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高通量二代测序的成功应用,新的分子靶点不断被发现、针对特异突变的新药也不断被研发和应用。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的治疗能否从新的检测技术中获益呢?年CaseRepOncol发表的一篇案例,可以很好地回答这个问题。
一、克唑替尼治疗MET扩增原发灶不明转移癌病史:
59岁女性,每年抽烟60包。大脑前额、左腹部发现肿物,诊断为原发灶不明腺癌,接受了4周期的卡铂+多西他赛治疗后,PET-CT发现腹部肿瘤扩散。
基因检测及治疗方案:
采用二代测序技术检测肿瘤相关基因的整个编译序列,以及14个在肿瘤中高频重排的基因的36个内含子。结果表明:该患者肿瘤组织中存在MET、CCND1、MYC基因扩增,以及KRASG12V,TP53RL及CARD11NS突变。曾有报道表明MET扩增的非小细胞肺癌患者对克唑替尼有抗肿瘤反应。基于这个证据,该患者接受了克唑替尼治疗。
疗效:
克唑替尼用药三个月后PET-CT扫描表明腹部肿块完全消失。
克唑替尼治疗前克唑替尼治疗3个月后案例总结: 先进完善的基因检测手段使得我们能够检测到预料之外的基因组变化,并采取有效的针对性治疗手段。因此,基于二代测序技术的基因检测将为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提供新的治疗机会。二、中源协和基因无创肿瘤精准用药检测中源协和基因重磅推出隆泰无创肿瘤精准用药检测,通过检测血浆中的循环肿瘤DNA(ctDNA),为肿瘤患者提供个体化用药指导。
产品名称
检测内容
检测变异类型
指导药物
隆泰无创肿瘤精准用药检测
检测59个肿瘤相关基因(42个靶向基因、17个化疗基因)
点突变、插入缺失、融合、扩增、多态性
41种靶向药物
5种临床试验药物
19种化疗药物
适用人群:1.拟采用靶向治疗的患者2.靶向治疗耐药,需要重新制定治疗方案的患者3.希望进行动态疗效监测的患者4.需进行化疗药物疗效及毒副作用评估的患者5.原发灶不明转移癌(CUP)患者6.无法或不愿取活检的癌症患者参考文献:1、PalmaNA,etal.CaseRepOncol.;7(2):-8.2、贺小停等,《中国全科医学》.;16(11):- 中源协和基因赞赏
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