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全哥
在我国,医疗机构购入甲类大型设备须经国家卫计委批准,而乙类大型设备则须经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批准。年,北京、重庆、山西、湖北、安徽、河北等地卫计委表示,严禁公立医疗机构举债购置大型医用设备,医院机构申请配置或更新乙类大型医用设备时,其资金来源将受到严格审核。更有相关省份的卫计委医院采购大型医疗设备……由此可见,现医院采购大型设备的标准要严格许多!
随着分级诊疗的推进,基层医疗机构迎来难得的市场机遇,各省的基层医疗机构也纷纷提出对乙类大型设备的诉求。
如下图重庆市城口县的基层医疗工作者便提出“为了提高医疗治疗,真正落实分级诊疗制度,提高诊断水平,是否可放开部分中心卫生院的大型设备的添置,比如CT。”
截图源自重庆市城口县政府公开信箱点击可放大
政策倾斜,基层准入门槛放低
湖北省于4月27日发布了《湖北省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深化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改革的意见》,其中明确提出要加强中心乡镇卫生院设备更新,允许其配备CT等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在8月7日,该省卫计委更是发布了《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公示(年第二批)》,同意24家医疗机构(其中6医院,3家是乡镇中心卫生院,占到了总数的近一半)配置33台乙类大型设备:CT21台,MRI8台,DSA3台以及LA1台。
山西省之前就发布过相关政策,明确放宽县级及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准入条件,适度放宽基层医疗机构及非公立医疗机构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条件,乙类大型医用设备配置向基层倾斜。对于开展医疗联合体、对口支援以及边远地区、交通不便地区县级医疗机构的配置申请,可重点考核人员资质、技术服务能力等相关指标,对床位规模、门急诊人次等业务量评价指标,可适度放宽。
由此可见,医院饱和的大型设备,即将在基层市场呈爆发性增长!
乙类大型设备包括哪些?
X线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CT)、医用核磁共振成像设备(MRI)、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医用电子直线加速器(LA)、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装置(SPECT)等设备。
如何申请乙类大型设备和使用的注意事项?
《大型医用设备配置与使用管理办法》提出:乙类大型医用设备的配置,由医疗机构按属地化原则向所在地卫生行政部门提出申请,逐级上报至省级卫生行政部门审批;在医疗机构获得《大型医用设备配置许可证》后,方可购置大型医用设备。
严禁医疗机构购置进口二手大型医用设备和使用国家已公布的淘汰机型。若购置其他医疗机构更新替换下来的大型医用设备,必须按本办法规定的程序办理配置审批。
日前,国家卫计委出台《关于深化“放管服”改革激发医疗领域投资活力的通知》,推出了10项重点改革以激发市场活力。在这10项举措中,除了要增加5类独立设置的医疗机构,还有一项内容是:“探索在国务院批准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内对社会办医疗机构配置乙类大型医用设备实行告知承诺制,省级卫生计生部门要制定相应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并加强监管。”
“告知承诺制”的审批模式,其操作思路是“明示告知、书面承诺、审批在先、监管跟进。”由行政审批部门制作告知承诺书,并向申请人提供示范文本,一次性告知申请人审批条件和需要提交的材料,申请人承诺符合审批条件并提交有关材料,即可当场办理相关审批手续。
根据通知,这一新的乙类大型设备配置审批模式将在国务院批准的自贸区内探索实行,而截至目前,我国一共是有“1+3+7”共计11个自贸区的。包括:年9月,国务院批复成立的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年4月,国务院批复成立的广东、天津、福建3个自贸区。年3月,国务院批复成立的辽宁、浙江、河南、湖北、重庆、四川、陕西7个自贸区。
医院而言,花大量经费购买设备,收益是否可估计?
在乙类大型医疗设备中,提到比较多的无非是CT和MRI,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配备这类设备的收益是可见的,正因为硬件设备的提升,医务人员对患者的疾病有了更充分的了解,可以做出更为适合患者的诊疗方案,提高了整体诊疗水平提供基础条件,更容易避免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并且可医院一贯“只会上转”的印象。
而在此,全哥特别邀请江苏医院神经外科副主任沈华为大家简要介绍收益明显的且能尽最大程度避免心脑血管意外的设备,即数字减影血管造影X线机(DSA)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DSA是90年代以来广泛应用于临床的一种崭新的X线检查新技术,能通过数字化处理,把不需要的组织影像删除掉,只保留血管影像,既可清楚地显示动脉管腔狭窄、闭塞、侧支循环建立情况等,对于脑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又可进一步查明导致出血的病因。适用于颅内血管性病变、颅内肿瘤、实施血管介入或手术治疗前明确血管病变和周围解剖关系及头颈部血管性肿瘤、鼻咽纤维血管瘤、颈动脉体瘤等。
在脑血管病诊断方面已被公认为唯一的“金标准”。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DSA检查不但可以确定狭窄的部位、范围、程度,还可了解粥样硬化斑块的形成,推测是软斑块还是硬斑块,判断斑块的性质;也可了解颅内血管的侧支循环情况,有助于及时查明TIA的原因,给予针对病因的治疗,预防缺血性卒中的发生并且对TIA治疗方案的制定具有重要意义。
动脉性脑梗死:对于超过时间窗、发病时间<24小时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进行DSA检查可发现其造影后神经功能缺损较造影前明显降低,因此24小时内造影从某种意义上可能会达到机械溶栓的效果。
静脉性脑梗死:是指静脉性因素导致脑组织缺血、缺氧而发生坏死、出血、软化,形成梗死灶的一类疾病,与静脉窦血栓形成关系密切。其病因复杂,临床表现多样且无特异性。目前虽然认为MRI和MRV仍被认为是诊断静脉窦血栓形成的最好手段之一,但值得注意的是,在高颅压时MRV检查静脉窦显影欠佳,尚不能确定有无静脉窭血栓形成,因此,静脉窦血栓形成尤其是单纯大脑皮层静脉血栓形成时确诊还需DSA,可见DSA仍然是必不可少的检查手段。
但须注意,有以下情况的患者是不能做DSA:
碘过敏或过敏体质;患者情况极为虚弱,严重心、肝、肾功能损害,血肌酐>umol/L;有严重出血倾向或出血性疾病者,血小板计数≤50×/L;全身感染未控制或穿刺点感染、血管狭窄、闭塞或有粥样斑块;有并发脑疝或危及生命的情况;妊娠3个月以内(相对禁忌证)。
DSA术前术后的对比点击可放大
责编:李瑞枫
邮箱:liruifeng
jcyy.中国白癜风专家卡泊三醇软膏激素