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脑血管病在我国发病率居高不下,并仍呈持续上升趋势,成为国民致死、致残和医疗费用增长的首要原因。由心脑血管病引起的死亡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居首位。那么,除了生活方式干预、药物治疗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冠状动脉搭桥术等治疗手段外,一种由我国自主研发的治疗项目虽已走过三十余年历程,却并不为人们熟悉,它就是以无创、安全、经济、有效为特色的增强型体外反搏治疗。
医院心内科为了增加心血管患者治疗多样化,新购进一台体外反搏仪,经过规范化培训,投入使用。
适应症
1.心血管疾病:
(1)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后、冠状动支架置入术后、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后、非阻塞性冠心病;
(2)慢性稳定型心力衰竭(缺血性,NYHAⅡ~Ⅲ级);
2.神经系统疾病:
(1)缺血性脑卒中;
(2)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3)帕金森病;
(4)阿尔茨海默病;
(5)睡眠障碍;
3.其他老年性疾病:
(1)缺血性疾病合并2型糖尿病;
(2)经生活方式调整和药物治疗后血糖仍控制不佳的2型糖尿病;
(3)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和糖尿病肾病;
(4)视网膜中央动脉栓塞、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和缺血性视神经萎缩等眼部缺血性疾病;
(5)突发性耳聋;
(6)冠心病合并勃起功能障碍;
(7)经传统治疗后效果不佳的勃起功能障碍;
(8)缺血性疾病合并焦虑症或抑郁症。
禁忌症
1.下肢深静脉血栓,活动性血栓性静脉炎;
2.中-重度心脏瓣膜病变,尤其主动脉瓣关闭不全或(和)狭窄;
3.中-重度肺动脉高压(平均肺动脉压50mmHg);
4.主动脉瘤,脑动脉瘤;
5.未控制的高血压(/mmHg);
6.失代偿性心力衰竭;
7.可能干扰EECP设备心电门控功能的心律失常;
8.出血性疾病或明显出血倾向;
9.反搏肢体有感染灶。
操作中护士全程监护,观察治疗效果。
经过多例治疗病例,反博前后对比图,心脏侧支循环建立,患者获益大。体外反搏治疗的独特之处在于它是无创性的治疗,避免了侵入性治疗或药物所产生的副作用,治疗适应症广泛禁忌症少,同时操作简便、易于推广普及。这种治疗如果病人不住院,在门诊即可完成。能够改善心脑等器官组织的血流灌注、保护及修复血管内皮细胞、抑制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在心脑血管病防治与康复领域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END
本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