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级护师:
1、题干:真题-Z有机磷农药中毒后患者呼出的气体气味是
A、蒜臭味B、烂苹果味C、苦杏仁味D、酒味E、粪臭味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有机磷中毒急性期症状有呼出气体有蒜味,瞳孔缩小,大汗淋漓,肌肉颤动,意识障碍等(A对);呼吸气为烂苹果味多见于糖尿病酮症酸中毒(B错);呼吸气为苦杏仁味多见于氰化物中毒(C错);呼吸气为酒味多为酒精中毒的症状(D错);肠梗阻时呕吐物为粪臭味(E错)。
患者男,50岁。确诊乙型肝炎20年,长期需要家人照顾其生活起居,今日该患者因食欲不振、厌油、腹胀3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查体:全身散在皮肤紫癜,腹部胀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触诊质硬有结节感,边缘较薄,无压痛。实验室检查:ALT(GPT)显著升高,AFP正常。
2、题干:真题-Z若该患者腹水诊断明确,每日摄入的钠盐应控制在
A、1~2g/dB、2~3g/dC、3~4g/dD、4~5g/dE、5~6g/d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ALT(谷丙转氨酶),正常值为0-40U/L,病毒性肝炎是引起转氨酶增高最常见的疾病,AFP为甲胎蛋白是诊断原发性肝癌的一个特异性临床指标;该患者患有乙肝,且病程较长,近期因食欲不振、厌油、腹胀3个月,加重1个月入院,且全身散在皮肤紫癜,腹部胀痛,叩诊移动性浊音阳性,肝脏触诊质硬有结节感,边缘较薄,无压痛,
3、题干:真题-J引起Ⅱ型呼吸衰竭最常见的诱因是
A、过度劳累B、精神紧张C、呼吸道感染D、营养不良E、消化道出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呼吸衰竭是指各种原因引起的肺通气和(或)换气功能严重障碍,使静息状态下不能维持足够的气体交换,导致低氧血症伴或不伴高碳酸血症,进而引起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和相应临床表现的综合征。Ⅱ型呼吸衰竭的特点是氧分压小于60mmHg,二氧化碳分压大于50mmHg,引起该病最常见的诱因是呼吸道感染(C对);劳累、精神紧张、营养不良为引起该病发生的一般常见诱因(ABD错);消化道出血不是呼吸衰竭发生的诱因(E错)。
4、题干:真题-J发生心绞痛的最主要原因是
A、主动脉瓣狭窄B、主动脉痉挛C、全身小动脉痉挛D、冠状动脉粥样硬化E、肺动脉痉挛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心绞痛是在冠状动脉严重狭窄基础上,由于心肌负荷的增加引起的心肌急剧的、暂时的缺血缺氧的临床综合征,特点为阵发性的前胸压榨性疼痛或憋闷感觉,发病机制主要是冠状动脉存在固定狭窄或部分闭塞的基础上发生需氧量的增加(D对);主动脉瓣狭窄是由于主动脉瓣膜口面积减小引起的疾病,常见三联症包括劳力性呼吸困难、心绞痛、晕厥(A错);主动脉痉挛是主动脉缺血缺氧引起的动脉痉挛及相关临床症状(B错);全身小动脉痉挛、肺动脉痉挛与心绞痛的发生无明显联系(CE错)。
5、题干:真题-X原发性肾病综合征复发的主要原因是
A、血栓B、感染C、动脉粥样硬化D、肾功能不全E、血液高凝状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包括感染、血栓及栓塞、急性肾衰竭及动脉粥样硬化、营养不良等,其中感染是常见的并发症,可出现全身各系统的感染,是导致肾病综合征复发及临床疗效不佳的主要原因,严重感染可威胁生命(B对ACE错);肾功能不全不是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并发症,为原发性肾病综合征的病理特点(D错)。
6、题干: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时,患者全血的碳氧血红蛋白浓度是
A、10%B、20%C、30%D、40%E、50%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一氧化碳中毒后根据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及血液中碳氧血红蛋白的含量,将急性一氧化碳中毒分为轻、中、重三度,其中重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全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50%以上(E对);轻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全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10%-20%,中度一氧化碳中毒患者全血碳氧血红蛋白浓度为30%-40%(ABCD错)。
7、题干:真题-Z患者,女,35岁。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癜1年余。实验室检查示血小板明显减少,红细胞、白细胞基本正常。应考虑的诊断为
A、DICB、贫血C、白血病D、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E、再生障碍性贫血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一种复杂的多种机制共同参与的获得性自身免疫性疾病,是由于患者对自身血小板抗原的免疫失耐受,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介导的血小板过度破坏和血小板生成受抑制,出现血小板减少,伴或不伴皮肤黏膜出血的临床表现,出血倾向主要表现为皮肤、黏膜出血,如瘀点、紫癜及外伤后出血不止等情况,多数患者出血轻且局限,但易复发,可因感染导致疾病加重出现广泛、严重的皮肤黏膜及内脏出血,其他临床表现包括乏力、血栓形成倾向等,实验室检查血小板计数减少、体积增大功能一般正常,出血时间延长。分析题干,患者四肢皮肤反复出现紫癜1年余、血小板明显减少,但红细胞、白细胞基本正常,因此应首先考虑是否发生了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D对);DIC是指弥漫性血管内凝血,该病多突然起病,持续数小时或数天,常伴有休克(A错);贫血表现为全血细胞的减少,本题实验室检查血小板减少而白细胞、红细胞正常,不符(B错);白血病实验室检查可见白血病细胞,白细胞明显异常,与题干不符(C错);再生性障碍性贫血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症,本题干患者红细胞及白细胞正常,不符(E错)。
8、题干:真题2-Z关于非特异性感染患者的健康教育,错误的是
A、保持皮肤清洁B、防止皮肤损伤C、处理原发病D、治疗相关的全身性疾病E、经常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非特异性感染,又称为化脓性感染或一般感染,占外科感染绝大多数,对于非特异性感染的患者,健康教育时需注意避免长期持续使用抗生素,以免引起耐药性及菌群失调,降低临床抗生素的治疗效果(E对);非特异性感染患者健康教育包括积极处理原发病、治疗引起感染的相关全身性疾病、保持皮肤清洁及个人卫生、防止皮肤损伤引起感染、根据患者非特异性感染的类型选择合适的抗菌药及用药方式(ABCD错)。
9、题干:真题-J人体最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器官是
A、下丘脑B、腺垂体C、肾上腺D、甲状腺E、胰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下丘脑又称丘脑下部,位于大脑腹面、丘脑的下方,是调节内脏活动和内分泌活动的较高级神经中枢所在(A对);腺垂体是体内最重要的内分泌腺,是脑基底部靠近视丘下部的樱桃状的一个器官,属于内分泌系统的一部分(B错);肾上腺是人体相当重要的内分泌器官,由于位于两侧肾脏的上方(C错);甲状腺属于内分泌器官,位于颈部甲状软骨下方,气管两旁,它控制使用能量的速度、制造蛋白质、调节身体对其他荷尔蒙的敏感性(D错);胰腺分泌胰液,消化蛋白质、脂肪和糖,内分泌腺由大小不同的细胞团─胰岛所组成,有调解血糖,分泌生长抑素,抑制胃肠运动、胰液分泌和胆囊收缩的作用(E错)。
10、题干:真题-Z全肺切除的患者输液速度宜控制在
A、15-20滴/分B、20-25滴/分C、20-30滴/分D、35-40滴/分E、40-45滴/分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一般情况下,成年人输液速度在每分钟40-60滴,全肺切除术后的患者应严格控制输液的量和速度,防止前负荷过重而导致肺水肿,24小时补液量应控制在ml内,速度以20-30滴/分钟为宜(C对ABDE错)。
11、题干:不属于肿瘤的是()
A、粉瘤B、黑色素瘤C、血管瘤D、脂肪瘤E、纤维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粉瘤是皮脂腺囊肿的俗称,不属于肿瘤,主要为皮脂腺排泄管阻塞形成的皮脂腺囊肿(A错,为本题正确答案);黑色素瘤一般指恶性黑素瘤,是一种能产生黑色素的高度恶性肿瘤(B对);血管瘤是先天性良性肿瘤,多见于婴儿出生时或出生后不久(C对);脂肪瘤是由成熟脂肪组织构成的良性肿瘤(D对);纤维瘤由分化良好的皮下结缔组织组成,为一种良性肿瘤(E对)。
12、题干:急性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中间清醒期的长短取决于
A、原发性脑损伤的程度B、出血的来源C、血肿的部位D、血肿形成的速度E、血肿量的大小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硬脑膜外血肿的意识障碍有“昏迷-中间清醒或好转-昏迷”的变化过程,这是因为伤后原发性脑损伤较轻不久后意识恢复,但在一段时间后颅内血肿形成,因颅内压增高导致患者再度出现昏迷。所以,“中间清醒期”的长短取决于血肿形成的速度(D对ABCE错)。
13、题干:患者,女,23岁。因烧伤后行植皮术,术后护理措施应除外
A、保持敷料的清洁和干燥B、植皮的肢体要制动并抬髙患肢C、按时观察创面D、不可挠抓创面E、皮下积脓不可引流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皮肤移植又称植皮术,术后护理过程中应注意若发生皮下积脓应立即使用尖头剪刀剪开并进行引流,操作过程中切勿挤压(E错,为本题正确答案)
14、题干:局部浸润麻醉最常用的药物是
A、0.5%利多卡因B、2%丁卡因C、1%丁卡因D、2%硫喷妥钠E、1%普鲁卡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局部浸润麻醉最常用0.5%普鲁卡因或0.25%~0.5%利多卡因(A对E错);丁卡因对粘膜的穿透力强,常用于表面麻醉(BC错);硫喷妥钠为静脉麻醉药(D错)。
15、题干:某休克患者进行扩容疗法快速输液时,监测得中心静脉压15cmH?0,BP80/60mmHg,应采取的措施是
A、大量输液,加快速度B、控制速度,减慢输液C、减慢输液,加用强心剂D、暂停输液E、用升压药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休克是机体有效循环血容量减少,组织灌注不足,细胞代谢紊乱和功能受损的病理过程,通过监测了解病人病情变化和治疗反应,中心静脉压(CVP)代表了右心房或者胸腔段静脉内压力的变化,可反映全身血容量与右心功能之间的关系,CVP的正常值为5~10cmH?0,如果CVP<5CmH?0,提示血容量不足或静脉回流受阻;若CVP>15cmH?0提示输入液体过多静脉血管床过度收缩或心功能不全或肺循环阻力增高;若CVP>20cmH?O,则表示存在充血性心力衰竭,因此应减慢输液加用强心剂(C对ABDE错)。
16、题干:不宜早期使用营养支持疗法的疾病是
A、短肠综合征B、大面积烧伤C、重症胰腺炎D、休克E、肿瘤放、化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营养支持疗法适用于:1.胃肠疾病影响进食,消化道肿瘤、胃肠梗阻、穿孔、肠瘘、大部分肠切除术后、肠道急性炎症性疾病;2.大手术后、严重大面积烧伤和多发性骨折、多发性脏器损伤;3.重症胰腺炎、急性肾衰或多脏器功能衰竭;4.肿瘤放疗、化疗、脏器移植和骨髓移植等;休克时需尽快补充体液,保证有效的体液循环(D错,为本题正确答案;ABCE对)。
17、题干:脑缺血患者使用钙拮抗药的目的应除外
A、防止脑血管痉挛B、抑制血小板聚集C、防止心律失常D、阻断自由基危害E、减少钙离子流入脑细胞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脑缺血患者使用钙拮抗药不能防止心律失常(C对);使用拮抗药目的是防止脑血管痉挛、抑制血小板聚集、阻断自由基危害和减少钙离子流入脑细胞(ABDE错)。
患者男,35岁,心脏骤停初期复苏成功,但患者意识不清,心电图示三度房室传导阻滞,需继续行二期复苏和后期复苏。
18、题干:97.该患者首选的给药途径是
A、肌内注射B、气管内滴注C、静脉注射D、皮下注射E、心内注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复苏药物的用药途径:首选采用静脉给药,其次是气管内给药,最后才考虑心内注射。(C对)
19、题干:真题-ZSLE患者除关节炎外的表现是
A.无全身症状B.无关节畸形C.有多系统脏器损害D.有关节畸形E.有乏力发热体重减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SLE病人常伴有关节痛,多为对称性、游走性,一般不引起关节畸形,最易受累的关节为近端指间关节、腕、膝及躁关节,部分病例可发生无菌性缺血性骨坏死,股骨头最常累及,其次为肱骨头、胫骨头等。(B对)
20、题干: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危害最大的电解质改变是
A.低血磷B.低血钙C.高血钾D.低血镁E.高血钠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急性肾衰竭少尿期,尿量减少致使发生高钾血症、水中毒(浮肿严重、血压升高、肺水肿或脑水肿)、代谢性酸中毒及急性尿毒症症状,高钾血症及水中毒为主要死因(C对ABDE错)。
主管护师:
1、题干:患者林某,男,3岁,1周前因急性化脓性扁桃体炎入院治疗,发病后患儿出现高热、烦躁不安、哭闹,扁桃体、颊黏膜等多处出现化脓灶,昨日患儿出现腹泻症状,病原学检测为轮状病毒感染。患儿最有可能发生
A、环境感染B、交叉感染C、自身感染D、医源性感染E、医院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医院感染的病原体来自他人的称为交叉感染;医院环境的称为环境感染;病原体来自没有消毒灭菌的医疗器具、污染的血制品和药品等医疗行为所致的称为医源性感染,但都统称为外源性感染。小儿化脓性扁桃体炎是小儿的一种常见病,属于细菌感染所致的上呼吸道疾病,而腹泻是由于轮状病毒感染引起,因此说明轮状病毒是来自他人的,而不是自身,属于交叉感染(B对)。
2、题干:医院感染指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发生的感染是在入院
A、96h后B、72h后C、48h后D、36h后E、24h后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
3、题干:医院感染的叙述正确的是
A、家属在探视时获得的感染不属于院内感染B、由于医源性因素引起的炎症均为院内感染C、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结核不属于院内感染D、医院感染的研究对象主要是病人和医务人员E、凡是医务人员在院医院感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医院感染定义为:医院内获得的感染,包括在住院期医院内获得出院后发生的感染;但不包括入院前已开始或入院时已存在的感染。医院医院感染(D对)。医院感染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医院感染(C对);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医院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⑥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
4、题干:医院感染的是
A、病人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有细菌定植,但尚未有炎症表现B、新生儿在院内经产道感染链球菌C、新生儿在院内经胎盘感染单纯疱疹D、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误吸未被污染的羊水形成肺炎E、术后三日内病人体温升高,三日后恢复正常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B解析:医院感染①无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规定入院48小医院感染;有明确潜伏期的感染,自入院时起超过平均潜伏医院感染。②本次感染直接与上次住院有关。③在原有感染基础上出现其他部位新的感染(除外脓毒血症迁徙灶),或在原感染已知病原体基础上又分离出新的病原体(排除污染和原来的混合感染)的感染。④新生儿在分娩过程中和产后获得的感染(B对)。⑤由于诊疗措施激活的潜在性感染,如疱疹病毒、结核杆菌等的感染。⑥医院工作期间获得的感染。下列情况医院感染①皮肤黏膜开放性伤口只有细菌定植而无炎症表现。②由于创伤或非生物性因子剌激而产生的炎症表现。③新生儿经胎盘获得(出生后48小时内发病)的感染,如单纯疱疹、弓形体病、水痘等。④患者医院内急性发作。
5、题干: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为了防止术后感染,术前应给病人使用广谱抗生素,力图达到"绝对无菌"B、去污染是指人为地将外来致病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方法C、选择性去污染是采用窄谱抗生素,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类细菌D、选择性去污染治疗对使用大量免疫抑制剂的病人疗效不佳E、全部去污染的术后感染率低于选择性去污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所谓去污染就是人为地将机体的正常菌群或已定植的细菌,部分或全部去除的一种防止感染措施,一般可分为全部去污染和选择性去污染两个类型。选择性去污染就是采用窄谱抗菌药物,有针对性地去除某一类细菌(C对)。
6、题干:关于肺炎克雷伯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革兰阳性杆菌B、广泛存在于人体皮肤与外界相通的腔道中C、是ICU常见的条件致病菌D、极易在病人的泌尿道定植E、医护人员的手一般不是传播途径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肺炎克雷伯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的水和土壤中,也是人和动物肠道和上呼吸道的正常菌群的组成部分。易在病人的上呼吸道定植,是ICU最常见的条件致病菌(C对)。可通过医护人员的手传播。
患者刘某,女,75岁,患大叶性肺炎,高热昏迷10天,10天内给予大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近日护士做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
7、题干:关于该致病菌的叙述错误的是
A、常导致深部感染B、可致肺部和消化道感染C、医院感染有进一步增长的趋势D、主要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E、常发生于免疫功能低下的病人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三度失调表现为急性重病症状,如难辨梭菌引起的假膜性肠炎。白假丝酵母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等都可能成为三度失调的优势菌。患者口腔溃疡,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可推断出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引起泌尿道和血液的感染的致病菌主要是大肠埃希菌(D错,本题选D)。
患者刘某,女,75岁,患大叶性肺炎,高热昏迷10天,10天内给予大量广谱抗生素抗感染治疗。近日护士做口腔护理时发现其口腔黏膜破溃,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
8、题干:最可能的感染菌是
A、大肠埃希菌B、溶血性链球菌C、白色念珠菌D、铜绿假单胞菌E、金黄色葡萄球菌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患者口腔溃疡,创面上附着白色膜状物,拭去附着物可见创面轻微出血,可推断出为口腔白色念珠菌感染(C对)。
9、题干:感染多发生在应用抗生素和皮质激素病人的病原菌是
A、革兰阴性菌B、革兰阳性菌C、真菌D、病毒E、衣原体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近年来,真菌引起的院内感染呈现进一步增长的趋势,常见的真菌感染有白色念珠菌、热带念珠菌和曲霉菌。念珠菌感染多发生在长期应用广谱抗菌药物或免疫力低下病人身上,常导致深部感染(C对)。
10、题干:某医院统医院感染发生率,选用下列哪种统计图表示最为合适
A、圆形图B、直方图C、线段图D、直条图E、以上都不合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圆形图可医院感染发生率,以及各科室所占整体的比例(A对)。
11、题干:医院感染资料收集的叙述错误的是
A、只能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B、查阅的内容包括病人相关的医疗、护理文件,如体温单、病程记录等C、符合"医院感染诊断标准"医院感染病例报告卡D、是必不可少的监测内容E、病人家属及陪护人员暂不作为监测的重点人群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医院感染资料的收集不仅仅只是可以通过回顾性方法收集,还可以通过其他方法收集(A错,本题选A)。
医院年6月共收治住院病人人,其中有医院感染,新感染例次数为次,同期有医院感染。医院感染中,50人发生术后切口感染。同期住院病人中共有人接受了外科手术。
12、题干:医院在年6月的术后切口感染发生率约为
A、2%B、5%C、6%D、8%E、10%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部位感染发生率=同期新发生特定部位感染的例数/医院感染危险的人数×%,50/×%=6.25%,约为6%(C对)。
13、题干:用预真空压力蒸气灭菌器对金属器皿包进行压力蒸气灭菌时,下列叙述最正确的是
A、重量不超过10kgB、灭菌时间需要20minC、若不同类的物品,以最易达到的温度和时间为准D、装载量不超过柜室容积的90%E、与敷料包同时灭菌时,放于柜室的上层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①预排气压力蒸汽灭菌:灭菌器的灭菌参数一般为温度~℃,压力.8kPa,灭菌时间4分钟。②灭菌包重量要求:器械包重量不宜超过7kg,敷料包重量不宜超过5kg。③材质不相同时,纺织类物品应放置于上层、竖放,金属器械类放置于下层。④预真空和脉动真空压力蒸汽灭菌器的装载量不应超过柜室容积的90%(D对);同时不应小于柜室容积的10%和5%。
王某,男,44岁,急性化脓性阑尾炎,急诊行开腹阑尾切除术,术前检查各项指标均正常。
14、题干:手术结束后,手术器械的消毒灭菌方法应首选
A、压力蒸汽灭菌B、环氧乙烷灭菌C、2%戊二醛浸泡D、75%乙醇擦拭E、3%过氧化氢浸泡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A解析:压力蒸汽灭菌适用于耐热、耐湿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的灭菌。手术器械耐热、耐热,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A对)。
15、题干:患者季某,女,25岁,因细菌性痢疾住院治疗。护士小张对其进行护理的过程中,错误的是
A、为该病人进行体格检查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B、为病人体格检查完毕后,脱去手套,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C、协助病人倒粪便时,戴一次性橡胶手套D、若手直接接触到病人粪便,应立即用肥皂和流动水洗净双手E、每接触一个病人应更换一副手套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洗手和对卫生手消毒的指征:①直接接触每一个患者前后,从同一患者身体的污染部位移动到清洁部位时。②接触患者黏膜、破损皮肤或伤口前后,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伤口敷料等之后。③穿脱隔离衣前后,摘手套后。④进行无菌操作、接触清洁、无菌物品之前。⑤接触患者周围环境及物品后。⑥处理药物或配餐前。若手直接接触到病人粪便后应进行卫生洗手和手消毒(D错,本题选D)。
16、题干:关于某病房的洗手设备正确的是
A、为防止溅水,将适量纱布缠绕在水龙头上B、液体皂液容器中的皂液少于1/4时,添加新液备用C、在水龙头旁放置纸巾,洗手后拿纸巾去关闭水龙头D、用热水器将水预先加热到37℃备用,以保护手部皮肤E、擦手毛巾清洁、干燥,每周消毒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不可将纱布缠绕在水龙上(A错);盛换皂液的容器宜为一次性使用,重复使用的容器应每周清洁消毒(B错);在水龙头旁放置纸巾,洗手后拿纸巾去关闭水龙头,可避免洗后的手被水龙头污染(C对);37℃的水温稍低(D错);擦手毛巾用过就应该消毒备用(E错)。
17、题干:不得检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的环境是
A、Ⅳ类环境B、Ⅲ类环境C、Ⅱ类环境D、Ⅰ类环境E、以上所有环境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E解析:IV类、III类、II类、I类环境都不能检测出乙型溶血性链球菌、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其他致病性微生物(E对)。
18、题干:患者,男,32岁,电工,Ⅲ度烧伤,烧伤总面积70%,对该病人应采用
A、呼吸道隔离B、消化道隔离C、严密隔离D、保护性隔离E、接触隔离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该患者为Ⅲ度烧伤,烧伤总面积70%,为避免发生感染,应给予保护性隔离(D对)。
19、题干:下列做法符合抗感染药物合理应用原则的是
A、首选广谱抗生素B、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与β-内酰胺类药物同瓶滴注C、尽可能选用多种抗生素,联合用药D、将红霉素用注射用水溶解后放入ml生理盐水中静脉滴注E、急性胆囊炎,使用抗生素治疗后,体温恢复正常,继续用药2周,以巩固疗效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D解析:①使用抗菌药物治疗过程中要注意保护病人的定植抵抗力,尽可能避免使用广谱抗菌药物(A错),防止宿主自身菌群失调,造成外来菌定植及耐药菌株生长,密切注意菌群失调的先兆。②有针对性地选择一种抗菌药物治疗感染,避免无指征的联合用药(C错),以免增加过敏反应、毒性和病人费用,产生拮抗或无关结果,使医护产生假安全感。③急性感染体温恢复正常,症状消失后续用2~3天,体质好的、病程不易迁延者,病情基本控制后1~3天即可停药(E错)。④静脉滴注抗菌药物必须注意配伍禁忌,原则上2种抗菌药物不宜置于同一溶液中静注或滴注以免发生相互作用,而致抗菌药物的活力受到影响,或导致溶液变色、混浊、沉淀等(B错)。⑤大环内醋类(红霉素、吉他霉素等)及多烯抗菌药物(两性霉毒B)可采用连续给药方案,避免毒性反应。用注射用水溶液溶解后放入盐水中静点,防止水解失效(D对)。
20、题干:在护理使用抗菌药物的婴儿时,护士应每日观察婴儿的口腔有无
A、KOPLI斑B、皮疹C、鹅口疮D、牙龈感染E、瘀点
向下滑动查看参考答案↓↓↓↓↓↓↓
答案:C解析:长期使用抗菌药,容易导致菌群失调,引起真菌感染,因此长期使用抗菌药物的婴儿,应注意观察口腔内有无鹅口疮,鹅口疮是由白色念珠菌感染所引起(C对)。
由百位名师结合19年考试大纲历时3个月整理出品,整套试卷全部都是干货!考点命中率高达98%!纸质版?电子版任君选择,纸质版包邮到家哦~
点击阅读原文,下星题库APP
点在看,给小编加鸡腿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