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iteName}
首页
轻度脑缺血
老年人脑缺血
脑缺血的症状
脑缺血的原因
脑缺血治疗
颈椎病脑缺血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血管外科急症手术的

苏孜阿甫片价格 https://m-mip.39.net/nk/mip_4624713.html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爆发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强有力领导下、医务人员奋力拼搏及全国人民的大力配合下已经取得初步成效。冬春交替时节是血管外科急症高发期,针对当前形势下,如何在“SEAS”原则指导下,安全、有效的救治患者,同时全面保障医护人员安全?海军医院血管外科曲乐丰主任团队给大家分享相关诊疗体会。

本文内容已经过同行评议,以优先出版方式在线发表,可作为有效引用数据。由于优先发表的内容尚未完成完整的编校流程,《中华普通外科杂志》不保证其数据与印刷版内容的一致性。

柏骏,曲乐丰,金杰,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血管外科急症手术的诊治体会[J].中华普通外科杂志,,35(3):E.DOI:10./cma.j.cn-0216-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血管外科急症手术的诊治体会

柏骏曲乐丰金杰吴鉴今

海军医院血管外科

通信作者:曲乐丰,E-mail:qulefeng

smmu.edu.cn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自年12月份,在湖北省武汉市发现后[1-2],呈爆发趋势迅速蔓延至全国及国外[3-4]。目前世界卫生组织将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命名为“COVID-19”(coronavirusdisease)。COVID-19严重危害了广大人民群众及医务人员的生命健康。面对疫情,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迅速响应,将该病纳入《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规定的乙类传染病,并要求采取甲类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措施[5]。血管系统疾病是我国第一位死亡原因,当前正是血管系统疾病高发时期,尤其是是血管外科急症,如主动脉夹层、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等。血管外科急症病情凶险、死亡率高,及时诊断并救治可显著降低死亡率。当前,我们要对COVID-19保持高度警惕,重点做好预防和排除工作,同时也要防止过度防控,造成不必要的精神紧张和防疫耗材的浪费。本文介绍新形势下血管外科重症患者COVID-19排查、手术策略的优化设计,并发症防治及医护人员的防护,为疫情期间临床如何开展血管外科急症救治提供参考。

资料与方法

一、研究对象年2月1至10日我科收治了4例血管外科急症患者,1例为57岁男性患者,突发胸闷、胸痛1d。CTA提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2周前因肺炎住院治疗,经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排除COVID-19,痊愈出院,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例为64岁男性患者,突发胸背部疼痛8h。CTA提示急性胸主动脉夹层(StanfordB型),既往有高血压病史。1例为70岁男性患者,突发右侧肢体无力半个月,加重2d。CTA提示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既往有高血压、冠心病病史。1例为71岁男性患者,右足第1-4足趾、前1/2足面及足底感染、流脓、疼痛2周,加重1d。3个月前因右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行右下肢动脉球囊扩张术,既往有高血压、糖尿病史。二、处置方法1.急诊诊疗:疫情发生后我院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国家规定[5-6]并制定相关管理及诊疗措施。实施三级预检分诊制度、发热门诊分区域诊疗,医护人员防护下接诊。血管外科医生接诊血管外科急症患者,按照血管病诊疗规范7对急诊患者进行全面、系统评估,快速分析病情并根据相关处置流程采取相应的措施。2.COVID-19筛查:所有患者从预检、就诊每个环节,医护人员均详细询问并确定患者的籍贯、居住地、有无疫区旅行史、有无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相关行动轨迹及场所逗留史等流行病学情况。所有患者进行体温、血常规检查,必要时行咽拭子、呼吸系统病毒检测和胸部CT检查。3.综合评估下个体化制定诊疗方案[7-8]:综合患者流行病学筛查结果及血管病急症评估情况,制定个性化的诊疗措施。对于COVID-19疑似/确诊病例,经过急诊综合治疗后病情尚稳定、可行择期或限期手术的患者,按照国家相关要求5-6转运至定点医疗机构进一步诊治。对于COVID-19疑似/确诊病例,经过急诊综合治疗后病情仍危急、需行急诊手术的患者,按照COVID-19手术管理方案,做好飞沫隔离、空气隔离和接触隔离和三级防护。医院开辟的专用负压手术间实施手术,相关手术人员均采取三级防护,对手术间进出人员严格管控,术后患者转至隔离病房继续治疗。对于COVID-19排除病例,根据手术危急程度,以及经综合治疗后患者病情稳定程度制定相关方案。可行择期手术的一律进行综合保守治疗暂缓手术;行限期手术的在充分准备如改善全身情况、药物准备和手术预案准备后,合理安排手术;行急诊手术的应按照相关流程7开展手术。以上所有手术均应参考执行COVID-19手术管理方案。应在防护、安全、简捷、微创的原则下制定手术方案,充分发挥血管外科腔内微创手术的优势。麻醉方式尽量选择局麻或者腰麻,确需全麻者需经麻醉科、呼吸科、重症医学科等多学科会诊评估。手术入路以穿刺、小切口为主,尽量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注意术中保暖,情绪安抚等措施。4.术后管理及随访:COVID-19疑似/确诊病例术后应转至重症隔离病区,病情医院进一步治疗。所有患者遵守血管外科术后管理原则,并且按照COVID-1防护要求,持续监测体温、血常规,必要时病毒核酸检测、胸部CT复查。随访复查根据疫情形势采取多种方式,推荐网络、电话等非接触方式,做好患者宣教。5.心理干预:会同心理干预专家,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进行必要的心理评估及干预,最大程度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心理健康,促进患者术后康复,提高医护人员执业信心及安全。

结果

经过流行病学筛查,2例为本地居民,2例为江苏籍居民,均无与疫区及疑似/确诊病例接触史、疫区场所逗留史,辅助检查等未发现疑似/确诊病例诊断依据,综合分析4例患者均予以排除COVID-19。经过病情综合评估,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按照控制血压、心率、镇静、镇痛等综合处理后,疼痛加重、血压控制不佳,急诊行主动脉夹层腔内修复术(TEVAR)。1例右足感染患者,考虑右足湿性坏疽、糖尿病足,感染控制不佳,进一步加重并发全身感染可能性大,急诊行右足截肢术。1例左侧颈内动脉重度狭窄患者,频发短暂脑缺血发作(TIA),颈动脉彩超及颈动脉CTA提示不稳定斑块可行性大,充分准备后行左侧颈动脉支架成形术。行腔内微创手术的3例患者采用局麻,穿刺入路,无切口;行右足截肢术的1例患者采用腰麻,开放手术。所有手术均成功,腔内微创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36.6min,术中平均出血量为16.6ml。术后4例患者病情均平稳,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发热,体温在38.5度以内,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无呼吸道症状,无穿刺点及其他部位感染,胸部CT复查无明显异常,连续两次呼吸道病原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1d),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排除COVID-19。以上患者,经过预防性抗生素治疗及其他对症治疗后均改善,无发热及其他感染表现。

讨论

目前已经明确,COVID-19是一组以发热、乏力、干咳、头疼等症状起病,部分以恶心、呕吐、腹泻为首发症状的可人传人的严重传染病[9]。无症状潜伏期患者较为隐蔽,是重要的传染源。更为严重的是,COVID-19院内感染率可高达41.3%,其中医务人员占29%[10]。新形势下,我国社会各界在国家强有力指导下,均采取了积极的防控策略,医疗机构更是要在《医疗机构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预防与控制技术指南(第一版))》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指导框架下严格规范诊疗活动。在当前临床诊疗中受到季节影响,冬春交替时节正是血管外科重症疾病高发期。因此,必须在疫情防护下,结合专业特色对患者进行快速、有效的诊治。在急诊接诊前,所有患者都要按照三级预检分诊制度,进行COVID-19初步筛查。接诊医生必须再次耐心询问、仔细了解流行病学史,尤其是疫区及疑似/确诊患者接触史。对发热且疑似患者,在有条件下应行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虽然病毒核酸检测的特异度高,但目前也发现多次阴性结果的确诊病例[11]。因此,建议CT初期筛查可作为重要且必须手段,胸部影像可以呈现胸膜下斑片影,磨玻璃样影和间质性肺炎表现,多灶、多叶段受累甚至白肺表现的重症表现应尤为重视[9]。本组4例患者中,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2周前因肺炎就诊,经核酸检测排除COVID-19,此次入院后,根据《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再次排除COVID-19;其他3例患者也进行了筛查。专科医生对重症患者的全面评估是制定下一步诊疗方案的关键步骤。1例主动脉夹层患者,合并恶性高血压,收缩压最高至mmHg,联合降压治疗效果不佳,有急诊手术指征[12]。1例急性主动脉夹层患者,持续背部疼痛,需强力镇痛治疗,经过综合保守治疗后胸痛持续加剧,有急诊手术指征[12]。1例右足坏疽患者,合并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糖尿病足,3个月前我科行膝下动脉PTA术,近半个月足部感染、疼痛加重、湿性坏疽发展迅速,下肢血管超声及CTA提示,足部动脉弓闭塞,末梢血管病变,为防止感染进一步进展为全身感染,拟急诊行截肢术。1例颈动脉重度狭窄,频发TIA,超声及CTA提示重度狭窄,混合不稳定斑块,近期进展至脑卒中可能性大,应行限期手术;颈动脉内膜剥脱术及颈动脉支架术均是安全有效手段[13],疫情下选择更为微创的颈动脉支架成形术。手术方式应该选择对患者全身情况尤其是肺部情况影响较小的方式,腔内介入手术是首选方案,同时在麻醉方式的选择、手术入路、手术操作等诸多方面尽量优化。本组3例腔内微创手术均在局麻、穿刺下进行,手术时间约30min,术后鼓励患者早期下床活动以促进康复。本文入组病例在排除COVID-19后,重点做好围手术期防护,包括患者佩戴口罩、术中医务人员增加隔离衣及佩戴护目镜,手术间隙消毒手术室30min,术后患者出现发热等并发症时应进行鉴别诊断,以排除COVID-19等。在实际临床工作中需做到保持警惕、时刻准备,对疑似或确诊患者需多学科会诊,使用专用手术室,开辟专用通道及专用电梯,做好专用手术间消毒及所有医护、清洁人员的防护。全部手术参与人员严格执行个人消毒和三级防护,尤其是手术台上人员,必须穿着隔离衣,佩戴护目镜。做好手术室人员管理和控制,杜绝参观人员。手术结束,医护人员应防护用品和手术衣弃置于医疗废物桶内,完成手卫生后离开;相关人员做好医疗废物管理和手术器械消毒等工作,所有手术参与人员必须做好备案[14]。术后安置病房建议按照隔离标准执行,1人1间,严格限制或者避免家属陪护,做好病房消毒及所有进出人员消毒、防护工作。所有患者监测体温,至少行2次血常规等检查,至少行1次胸部CT复查。熟练掌握专科疾病本身常见并发症,控制术后感染,出现呼吸系统症状时,应做好鉴别诊断。对于术后发热患者,要细致区分发热原因,参考指南6合理排查,无需恐慌及过度防控,合理使用防控物资。本组2例主动脉夹层患者术后出现38℃以下发热,白细胞计数轻度增高,立即进行胸部CT复查,未发现新发炎症病灶,查看手术穿刺点均愈合良好,患者无呼吸系统、泌尿系统等感染,不符合COVID-19诊断标准。据此推测,发热多为主动脉夹层术后反应,如夹层假腔血栓形成与吸收,预防截瘫使用的脱水、激素等治疗也可使得白细胞计数增高。经过规范的对症支持治疗,鼓励患者早期下床康复锻炼后,2例患者体温恢复正常。COVID-19的疫情发展迅速、形势严峻,给广大同胞及医护人员带来巨大的身体及心理压力。对于患者,应该加强人文关怀及心理疏导,多与患者及其家属进行病情解释和沟通,缓解其心理压力[15]。对于处在长期高压状态下的一线医务人员,也要做好心理状况调查及有效干预,实时动态掌握医务人员情绪状态、心理活动、健康情况,在条件允许情况下改善医务人员办公、休息条件,改善饮食,增强营养,从各个方面消除医务人员顾虑,保持良好的工作、生活状态。通过以上患者的救治,将当前血管外科急症患者诊疗原则和策略总结为SEAS:以保障患者及医护人员的整体安全为原则(Safe);以救命、防残、改善生活质量的有效救治为策略(Effective);避免与过多人员接触、减少复杂操作及创伤、减少移植物植入(Avoidance);以简捷、微创、局麻等为首选方式(Simple)。通过SEAS原则的应用,达到安全、有效地救治患者,保障医护人员安全的目的。综上所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形势下,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关防控措施指导,通过各个环节防控布置及实施,建立患者-医疗-护理-管理的全方位防控体系,在此基础上血管外科可安全、有效的救治重症患者,并可进一步优化门诊、急诊及病房工作。

参考文献

(在框内向上滑动手指即可浏览全部参考文献)

1.ZhuN,ZhangD,WangW,etal.ANovelCoronavirusfromPatientswithPneumoniainChina,[J].NEnglJMed,,(8):-.DOI:10./NEJMoa.

2.LiQ,GuanX,WuP,etal.EarlyTransmissionDynamicsinWuhan,China,ofNovelCoronavirus-InfectedPneumonia[J].NEnglJMed,,DOI:10./NEJMoa2316.

3.HolshueML,DeBoltC,LindquistS,etal.FirstCaseofNovelCoronavirusintheUnitedStates[J].NEnglJMed,,DOI:10./NEJMoa2191.

4.PongpirulWA,PongpirulK,RatnarathonAC,etal.JourneyofaThaiTaxiDriverandNovelCoronavirus[J].NEnglJMed,,DOI:10./NEJMc2621.

5.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五版)[EB/OL].(-02-04)[-02-05].

转载请注明:http://www.naoquexuezao.com/lnrnqx/6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
  • 推荐文章

    • 没有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

    • 没有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