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特鲁索综合征威廉综

3分钟读片栏目于每两周更新1次,精选近两周精彩病例,供大家学习与探讨。医脉神经每周五个工作日都有雷打不动的早餐病例学习,每天3个短小精悍的小case,每天掌握3个知识点。大家思想的碰撞,产生了无数的智慧火花,常在群里逛逛,每天都有新的收获。晨读总结:于小刚感谢提供、整理、审校的老师:杜志宏、张燕、陈谱、张乐国、金顺善、陈冬辉、留晓强、陈冬霞、吕华东、赵尧辉、马晓萍、杜晓萍、周雪梅、徐渌芬、石秀玉、卓秀伟、缪萍萍、孙睿、谭小林、解洪荣、许丹丹、李张霞、王赏、郭阳、王赏、张建利、梁新明、黄波涛、申永国病例1男,38岁,因右侧上肢抽搐继而泛化为全面性强直阵挛发作1次入院。3年前曾有1次惊厥发作及行为异常。入院后查体:情绪及行为异常,失语,右侧偏瘫。血GAD抗体、TPO抗体、Tg抗体、HSV抗原检测阴性。血MOG抗体1:。予大剂量甲强龙治疗好转后出院。发病后第4天核磁如下:答案:抗MOG抗体脑炎。本例单侧皮层受累,以癫痫发作起病。其他类似的3个病例(其中病例1和2有视神经受累),核磁如下:FLAIR相脑沟高信号征见于多种神经系统疾病,如蛛网膜下腔出血(SAH),凸面蛛网膜下腔出血(cSAH),脑膜炎,脑膜癌,烟雾病和Sturge-Weber综合征等。脑皮层或脑沟Flair高信号是MOG抗体阳性的单侧脑皮层脑炎比较独特的临床影像,临床症状以癫痫、发热为主,青中年男性多见,预后相对较好,早期容易误诊,要正确认识到该征象,避免误诊。病例来源:Ogawa,Ryo,etal."MOGantibody–positive,benign,unilateral,cerebralcorticalencephalitiswithepilepsy."NeurologyNeuroimmunologyNeuroinflammation4.2():e.病例2女性,18岁,主诉:头痛15天、视物成双4天。脑脊液常规、生化、结核抗体、病毒四项、细胞学、自身抗体均阴性。答案:痛性眼肌麻痹综合征(Tolosa-Hunt综合征)。疼痛及眼外肌麻痹,可见于动脉瘤、海绵窦动静脉瘘、特发性眼眶肌炎、海绵窦感染、海绵窦肿瘤。Tolosa—Hunt综合征具有缓解、复发倾向,是因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非特异性炎症导致,海绵窦磁共振增强扫描可见海绵窦、眶上裂或眶尖部异常强化。痛性眼肌麻痹与眼肌麻痹性偏头痛是不是傻傻分不清楚,“眼肌麻痹性偏头痛”已经不再使用,正确的名称是复发性痛性眼肌麻痹性神经病(PRON),多为儿童及青少年,是一种复发性痛性神经病,具体诊断标准参照ICHD-3。病例3女性,73岁,主诉:左侧肢体无力1日。患者既往“乳腺癌“病史12年,并于年行左侧乳房切除术;“肺癌“病史一年,目前规律化疗治疗。答案:特鲁索综合征。多血栓事件的病因筛查,抗磷脂抗体综合征、蛋白S蛋白C缺乏、嗜酸性粒细胞增多症、卵圆孔未闭、肺动静脉瘘、心内膜炎等。肿瘤相关的高凝状态不仅与静脉性血栓栓塞事件有关,与脑梗死也息息相关,Trousseau综合征是肿瘤患者的第二位死因,一经确诊需在治疗原发肿瘤的同时积极抗凝治疗。病例4女性,48岁,右侧肢体乏力伴头晕一周。腰穿晰脊液压力初压力mmH2O,末压mmH2O,血清梅毒抗体:TRUST、TPPA(+);脑脊液查梅毒抗体:TRUST(-)、TPPA(+)。诊断:脑梗死(TOAST分型:其他明确病因型)、神经梅毒。同样是多血管区梗死,参与晨读的老师们都考虑到了血管炎以及可能的病因。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是一类以累及脑血管壁和(或)血管周围为主的血管中心性炎症性脑疾病,分类复杂,目前没有统一分类标准。原发性中枢神经系统血管炎的诊断需要排除其他疾病,继发性血管炎的诊断需要靠其他临床线索的提示,需要注意其他组织器症状对病因诊断的提示如:口干、眼干、葡萄膜炎、口腔溃疡、脉搏消失、左右两侧血压不对称、皮肤出血点、osler结节,需要注意实验室检查对病因诊断的提示如:血沉、感染相关指标、狼疮相关指标、尿蛋白、ANCA指标、梅毒抗体等。病例5男性,39岁,主诉:发作性头晕10年,再发8天。答案:血管周围间隙。又称Virchow-Robin腔(VRS),也有称之为血管周围淋巴间隙,多为偶然发现。VRS将血管与周围的脑组织分离开来,在MRI上的特征是边界清楚光滑,呈圆形或线形,在T1WI和T2WI序列上与脑脊液信号是相同的,无对比增强效应。VR间隙发生在脑干偶可被误诊为肿瘤,占位效应和胶质增生有时也是可以伴随可以发生的,Flair相周围高信号并不是排除VR的依据。病例6男性,32岁,主诉:头痛1月。答案:低颅压综合征。原发性低颅压综合征在临床上较少见,具体病因尚不清楚,可能与下丘脑功能失调,导致脉络膜血管舒缩功能紊乱CSF分泌障碍、蛛网膜颗粒吸收过度等原因有关。继发性的原因主要是腰穿术、颅脑外伤或术后、头颅放射治疗。MRI增强检查时可见幕上硬脑膜及小脑幕呈现弥漫的对称性强化改变,一般均为可逆性。诊断标准:1)体位性头痛,站立或活动时头痛加重,平卧时头痛有所缓解或消失。主要位于枕颞部,有些会波及全头部,主要位于枕颞部,有些会波及全头部,以钝痛为主。2)影像学表现为硬脑膜弥漫性增强,硬脑膜静脉窦扩张,硬脑膜增厚下血肿及积液,脑结构移位。3)腰穿CSF压力≤60mmH2O。参考文献:低颅压综合征临床及影像特点分析,中国老年医学杂志,,37:-.病例7一中年男性,因长期贫血和乏力就诊,行腹部CT显示肾周及腹主动脉周围软组织浸润,穿刺活检提示炎症反应和浆细胞聚集,部分免疫球蛋白G4(IgG4)呈强阳性。经激素冲击治疗后患者逐渐出现共济失调和反复跌倒等症状。答案:中枢神经系统Erdheim–Chester病(埃尔德海姆-切斯特病,ECD)。Erdheim-Chester病(ECD)是一种罕见的淋巴增殖性疾病,于年被世界卫生组织宣布为组织细胞肿瘤。ECD通常于中老年发病。该疾病涉及骨髓中淋巴细胞和组织细胞的炎性浸润、长骨的全身硬化、肺部浸润、腹部软组织及神经系统浸润等。ECD影像学表现如下:(1)颅内浸润在头颅MR上常常表现为较为弥散的粟粒样强化结节;硬膜尤其是小脑幕处结节状软组织肿块形成亦具有特征性;(2)长骨干骺端出现硬化性病变较具有特征性;(3)肾周肿块常伴腹主动脉周围浸润,容易与腹膜后淋巴瘤混淆;但文献中提及的病例中多数合并此征象,值得重视;(4)右心房及肌锥内间隙肿块更具特异性,眶内肿块常呈双侧对称性发病。病例来源:Erdheim-ChesterdiseasepresentingwithchoreaandmimickingIgG4-relateddisorder.DOI:10./CPJ..ECD病典型病例分享:上图可见ECD经典的肾周脂肪浸润,不似淋巴瘤那样形成明显肿块;双侧眶内软组织肿块,较为对称,伴眼球受压变形;小脑膜处不规则软组织结节形成,均匀明显强化;右房室沟处软组织肿块形成,伴大量心包积液。供参考学习。病例来源:ErdheimeChesterdisease.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nqxzl/5203.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