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当心这里堵住,三成脑梗因它而起

治疗皮肤科北京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很多人在日常体检或检查中,会看到“颈动脉狭窄”这几个字,它导致的严重后果大家都很熟悉——脑梗死。据统计,有接近1/3的脑梗死与颈动脉狭窄有关。

01

20分钟开通血管

手术消除隐患

5月6日,57岁的贾先生(化名)因左侧肢体医院三墩院区,头颅CTA显示右侧颈内动脉闭塞,神经内科会诊考虑脑梗死进行了溶栓治疗并同时安排进一步磁共振检查。在治疗和检查过程中突然出现病情加重,左侧肢体出现完全瘫痪,并且意识模糊、言语不清。磁共振灌注结果显示贾先生右侧大脑半球小面积梗死伴大面积缺血区。

医院神经介入团队立即对贾先生进行了脑血管造影,结果显示,贾先生右颈内动脉起始部斑块导致血管完全闭塞。

颈动脉斑块的危险不仅在于斑块整块或者部分脱落后导致栓塞,最大的危害在于堵塞血管主干导致脑供血不足,容易形成缺血性脑卒中。类似厨房下水道中积存的油污,时间久了会导致下水道堵塞。

医院神经介入科副主任(主持工作)吴炯主任医师说:“人的大脑好比水稻田,脑血管动脉好比水渠,水渠断了水,田中间的水稻首先干枯坏死,继而扩散到整个稻田,我们医生所做的,就是尽快修复水渠,减少水稻干枯的面积。”

△红色部分是核心梗死区,是已经发生不可逆梗死的区域,绿色部分是缺血半暗带,血管开通就是尽可能挽救缺血半暗带(绿色部分)

问题找到了,那如何治疗?“斑块长到一定程度,导致血管管腔高度狭窄或闭塞影响脑血流,需要手术治疗。”吴炯说,对于贾先生而言,最需要进行的是劲动脉支架置入术。入院当晚,手术一气呵成。时间定格在20分钟,贾先生生命体征正常,血管通畅,手术顺利结束。

目前,贾先生恢复良好,左侧肌体肌力达到IV级,再三谢过医院脑科中心团队后,精神抖擞地出院。

九死一生的“基底动脉闭塞”

她逃过一劫……

相比之下,68岁的胡女士(化名)发病则更为严重。贾先生入院当天,她因突发意识不清3小时被紧急送至医院灵隐院区。“当时她处于昏迷状态,我们紧急开通绿色通道,经检查为‘基底动脉闭塞’。”医院神经介入科周育苗副主任医师表示。

基底动脉闭塞导致的脑梗死是临床上最为严重的一个类型,它可以导致脑干、小脑的急性坏死,由于脑干是人体的生命中枢之所在,控制人体的呼吸、心跳等生命体征,一旦出现异常就可能导致死亡。可以说当时胡女士的生存几率不到20%。

经完善相关检查,排除禁忌,脑科中心团队立即为胡女士进行溶栓以及桥接在急诊全麻下行“血管再通术”。手术非常成功,胡女士的四肢肌力目前已达到IV级左右。而在当天,医院脑科团队还为其余7名患者完成了介入手术,成功解除了患者的健康威胁。

成年人1/3都有颈动脉斑块或狭窄

医院副院长万曙主任医师表示,脑梗患者在日常生活中很常见,最重要的就是能够第一时间送到附近的卒中中心进行专业救治,医院脑科中心提供7×24小时及时高效的救治,日日夜夜为患者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像当天这样三墩、灵隐两院区同时接治脑梗病例是医院脑科中心7*24小时的工作常态,后者情况危急,最终通过团队的努力战胜了死神,前者症状虽然不算特别严重,但依然严峻,我们需要对脑梗以及脑梗的前兆做更多的了解:颈动脉是非常重要的动脉血管,简单说颈动脉是心脏给大脑供血的交通要塞!一旦这条交通要塞堵车,直接受到影响的就是大脑供血!

大部分人从青少年开始逐渐出现颈动脉斑块,到了40岁开始逐渐加重,到了60岁几乎所有人或多或少都有颈动脉斑块。据年Lancet子刊上发表的一项研究数据,目前我国有将近2亿人患有颈动脉斑块,其中年龄40岁以上的人群中,颈动脉斑块的检出率超过40%!

堵塞程度不同,堵塞时间不同,身体的表现也可不同。

成年人1/3都有不同程度的颈动脉斑块或狭窄,但是大部分颈动脉斑块没有任何明显症状,很多人都是在常规体检的时候,通过颈部超声发现的。

不过每个人的表现不一样,有的人或许50%狭窄的时候就出现症状,有的人70%或许都不出现症状。颈动脉狭窄加重,可能出现比较典型的脑缺血表现。

这些表现提示颈动脉狭窄

脑部缺血症状:头晕、头昏、耳鸣、记忆力减退、视物模糊、失眠多梦。

眼部缺血症状:视力下降、偏盲、黑曚。

短暂脑缺血发作:一过性失语、偏瘫、偏盲等等,一般持续几分钟,大多数患者1-2小时内恢复,少数24小时内恢复,不遗留后遗症。

颈动脉还与心脏跳动有一定联系,颈动脉斑块可能会导致心律失常。

万曙提醒,如果发生较大斑块脱落,造成相对粗大的颅内动脉栓塞,就会导致急性脑梗塞,便会引起永久性的偏瘫、偏身感觉、偏盲及语言功能的障碍等。目前还没有一种药物能够确切消除颈动脉斑块,但调整生活方式,控制危险因素,可以延缓斑块的生长。

编辑:婧审核:珑

来源:神经介入科

采写:宣传统战部郭俊

本文为医院原创,转载请注明来源“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qdnqx/8953.html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