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5月20日,英国医生JamesLind在英国皇家海军的军舰上启动了世界第一项临床试验,至今临床研究已经走过了整整年。
在卒中领域,指导现今临床实践的重要循证证据大多出现在近三十年。中国医学论坛报壹生神经学院特邀首都医科医院王拥军院长,回眸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的关键里程碑,以期为未来卒中的临床研究带来一些启示。
王拥军院长:缺血性脑血管病治疗七大关键里程碑王拥军,首都医科医院常务副院长、党委副书记,国家神经系统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副主任,国家神经系统疾病医疗质量控制中心主任,主任医师、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执行副会长等。他长期致力于脑血管病的临床诊疗和科学研究,是科技部重大慢病防控规划首席科学家,“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脑血管病领域牵头人和“十三五”重点研发计划重大慢病领域专家组组长,在脑血管病领域取得了多项系统性、原创性成果:首创脑血管病治疗的CHANCE新方法,突破了国际指南禁区,成为此类脑血管病治疗的国际最高标准,研究成果入选《新英格兰医学杂志》(NEJM)“年度国际医学领域重大进展”和《柳叶刀神经病学》(LancetNeurology)“国际脑血管病领域年度八大进展”;创立脑血管病精准治疗新方案,开启精准治疗新时代,研究成果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入选NatureReviewsNeurology“脑血管病领域年度五大进展”;研发成套质量改进新技术,降低复发致残却花费零增加。目前已在NEJM、JAMA、《英国医学杂志》(BMJ)等发表SCI论文超过篇,累积影响因子超过,他引超过次,被爱思唯尔Scopus数据库检索分析证实,是脑血管病领域(卒中、短暂性脑缺血发作研究主题)近5年发文量和总被引频次均名列第一的学者。王拥军还入选“万人计划”科技领军人才、“北京学者”等计划,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和省部级一等奖3项,同时获得首批全国创新争先奖章。
主要社会兼职: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主任委员,中国卒中学会常务副会长,中国医师协会神经内科医师分会副会长,StrokeandVascularNeurology杂志主编,《中国卒中杂志》主编。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