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病:
脑梗死、脑出血
脑梗死特点:
脑梗死又称缺血性脑卒中,是指由于脑部血液供应障碍,缺血、缺氧引起的局限性脑组织的缺血性坏死或脑软化。脑梗死的临床类型有脑血栓形成,腔隙性梗死和脑栓塞等。
诊断:
1、老年患者居多
2、多在静态发病,多无明显头痛与呕吐
3、起病急,迅速出现局限性神经功能缺失症状,并持续24小时以上
4、症状常在几小时或较长时间内逐渐加重
5、意识常清晰或轻度意识障碍,而有明显偏瘫,偏身感觉障碍、失语
6、常有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高血脂、糖尿病史
7、头颅CT24-48小时后逐渐显示与闭塞血管供血区一致的低密度梗死灶
8、其他血管造影、脑电图检查等可提供诊断依据
脑出血特点:
1、脑出血又称脑溢血,是指非外伤性脑实质内的自发性出血,病因多样,绝大多数是高血压小动脉硬化的血管破裂引起,故有人也称高血压性脑出血。
2、高血压患者约有1/3的机会发生脑出血,而约95% 的脑出血患者有高血压。脑出血是中老年常见的急性脑血管病,病死率和致残率都很高,是我国脑血管病中死亡率最高的临床类型。
常用药:
阿司匹林
适用症状1、镇痛、解热
2、抗炎、抗风湿
3、关节炎
4、抗血栓
本品对血小板聚集有抑制作用,可防止血栓形成,临床用于预防一过性脑缺血发作、心肌梗死、心房颤动、人工心脏瓣膜、动静脉瘘或其他手术后的血栓形成。也可用于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
不良发应:
一般用于解热镇痛的剂量很少引起不良反应。长期大量用药(如治疗风湿热)、尤其当药物血浓度〉μg/ml时较易出现不良反应。血药浓度愈高,不良反应愈明显。
(1)见的有恶心、呕吐、上腹部不适或疼痛(由于本品对胃粘膜的直接刺激引起)等胃肠道反应(发生率3%~9%),停药后多可消失。长期或大剂量服用可有胃肠道出血或溃疡。
(2)中枢神经:出现可逆性耳鸣、听力下降,多在服用一定疗程,血药浓度达~g/L后出现。
(3)过敏反应:出现于0.2%的病人,表现为哮喘、荨麻疹、血管神经性水肿或休克。多为易感者,服药后迅速出现呼吸困难,严重者可致死亡,称为阿司匹林哮喘。有的是阿司匹林过敏、哮喘和鼻息肉三联征,往往与遗传和环境因素有关。
(4)肝、肾功能损害,与剂量大小有关,尤其是剂量过大使血药浓度达μg/ml时易发生。损害均是可逆性的,停药后可恢复。
阿托伐他汀
作用用于治疗高胆固醇血症和混合型高脂血症;冠心病和脑中风的防治。
成人常用量口服:10-20mg,每日1次,晚餐时服用。剂量可按需要调整,但最大剂量不超过每日80mg。
不良发应:
1、本品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为胃肠道不适,其它还有头痛、皮疹、头晕、视觉模糊和味觉障碍。
2、偶可引起血氨基转移酶可逆性升高。因此需监测肝功能。
3、少见的不良反应有失眠。
4、有报道发生过肝炎、胰腺炎及过敏反应如血管神经性水肿。
注意事项:
1、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血胆固醇和血肌酸磷酸激酶。有肝病史者服用本品还应定期监测肝功能。
2、在治疗过程中如发生血氨基转移酶增高达正常高限的3倍,或血肌酸磷酸激酶显著增高或有肌炎、胰腺炎表现时,应停用本品。
3、应用本品时如有低血压、严重急性感染、创伤、代谢紊乱等情况,须注意可能出现的继发于肌溶解后的肾功能衰竭。
4、肾功能不全时应减少本品剂量。
5、本品宜与饮食共进,以利吸收。
6、饮食疗法始终是治疗高血脂的首要方法,加强锻炼和减轻体重等方式,都将优于任何形式的药物治疗。
氯吡格雷
作用预防和治疗因血小板高聚集状态引起的心、脑及其它动脉的循环障碍疾病。
口服,可与食物同服也可单独服用。每日一次,每次二片。
不良反应:
偶见胃肠道反应(如腹痛、消化不良、便秘或腹泻),皮疹,皮肤粘膜出血。罕见白细胞减少和粒细胞缺乏。
胞磷胆碱
作用用于急性颅脑外伤和脑术后意识障碍。
每日2次~3次,成人每次0.1g~0.2g,儿童每次0.1g。
不良反应:
本品对人及动物均无明显的毒性作用,对呼吸、脉搏、血压无影响,偶有一过性血压下降、失眠兴奋及给药后发热等,停药后即可消失。
茴拉西坦
作用适用于中、老年记忆减退和脑血管病后的记忆减退。
口服,每次0.1~0.2g(2~4片),每日3次,疗程4~8周。
不良发应:
本品不良反应较少,偶见口干、厌食、便秘、头昏、嗜睡,停药后消失。
银杏叶
作用活血化瘀通络。用于瘀血阻络引起的胸痹心痛、中风、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脑梗死见上述证候者。
口服,一次2片,一日3次
不良反应:
个别患者服药后有胃部不适
投稿方式
内网邮箱转发:徐郁文
邮箱:
qq.北京治疗白癜风手术价格北京哪个医院治疗白癜风治得好推荐文章
热点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