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病史
?患者,男性,55岁,因“阵发性头晕1月”就诊。
?患者1月前开始出现无明显诱因下反复头晕发作,共3次,每次发作持续约10min,发作时伴有突发左侧肢体无力,无言语不清,口角歪斜,视物模糊、黑曚等其他不适,未行任何处理可自行恢复。发作过程中患者无肢体抽搐,无大小便失禁,意识不清,无恶心呕吐,无视物旋转、耳鸣。病程中患者否认进食,饮水呛咳,无肢体麻木,无心悸、胸闷,无畏寒、发热。患者大小便正常,睡眠饮食良好,体重无明显变化。为进一步诊治至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就诊。
既往史
?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mmHg,间断性口服珍菊降压片1片,qd,血压控制欠佳,平时血压波动在~/80~90mmHg;?有糖尿病病史8年,目前服用拜糖平降糖,平素不定期检测血糖,空腹血糖FBG10mmol/L左右;?否认其他慢性病史。?有吸烟史,20支/天*30年,偶有饮酒;?母亲有糖尿病病史,配偶及子女健康。
体格检查
?T:36.7℃,P:78次/min,BP:/mmHg,神清,言语清,对答切题,检查合作。两侧瞳孔等大等圆,对光反射灵敏,眼震阴性。两侧鼻唇沟对称,口角无偏斜,伸舌居中。心、肺和腹部检查无异常体征,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配合。脑膜刺激征阴性。
辅助检查
?血常规:WBC5.6×/L,RBC4.53×/L,PLT×/L。?尿常规:尿蛋白(+)。?空腹血糖FBG:10.6mmol/L。?血脂:TG6.72mmol/L,LDL5.64mmol/L,HDL0.49mmol/L,TG1.13mmol/L。?心电图:窦性心律,轻度ST-T变化。?经颅多普勒:大脑后动脉痉挛。?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A:右侧大脑后动脉轻度狭窄。
您考虑的诊断?
初步诊断:①短暂性脑缺血发作②高血压病3级(很高危)③2型糖尿病④高脂血症
诊断依据
?短暂脑缺血发作:患者老年男性,有高血压、糖尿病病史,长期血压、血糖控制欠佳,入院前1月阵发性头晕发作3次,发作时伴有左侧肢体无力,无恶心、呕吐等其他不适。查体:神清,言语清,眼震阴性。四肢肌力、肌张力正常。两侧指鼻试验、轮替试验、跟膝胫试验配合。脑膜刺激征阴性。TCD:大脑后动脉痉挛。头颅CT:未见明显异常。头颅MRA:右侧大脑后动脉轻度狭窄。
?高血压病3级:患者发现有高血压病史10年,血压最高/mmHg,符合3级高血压诊断标准。患者合并糖尿病,考虑为很高危组。
?2型糖尿病:患者有糖尿病家族史,发现血糖升高8年,多次查FBG超过7.0mmol/L左右;病程中没有酮症;目前口服降糖药治疗,故2型糖尿病诊断明确。
?高脂血症:患者此次查血脂示胆固醇、低密度脂蛋白升高,故该诊断明确。
您考虑可与哪些疾病相鉴别?
鉴别诊断
?梅尼埃病:又称内耳性眩晕或发作性眩晕,为内耳的一种非炎症(淋巴代谢障碍)性疾病,发作性眩晕、恶心、呕吐与椎基底动脉TIA相似,但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常常超过24h,伴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反复发作后听力减退。发作性眩晕、耳鸣耳聋、恶心呕吐、眼球震颤为四大主症。患者多数为50岁以下。除眼球震颤外,无其他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TIA(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概念:脑、脊髓或视网膜局灶性缺血所致的、未伴急性缺血性卒中的短暂性神经功能障碍。?对于全科医生,在不能立即进行神经影像学检查时,可以使用一个新的术语“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综合征(AICS)”进行初步诊断,这个概念包涵了TIA和缺血性卒中。
TIA好发于中老年人,男多于女,多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等脑血管危险因素。
临床分为两种类型:
1、颈内动脉系统TIA:临床表现与受累血管分布有关,大脑中动脉供血区TIA可出现缺血对侧肢体的单瘫、轻微瘫、面瘫和舌瘫,可伴有偏身感觉障碍和对侧同向偏盲等。大脑前动脉供血区TIA可出现人格和情感障碍、对侧下肢无力等。颈内动脉主干TIA主要表现为眼动脉交叉瘫(患侧一过性黑曚、对侧偏瘫或感觉障碍)
2、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最常表现为眩晕、平衡障碍、眼球运动异常和复现。可有单侧或双侧面目、口周麻木,单独出现或伴有对侧肢体瘫痪、感觉障碍,呈现典型或不典型的脑干缺血综合征。少数患者还可表现为短暂性记忆丧失。
TIA诊断的临床特点
?1、突发性:急性起病,突然发生;?2、局灶性:发作时出现局灶性脑、脊髓或视网膜功能障碍的症状,根据症状判断受累血管;?3、短暂性:一般持续10-15min,多在1min内消失,最长不超过24min。?4、可逆性:症状发生后恢复完全;?5、重复性:TIA常反复发作;
您的处理方案?
?1、危险因素评估
短暂性脑缺血是急症,TIA发病后2~7天内为卒中的高风险期,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与干预可以减少卒中的发生。在决定下一步处理方案前,需要首先对患者进行紧急评估,TIA危险分层工具常用的是ABCD2评分。
ABCD2评分表
处理方案
?2、病因学检查?完善必要的辅助检查,如血常规、生化,包括血糖、血脂、电解质、凝血功能、同型半胱氨酸以及心电图。?脑实质结构影像学检查:首选包括DWI序列的头颅磁共振成像(MRI)。?血管影像学检查:如血管超声、经颅超声多普勒(TCD)。?社区医生可追问既往有无可疑的心源性栓子来源的疾病;查体注意有无心脏杂音、心律不齐;
处理方案
?3、药物治疗阿司匹林50~mg/d或者氯吡格雷75mg/d,对于卒中风险较高的患者,可采用阿司匹林(50~mg/d)与氯吡格雷(75mg/d)联用抗血小板凝集治疗。心源性栓塞性TIA可采用低分子肝素或华法林抗凝治疗,对于频繁发作的TIA或者椎基底动脉系统的TIA病例,也可考虑抗凝治疗。活血化瘀性中药制剂对于TIA患者也有一定的治疗作用。
?4、TIA的外科治疗明确有血管狭窄并达到手术标准者予手术治疗
作为全科医生您还有哪些工作?
处理方案
?全科处理(转诊及社区随访)
转诊指征:对于症状发生在72h内并存在以下情况医院住院治疗;①ABCD2评分>3分,②ABCD2评分0~2分,但门诊不能在2天内完成必要辅助检查,③ABCD2评分0~2分,并有其他证据提示症状由局部缺血造成,如DWI显示局部对应小片状缺血灶。
社区随访:TIA患者发病7天内发生卒中的风险为4%~10%,90天的卒中风险为10%~20%。发作间隔缩短、持续时间延长、临床症状加重是发展为脑梗死的预警信号。TIA不仅容易发生卒中,也容易发生心肌梗死和猝死。因此,需要向患者告知疾病危害和预警信号。同时加强患者血压、血糖、血脂等危险因素的管控,指导患者健康的饮食习惯和改变不良的生活方式。
?慢性病患者主动参与疾病管理尤为重要,应知道他们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戒烟、合理饮食、适量活动,积极控制其他并发症。?因此,做好慢性病的及时转诊和科普教育工作,是全科医生的重要任务之一。
谢谢!
浙江中医院全科医学科?体检中心
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