泌尿系感染即尿路感染,多指细菌等致病微生物入侵尿路所导致的感染。主要表现有:小便频急、淋漓不尽、尿道涩痛,或腰痛、恶寒发热等,是老年人常见的疾病之一,发病率在15%-20%,在老年人感染性疾病中占第二位,仅次于呼吸道感染。老年人泌尿系感染的临床表现与一般人有所不同,临床症状不典型,治疗上相对困难。
一.发病原因:
1.防御功能减退:老年人机体免疫防御功能减退,全身抵抗力下降;同时,由于膀胱黏膜缺血、骨盆肌肉松弛等使局部抵抗力下降,尿道和膀胱黏膜上皮细胞对细菌的黏附性和敏感性增高,导致老年人更容易受到来自会阴部皮肤黏膜致病菌的侵袭而引起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作。
2.残余尿量增加:随着年龄增长,老年人的膀胱逼尿肌可出现退化、萎缩及纤维增生等改变。这些改变可引起膀胱无力,造成膀胱容量减小,导致排尿量减少,排尿次数增多及排尿不彻底。残余尿量增多,容易成为致病菌滋生的“温床”而致泌尿系统感染复发。
3.尿路梗阻:老年男性易患前列腺增生症,中度以上前列腺增生可压迫尿道而导致尿流不畅,且前列腺增生可致前列腺液分泌减少,局部杀菌能力下降,使老年男性罹患泌尿系统感染的几率增加。同时,尿路结石、尿道狭隘、尿路肿瘤等尿路疾病增多,使尿路梗阻问题增多。尿路梗阻造成尿流不畅,残余尿量增多,细菌容易在尿路中生存与繁殖,导致泌尿系统感染反复发生。
4.药物因素:老年人高血压、糖尿病等发病率增高,营养不良、长期卧床、滥用药的机会增多,容易导致条件致病菌感染。
二.临床表现:
1.膀胱炎:临床表现为急性膀胱炎和慢性膀胱炎。急性膀胱炎一般无明显全身症状,常表现为尿频、尿急、排尿不畅、下腹部不适等膀胱刺激症状。尿常规检查可见脓尿、血尿。尿培养菌阳性。频发性膀胱炎分为复发和感染,往往是有特殊性细菌感染及轻度混合型感染或有易感因素存在。
2.急性肾盂肾炎:多起病急骤,常有寒战、高热(体温达39°C以上),一般呈弛张热,常伴头痛,全身酸痛,热退时大汗,食欲不振,恶心呕吐等症状。有尿频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症状,大多伴腰痛或肾区不适。腰部上输尿管点或肋腰点有压痛,肾区扣击痛阳性,多表现为脓尿或血尿。
3.慢性肾盂肾炎:临床表现较为复杂,有时只表现为无症状性菌尿。半数以上患者有急性肾盂肾炎既往史,其后出现乏力、低热、厌食及腰酸痛等症状,常伴有尿路刺激征,但症状较急性期轻。
三.中西医治疗:
1.中医治疗:初期以利水通淋为主要治法,但也要考虑肾虚之本,不宜过用苦寒之品,病情缓解期以健脾益气补肾为主,佐以利水通淋。可以中药配合针灸及药膳,药膳可以选用淡竹叶粥清心、除烦、利尿;鲤鱼汤健脾利水。
2.西医治疗:治疗目的在于预防或治疗败血症,缓解症状,清除感染灶,消灭尿路病原体,预防复发和长期并发症。老年性泌尿系感染复发率和再感染率较高,且易病发菌血症、败血症、感染性休克,应重视早期诊断和治疗。一般治疗:鼓励老人多饮水,勤排尿;有发热等全身症状应卧床休息;可以服用碳酸氢钠以碱化尿液。1急性膀胱炎,一般选用1-3天抗生素治疗,有效控制感染。2.急性肾盂肾炎,依据病情轻重结合药敏试验,选用抗生素治疗。3.慢性肾盂肾炎,急性期依据急性肾盂肾炎治疗,反复发作的应通过尿细菌培养确定菌型,明确此次发作是复发还是重新感染。
四.预防与调护:
1.注意休息,密切观察老人尿液颜色、次数、尿量、体温等变化,注意外阴清洁卫生,积极预防再感染。
2.多饮水,饮食宜易于消化,富于营养,忌饮酒及辛辣刺激性食物。
3.适寒温,调情志,促进恢复。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