季正是脑中风多发季节,血管收缩,血压容易上升,要注意保暖,使身体适应气候变化,还要根据自己的健康状况,进行一些适宜的体育锻炼。
脑中风后遗症同样不可忽视脑中风经过一段时间的治疗,除神志清醒外,其余症状依然会不同程度地存在。这些症状,称为后遗症。脑中风常见的后遗症如下:
麻木患侧肢体,尤其是肢体的末端、如手指或脚趾、或偏瘫侧的面颊部皮肤有蚁爬感觉,或有针刺感,或表现为刺激反应迟钝。
嘴歪眼斜一侧眼袋以下的面肌瘫痪。表现为鼻唇沟变浅,口角下垂,露齿。鼓颊和吹哨时,口角歪向健侧,流口水,说话时更为明显。伴随着失语等语言障碍。
肢体瘫痪俗称半身不遂,是指一侧上下肢、面肌和舌肌下部的运动障碍,是脑中风常见的后遗症。轻度偏瘫病人虽然尚能活动,但走起路来,往往上肢屈曲,下肢伸直,瘫痪的下肢走一步划半个圈,我们把这种特殊的走路姿势,叫做偏瘫步态。病情严重者常卧床不起,丧失生活能力。
专家提醒
家庭中风康复的训练中,要注意患者安全,避免跌倒碰伤的发生。从心理生理上,全方位呵护患者,多一点耐心、多一点陪伴,用温暖陪同患者一起康复。
预约专家
扫描下方“北京中科医院曝光黄金周让您告别白癜风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