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十五)
在动乱的岁月中,失去了领导权和工作条件的曹政,没有忘记自己是一个老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无论条件怎样艰苦,他始终按照共产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把党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地捍卫了人民警察的尊严与荣誉。由于他在多年的革命实践中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保护了人民群众的安危和利益。因此,在逆境中人民群众也就以不同的方式回报着他,那位曹政曾为他洗清了不白之冤的光学仪器厂的工人王建平,作为“学习班”的工宣队长,就以自己的特殊身份暗中保护了曹政,并鼓励他说:“要相信党,人民群众还需要你!”尽管曹政的身心受到了极大的摧残,但他仍坚贞不渝的同林彪、“四人帮”的势力进行了顽强的斗争。他们硬逼着曹政承认所谓的“17年是资产阶级专了无产阶级的政,执行了条反革命修正主义路线”,并诬度他是反革命修正主义的五头专家”(镜头:指照相、显微镜等,指头:指纹,脚头:指痕迷等,人头:指法医,狗头:指警犬)。但曹政坚持原则用不可辩驳的事实巧妙的、坚决的反击了那些错误言论。曹政说:“如果你们敢把监狱里关押的和服刑的犯人都放了,我就承认。你们不敢放,我当然也就不承认,这就是我心中的底牌!”为了贯彻“五·七”指示,全国从上到下都在大办五七”干校。从中央国家机关到各级地方政府干部都要走“五七”道路。其实就是有组织地大批下放干部去劳动改造。可省公、检、法的干部连这一点可怜的待遇也没有。按上面的说法:“当‘五·七战士的资格都没有!”可办了两年多的学习班不能再办了,既得利益者们要回去论功行赏,加官进爵。公检法的这些“旧人员”怎么办?劳改送不了,“五·七”干校不能去,那就把他们全部摔到边远、贫穷的农村安家落户,当农民,当六类份子(“文革”前有五类份子:地、富反、坏、右)。于是,一道命令:三天之内全体公检法的人员举家迁往事先安排好的农村。曹政、史蔚兰回来搬家了,可这个家还有什么可搬的呢?无非是收拾行装,安排子女罢了。对于曹政夫妇来说,搬家也就是把小儿子带走,别的也就不牵挂了(大女儿已招进了工厂,小女儿下乡插队落户)。临走的头一天晚上,大儿子问父亲还有什么事要交待。曹政想了想说:“去农村没什么,咱们就是从农村出来的。只是农村条件差,看不到报纸,听不到广播,不知道全国的形势,不知道中央的消息,掌握不好中央的政策!”女儿们异口同声:“当农民还管那些,保住身体就行。”曹政说:“你们不懂,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党不会不管我们的,但没有信息就会如同瞎子、聋子一样!”大儿子说:“你等着,我去给你们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走到哪里都能收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曹政高兴地说:“好,好,最好能买个大点的,能背在身上的,这样走到什么地方都能带着,方便。”大儿子用自己积攒的工资给曹政买了一台“红旗”牌三波段的半导体收音机。曹政捧着这台收音机兴奋地调来调去,折腾到大半夜。天色阴霾,死沉沉的像铅一样压着大地。曹政、史蔚兰带着小儿子同几户同样命运的“旧人员”乘坐在一辆大卡车的货箱里离开了昆明,离开了这座从陌生到熟悉的城市。卡车驶出了城市,渐渐的片片青翠的农田,黄色的油菜花映入眼帘,可随着飞驰的车速,即刻间又迅急的逝去。河流山川,幕幕飞驰闪过。迎面的崇山峻岭被蜿蜒而上的公路象巨蟒般一圈一圈的紧紧缠绕着,看不见尽头。车厢里的人无精打采,低着头谁也不同谁多说一句话。史蔚兰搂着小儿子哀声叹气。曹政扶着车厢的栏杆站了起来。只见他两肩交叉持着水壶和半导体收音机,他迎着风,大声对史蔚兰说:“叹什么气,我们自由了,应该高兴,我从农村来,又回到农村去,天地轮回,没准哪天又将我们轮回去呢。哈哈——!”史蔚兰看着曹政的身躯,仿佛又看见了当年打日本鬼子时挎着盒子枪、望远镜的曹政。哼哼、嗤嗤的卡车终于爬上了山顶,遥望远处的天边一丝红霞挤出了黑云,天空亮了许多,明天大概会是个晴天。曹政插队落户当农民的地方在师宗县一个偏远的山区农村。村里分给他们一间土坯房,又黑又脏。曹政夫妇二人立刻动手,修修补补,弄来一些生石灰,把墙刷得白白的,用旧报纸将屋顶糊得严严实实,屋里清扫一净。他们找来一些木板,消洗干净后搭起了床铺,曹政自己动手垒起了一个灶台。曹政从小就懂得风向,灶膛、烟囱之间的关系,经他一摆弄,火势熊熊,即省柴草火势又旺。史蔚兰坦怨道:“这要安个家,有多少事要办,你却先砌什么灶,生什么火哟!”曹政说:“你不懂了,老祖先就先有了火才走向文明的,火改变了人类的生活方式。一个家只要有塘旺盛的火,这个家就能生存下了。”灶台上的锅开了,热气腾腾,屋里暖烘烘的,顿时充满了生机。一周后,一个干净、整洁的家安顿下来了。当村里的农民再来到这间原先的破屋时,他们纳闷了,这么个破旧不堪的屋子,怎么在这位城里来的老人手上就能变得如此明亮,干净、整洁了呢,我们在这里生长了多少辈,怎么就不能呢?总之农民们羡慕极了。生活基本安定了,吃喝不愁,但曹政抽了半辈子的烟却成了问题。在这偏远的乡村,有钱也买不到好烟。有一天,他路过一个老乡家,见院里晾晒着一些烟叶,他便向老乡讨要了一点。他想起了解放初期破一贯道案子时,李惠尧谈到过烟叶制做加工的方法。于是他照之效仿,将晾晒干后的烟叶,用蜂蜜加一些香料调制后均匀地喷洒在烟叶上,晾干后一层层卷成像铁棒一样的圆棍,然后用十分锐利的刀细细的一刀刀切成烟丝。用纸卷、抽烟袋、抽水烟袋均可。每逢生产队开会时,曹政卷上一支,抽上见口,香味四溢,老乡们争先恐后地纷纷向曹政讨要。这一小小的举动,既解决了抽烟问题,还拉近了与农民乡亲的距离。与曹政夫妇同时到这里插队落户的几家原公检法的人看到曹政家的景象时,无不感叹到:“老曹无论住什么样的房子都是这样干净、整洁、舒适,无论条件怎样艰苦,他都会创造条件去享受。他这个高干真有高干的本事,看来是真准备在此地过一辈子了。”曹政说:“人活着就要对得起自己,在外面无论怎样受气,不论吃多大的苦,一旦回到自己的家,整洁、干净、舒适,心就会安静下来的,烦恼也就随之而去。人不仅要会创造生活,还要会享受生活。俗话说:到哪座山唱哪个歌。现在什么条件咱们就利用好什么条件,只有做好在这里生活一辈子的准备才能克服眼前面对的一切困难,我送大家几句话:调整心态,面对现实,练好身体,迎接未来!小儿子去了公社的一个学校上学,每天往返10几里山路,吃了不少苦头。村里看曹政年纪大了,身体也不好就不让他下地干活,帮着队里照看一下庄稼。刚来时,上面来人交待过,对“走资派”要严加看管。但时间一长,村民们在与他们朝夕相处中怎么也看不出他们是坏人,反而被他们的行为和品质而感染了。最后也不让曹政照看庄稼了,让他去各生产队宣传毛泽东思想,宣讲学大寨精神,唯一劳累的事就是每周一次自己得挑着担子去集市上买回一周的粮食、蔬菜、油盐。山村的生活虽然艰苦,但清新的空气,新鲜的食物,特别是没有批斗、没有受辱,相对自由的空间,曹政夫妇的身体很快得到了恢复。从半导体收音机里曹政听到了林彪爆炸的消息,不久又听到邓小平出来参加游园活动了。中央的每一次大活动,他都认真收听着政治论点及政策提法上的改变,出席活动人员名单的变化。就是这些常人一听而过的新闻,他从中分析着政局的发展和变化,揣测着党的前途与命运。正是在这些字里行间中,他那充满矛盾和疑惑的心灵深处还是燃起了一星希望的光亮。(四十六)
离昆明30余公里处螳螂川畔的安宁温泉,距今已有多年的历史。公元年。明代诗人杨升庵咏诗盛赞泉水清澈明净,温凉适宜,能浴能饮,故题为“天下第一汤”。此处群山环抱,林木茂密,一片郁郁葱葱,这一带属“喀斯特”地貌,有许多温泉和冷泉及石灰岩溶洞。泉水从地下涌出,泉珠串串,热气腾腾、冉冉上升。水温40余度,水质物理性和化学性良好,无色、透明、无杂质、无气味,不含硫、铁二氧化氮及其它有毒成份。泉水可治疗高血压、肠胃病、风湿性关节炎,对心血管系统的疾病及失眠症等都有较好的疗效,是个极佳的疗养胜地。越南民主共和国总理范文同专程来此地疗养,周恩来总理从北京赶来看望。晚宴结束后,省革命委员会主任周兴陪同周总理在院中散步。总理看着住地的一些警卫问道:“这些人面孔陌生,原来的人呢?”周兴说:“砸烂公检法,人差不多都换完了。”总理问:“那个曹政呢,他现在干什么?”周兴答道:“总理,我也刚恢复工作没多长时间,许多情况都还不清楚。”总理接着说“以前我那么多次到昆明,他都参加了保卫工作,如果没记错的话,他从小就是个放羊出身的,是我们党一手培养起来的老公安,他能有什么问题?”周兴接过总理的话说:“曹政我了解,当年在西南公安部就知道他了,“文革”前的破案专家!总理缓步继续往前走着说“我已讲过多次了,公安战线的主流是好的,不能否定一切,公安部最近就准备调一些老同志回去工作……。”周兴默默地听着总理的教诲,心领神会。但当时的政治局面他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一天,公社通知曹政回省城,说省里组织部门要找他谈话。这一从天而降的消息,不知是福是祸。第二天曹政启程来到省城,这时军管已结束,地方行使革命委员会的权力。革委会政工组告诉曹政可先在昆明看看病、检查一下身体,工作问题等通知。曹政一听还能工作,真是无比激动。他当即向革委会表示,只要能工作,就是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哪怕是一般的侦查员都行!但对方说:“具体干什么,我们也不知道,你回去等通知吧!"本来在农村这几年身体已恢复得较好了,红光满面,可这一激动,回到住地后就病倒了。经诊断为:心动过速,心肌缺血,并戴上了冠心病的帽子。曹政在住地一面治疗,一面等待,困极无聊。一天中午,曹政拿着一把新暖壶去街边一个茶水站打开水。去时水不开,他把暖水瓶放在茶水站桌子上就逛商店去了。一小时后他回到茶水站,新暖瓶不见了,桌上留下了一个旧暖瓶。曹政问茶水站的工人这是怎么回事?工人说,那么多人来打开水,我也不可能每个人都看他拿的是什么样的暖瓶。无可奈何,曹政只好先将这旧暖瓶拿回去了。回到住地,曹政打了个盘腿坐在床上,用放大镜仔细地观察这个暖瓶。他发现暖瓶的手把上粘有一些辣椒面和一些酱黑色的指纹、手印。他闻了闻、散发着一股酱菜的味道。他略微思索了一下,提起暖瓶出门便向邻居打听,这一条街上是否有做酱菜的,或者是卖酱菜的店铺,有几家?邻居们一一告诉了他,邻居问他:“曹老伯,你怎么对酱菜感起兴趣来了?”曹政说:“暖瓶被人调包了。”邻居们笑道:“丢就丢了呗,这年头上哪去找,更何况有何证据呢?”曹政没有等他们的话,大步流星上街了,当他走到这条街唯一的一个酱菜铺时,看到里面有一男一女正在忙着,他走进店铺里间,一眼就看见了他的新暖瓶。店铺里的男人问:“你干什么,怎么跑到里面来了?”曹政说:“找暖瓶!”男人说:“找什么暖瓶?”曹政一把提过自己的新暖瓶,放下旧暖瓶说:“这个新的是我的,这个旧的才是你们的!”男人说:“你凭什么?”曹政说:“刚才在茶水站,是那个女的把两个暖瓶调包了。你们的暖瓶上戴着你们的职业痕迹,上面又是辣椒面、又是酱菜汁,还有指纹,而且指纹还是女人的指纹,如果不信可以叫她过来比对一下。这条街只有你们这一个酱菜铺,因此我断定我的暖瓶就是被你们调换的。好了,我的暖瓶找到了,我走了。记住,今后不要随便占别人的便宜。”曹政拿着暖瓶走出酱菜铺,站在门口看热闹的邻居钦佩地说:“曹老伯,你真行,真让你给找回来了。”曹政提着暖瓶笑了笑扬长而去。酱菜铺的男女追出来问道:“他是个什么人,你们认识他,怎么这样神啊?”那位看热闹的邻居也得意地说:“他就是有名的破案专家!”一旁看热闹的人七嘴八舌地说:“现在社会治安这么乱,一到晚上都不敢出门,有事也没人管,居民们有事只能敲脸盆报警。可惜啊,破案专家只能在街上找暧瓶。曹政提着找回来的新暖瓶回到住地时,邻居们议论纷纷,赞不绝口。一位邻居说:“曹老伯,总有一天他们还得把你老请回去破案的!”本来一脸喜气的曹政,一听这句话,笑意全无,心情顿时沉重起来,进屋后他陷入了久久的沉思。原北京饭店的经理范子明是政协委员,民主人士,山西人。早年间是一个进步青年,好学上进,饱读诗书,练就了一笔好书法。当时阎锡山怕外来的进步思想影响山西,从而动摇其统治,故而闭关自守,限制山西的读书人出境求学。出入山西都必须持有阎锡山的官方文书。范子明急于想到北平求学,可没有文书出不了山西。有一天他在城门口看到一张布告,上面盖有阎锡山的大印。于是他有了主意。夜晚趁人不备,他将布告上的大印撕下,回去后连夜刻制,对比无误后,抄写了一份官方文书,加盖刻制好的阎锡山大印,就这样闯出了山西,来到北平。在北平他从报纸上看到了孙中山先生在广州创办黄埔陆军军官学校。他便卖了所有行装,乘火车南下报考了黄埔军校一期。在黄埔军校由于他思想进步,学识出众,在周恩来、叶挺、徐向前等共产党人的影响下,很快就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北伐时期他已担任了区队一级的职务,北伐失败,蒋介石发动“四.二七”政变时,他与党失去联系,只身一人跑到上海。在上海他被国民党抓获,因是黄埔一期学员,蒋介石曾有言:“不杀黄埔生”。加之他学识出众,所以蒋介石不仅没有杀他,反而委予少将参议。淮海战役时他被人民解放军二野四兵团陈赓部俘获,因陈赓与之又是黄埔同窗,知道他是个人才,请示周恩来如何处置,周恩来念他过去对革命有功,脱党后虽任了国民党少将参议,但没有出卖组织和同志,因此决定不关押他,让陈赓带在身边让其做点有益的事情。解放战争的形势发展很快,人民解放军打过长江后势如破竹,以风卷残云之势,夺取了全国胜利。范子明也就跟随陈赓从南京一直南下到了昆明。全国解放后,组织决定将范子明交给了公安厅管理,其公开身份是北京饭店经理,实际上也利用他的特殊身份做一些统战工作和情报工作。此间,周恩来总理来昆明时还接见过他,并请他书写过几个条幅,据说北京人民大会堂还珍藏有他的墨宝。年“四清”运动后,北京饭店与公安厅脱钩,范子明结束了其历史使命,因年近八旬,故赋闲在家。当这位老人目睹社会的混乱,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得不到保障,治安无人问津。老人在群众推举下,以其特殊的身份,腰系一根草绳,手杵拐杖到省革委会请愿,要求让曹政出来工作。他诚恳地对接待人员说:“我是个行将凋谢之人,经历了新旧两个社会,既了解国民党也了解共产党,谁是好人,谁是坏人看得十分真切,今天我不仅只是代表我个人,也代表盼望安宁的百姓,请求让刑侦专家尽快出来工作,以慰藉百姓之愿。曹政可是共产党一手培养起来的呀!”说完后他将自己用毛笔书写的请愿书双手交给了接待人员后,老泪纵横,步履蹒跚,一步一步地消失在茫茫人流中。往期链接:盾神(1):抗日烽火
盾神(2):足迹追踪
盾神(3):再添新案
盾神(4):打击一贯道
盾神(5):招贤纳士
盾神(6):无名女尸之谜盾神(7):一次死亡19人的惨案盾神(8):块梅花牌手表盾神(9):昆明犬的诞生盾神(10):发生在军营的谋杀案盾神(11):枪下留人盾神(12):国庆前的谋杀案盾神(13):科员携巨款神秘失踪之谜盾神(14):被干扰的刑侦案件喜欢本公号的朋友可添加qukeke(二群),Anatomica(三群)进入群中,欢迎交流!
想买书的朋友,子敬搜集八大系列图书,PDF版本,喜欢也进群找子敬。
红安八尸案系列链接:十大悬案之红安八尸案
天下第一悬案:追踪呼兰大侠
终结狰狞:中国刑侦史上单人连续作案杀人数目最多的罪犯
刑侦一号案:京-冀-疆系列杀人抢劫案
沈阳三八大案侦破纪实
西安大追捕:西安魏振海特大杀人案侦破纪实
马玉林探案:神眼马玉林的传奇人生
喜欢子敬的文章请扫码打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